第870章 王牌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绿色中文网 www.04zw.com,最快更新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濡水东岸,一处高坡之上。
年轻的高句丽少帅渊盖苏文驻马坡上,远眺着对面。
天气晴好,濡水两岸又都是一马平川,站在高坡之上,极目远眺,甚至能望到百里之远。
三万五千唐军已经渡河。
渊盖苏文没急着去拦截,河上都是厚厚的冰面,又不是湍急的河水,因此守河拦截其实没必要,他只要拦着通往平州的大路就行了。
手里拿着一支千里镜,让渊盖苏文的视野更远。
数十里外的唐军,他都能看的较清。
仅看那个规模,确实有三四万人。这些兵马,却分为两色,白色居多,红色居少。
唐军的军服都是红色,怎么现在来这么多白袍兵?
渊盖苏文有些意外,这个尉迟恭不会真的弄来了许多民夫充数吧。
“传令,布阵迎敌!”
虽然已经确认唐军确实有三四万之众,可渊盖苏文那张大饼脸上却没有半点的慌乱。
他手下有五万大军,在平城下有两万,还有一万在平州四处攻村破寨,收集粮食,掳夺金银人口。
此时在这里,依然有两万人马。
两万人,一半靺鞨骑士,一半高句丽骑士。
两万对三万余,绰绰有余了。
晴朗的阳光下。
两支大军在移动着,看似两军隔的近,不过望山跑死马,两军相隔数十里,真要靠近了,却也还得大半天的功夫。这还得是两军同时向前移动,要不然,一天可能还接阵不了。
唐军顺利渡过了濡河。
两军的轻骑哨探开始不断的往来,探察对方军情,相互越逼越近,两边也开始互派出小股骑兵,开始拦截对方的哨骑。
在双方之间的数十里平原上,一队队的唐高骑兵开始交战,这种小规模的斥候骑战,更加考量斥候们的本事。
随着这一队队的交锋,越来越多的情报也传到两军的主将手里。
“高丽兵马两万,已经出营列阵,向我方靠近!”
高句丽立国很早,早在西汉之时就已经立国,李超记得是公元前三十七年,中原是西汉元帝时候。
如今唐贞观二年,真正历史上应当是武德八年,公元六二五年,这么一年,高句丽建国已经有六百六十二年之久,也算是非常的了得了。
西汉元帝,夫余人朱蒙在西汉的玄菟郡高句丽县,就是后世辽宁新宾县境内建国,故称高句丽国。
高句丽的第一个国王朱蒙,其实是扶余国的王子,因与其它王子不和,逃离扶余建立高句丽。
高句丽国在最早的时候,是由辽东土著濊貊人和部分迁移到这一地区的扶余人组成的。
濊貊人算不是一个特定的民族,而仅仅是指当时生活在东北那一片地区的许多古代土著的泛指。
扶余国在高句丽之北,是辽东的一个土著王国,公元前二世纪立国,一直到五世纪末,也就是一百三十年前被高句丽灭亡,前后存在了近七百年时间。
扶余国的具体位置就是在松嫩平原。
高句丽建国者是扶余国王子,但立国后却长期与扶余对抗。
扶余国当时与中原关系极好,因为高句丽是在汉朝的辽东四郡上立国,因此扶余联合中原,一起协同打击高句丽。
高句丽在早期,都是在往三韩半岛上扩张,一直扩张到汉江流域,后来高句丽太祖王所高句丽五个部落,划分为五个省,实行集权化统治,很快兵强马壮,不断的对汉朝的辽东几郡发起攻势。
汉灭后,高句丽又与曹魏联合,一起攻打占据院落割据的汉族豪强势力。曹魏攻下辽东后,高句丽反目,袭击辽东西部,引起曹军反击,摧毁高句丽的都城,高句丽王逃跑。
此后的几百年里,高句丽屡屡与中原王朝交战,不过每当中原强盛之时,都要吃败仗,最终称臣。但等到中原内乱之时,他们便又开始蚕食扩张中原疆土。兼之,不断的向周边的小国进攻,征服了许多靺鞨、扶余、契丹等部族,实力大增。
南北朝之时,高句丽扩张更是达到鼎盛,势力一直向西越过了辽河。
隋一统中原,高句丽却不臣服,最终引得隋发兵征讨。三十余年间,杨坚杨广父子两代,四征高句丽。
虽然没能征服高句丽,却也把他们打的是元气大伤。
但隋屡屡辽东折戟沉沙,也算是彻底的让中原看清楚了高句丽人的威胁。
经历过隋朝的东征,没人会再小瞧高句丽人只是辽东蛮子。
两万高句丽兵,还都是骑兵,这让李超也很重视,但他依然没有改变命令,继续前进。
辽东的苦寒,造就了高句丽人的彪悍。同时半农耕半渔猎的方式,也让这些人十分骁勇善战。
濡河东岸。
渊盖苏文在汇集了一个又一个的最新情报之后,眉头皱的更紧了。
他有些不明白了。
唐军真的弄了两万民夫过来,嗯。
没有铠甲,连个头盔都没有,甚至连唐府军最标志性的百分百装备弓箭这点也没有,这些白袍兵,连一张弓都没,他们甚至连军袍都没有。
只有一把长枪。
两万个长枪兵?
渊盖苏文虽然年轻,可也是久经战阵,跟靺鞨部落人打,跟百济军队打,跟新罗军队打,甚至跟百济新罗的联军一起打,还跟什么契丹等也打过,可是,他还真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军队。
人手一把长枪,然后就这样上来了?
这是来送死的吧?
难道唐军准备搞个长枪大阵,用来克制自己的骑兵?
可这也太搞笑了,光有长枪兵,就算结成再密集的枪阵,可这不就成了活靶子,他们的骑兵,不但骑术好,可还非常擅长射箭的。
再说了,只有长枪兵,那是顶不住骑兵的。骑兵不用硬冲,可以围着射,一层层的削皮一样,再密集的枪阵也会削没。
“报!”
“禀报大人,探到唐军统兵之人并非尉迟恭,对面的帅旗打的是李字。”
“李字?莫非是李绩?可也不对啊,李绩是前军大都督,负责的是河东一块。河北是右军大都督尉迟恭统领,怎么李绩跑到河北来了?”
渊盖苏文有些疑惑。
“再探,一定要探明白这个唐军新主帅究竟是何人。”
距离高句丽人还有大约二十里,眼看着已经天近黄昏。
李超下令停止进攻,就地扎营。
这种一马平川的平原上,对方又是骑兵,打野战,还打夜战,根本不可能,真打起来,唐军也不会有半点胜算。
唐军这边一停,高句丽人那边也停止了前进。
两军相隔二十里,各自扎营。
唐军花了很大力气,立起营垒,防卫森严。
渊盖苏文亲自到骑马过来观看了许久后,没有同意手下将领们提出的袭营计划。
虽然他手下是骑兵,可唐营防御森严,骑兵半夜冲营也没有什么便宜可占。
“休息一夜,明日与唐军决战,将他们踏平。”
唐营。
李超带着诸将巡视了一遍营房之后,选派了值守将领,然后回营。
他刚坐下,尉迟恭就进来了。
进来后,尉迟恭一屁股坐在旁边。
李超见他不说话,也就继续看自己的地图,不理会他。
等了一会,还是尉迟恭沉不住气。
“相国,我刚才去高句丽大营外看了看,整整两万骑,十分彪悍,明天一战,我们并没有什么胜算。”
“你是要劝我退兵吗?”李超问。
尉迟恭摇头,两军相距二十里,又是在野外平原,唐军就算想退也来不及了。他只是觉得胜数很少,不知道李超一意要急着过河,究竟凭的是什么。
“相国有什么妙计明日可破敌?”
“没有什么妙计,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平州城危在旦夕,我们不得不救。”
“可如果为了救平州城,却把眼下仅有的这点兵搭进去了,那幽蓟都难保了。”
“放心吧,这一仗,我们不会输的。”
李超那态度,让尉迟恭很不满,总说不会输,口说无凭啊,总得拿出点真东西来才能让人信服。
李超笑了笑,把手里正看着的一张长卷递给尉迟恭。
“你看看这个。”
尉迟恭半信半疑的接过,打开长卷。
宣纸做的卷轴,上等的好纸,打开,上面绘的是图。
细看,却是军阵。
尉迟恭打铁的出身,当然没什么艺术细胞,欣赏不来什么字画。但对于军阵,却是相当熟悉的,一看到纸上画的一个巨大的军阵,里面一个个的方阵,有步兵有骑兵的,他就不由的来了精神。
“你看看这个军阵如何,明天我打算布此阵对敌。”
“这阵。”
尉迟恭看的第一眼,就感觉这个阵很厉害,纯粹就是直觉。
排兵布阵,都是非常讲究的,军阵军阵,其实讲究的就是兵种的搭配协同,好的军阵,就能把这些兵种协同配后发挥到极致,结果就能最大的发挥出战力。
李超的这个军阵图上,有着无数个大小军阵组合而成一个超级大军阵。
全阵图最为显眼的就是四个巨大的方阵,呈一二一的阵形。然后在这排成三排的四个大阵前,又都有许多小阵。第一个是呈一一一二二一一一的横排阵形。
第二个则是一一二二二二一一的阵形,第三个又是一一一二二一一一的阵势。
在外围两翼和侧后,又有多个骑兵阵。
而在这些大阵小阵的中间,还有许多个小阵,看图就知道,这些小股方阵,应当就是刀牌手,此处在军阵中应当是充当整个大阵的跳荡兵。
四个巨大的步兵方阵,加上二十四个稍小点的步兵阵,还有多个骑兵阵和刀牌兵阵,组成了这个超级军阵。
濡水东岸,一处高坡之上。
年轻的高句丽少帅渊盖苏文驻马坡上,远眺着对面。
天气晴好,濡水两岸又都是一马平川,站在高坡之上,极目远眺,甚至能望到百里之远。
三万五千唐军已经渡河。
渊盖苏文没急着去拦截,河上都是厚厚的冰面,又不是湍急的河水,因此守河拦截其实没必要,他只要拦着通往平州的大路就行了。
手里拿着一支千里镜,让渊盖苏文的视野更远。
数十里外的唐军,他都能看的较清。
仅看那个规模,确实有三四万人。这些兵马,却分为两色,白色居多,红色居少。
唐军的军服都是红色,怎么现在来这么多白袍兵?
渊盖苏文有些意外,这个尉迟恭不会真的弄来了许多民夫充数吧。
“传令,布阵迎敌!”
虽然已经确认唐军确实有三四万之众,可渊盖苏文那张大饼脸上却没有半点的慌乱。
他手下有五万大军,在平城下有两万,还有一万在平州四处攻村破寨,收集粮食,掳夺金银人口。
此时在这里,依然有两万人马。
两万人,一半靺鞨骑士,一半高句丽骑士。
两万对三万余,绰绰有余了。
晴朗的阳光下。
两支大军在移动着,看似两军隔的近,不过望山跑死马,两军相隔数十里,真要靠近了,却也还得大半天的功夫。这还得是两军同时向前移动,要不然,一天可能还接阵不了。
唐军顺利渡过了濡河。
两军的轻骑哨探开始不断的往来,探察对方军情,相互越逼越近,两边也开始互派出小股骑兵,开始拦截对方的哨骑。
在双方之间的数十里平原上,一队队的唐高骑兵开始交战,这种小规模的斥候骑战,更加考量斥候们的本事。
随着这一队队的交锋,越来越多的情报也传到两军的主将手里。
“高丽兵马两万,已经出营列阵,向我方靠近!”
高句丽立国很早,早在西汉之时就已经立国,李超记得是公元前三十七年,中原是西汉元帝时候。
如今唐贞观二年,真正历史上应当是武德八年,公元六二五年,这么一年,高句丽建国已经有六百六十二年之久,也算是非常的了得了。
西汉元帝,夫余人朱蒙在西汉的玄菟郡高句丽县,就是后世辽宁新宾县境内建国,故称高句丽国。
高句丽的第一个国王朱蒙,其实是扶余国的王子,因与其它王子不和,逃离扶余建立高句丽。
高句丽国在最早的时候,是由辽东土著濊貊人和部分迁移到这一地区的扶余人组成的。
濊貊人算不是一个特定的民族,而仅仅是指当时生活在东北那一片地区的许多古代土著的泛指。
扶余国在高句丽之北,是辽东的一个土著王国,公元前二世纪立国,一直到五世纪末,也就是一百三十年前被高句丽灭亡,前后存在了近七百年时间。
扶余国的具体位置就是在松嫩平原。
高句丽建国者是扶余国王子,但立国后却长期与扶余对抗。
扶余国当时与中原关系极好,因为高句丽是在汉朝的辽东四郡上立国,因此扶余联合中原,一起协同打击高句丽。
高句丽在早期,都是在往三韩半岛上扩张,一直扩张到汉江流域,后来高句丽太祖王所高句丽五个部落,划分为五个省,实行集权化统治,很快兵强马壮,不断的对汉朝的辽东几郡发起攻势。
汉灭后,高句丽又与曹魏联合,一起攻打占据院落割据的汉族豪强势力。曹魏攻下辽东后,高句丽反目,袭击辽东西部,引起曹军反击,摧毁高句丽的都城,高句丽王逃跑。
此后的几百年里,高句丽屡屡与中原王朝交战,不过每当中原强盛之时,都要吃败仗,最终称臣。但等到中原内乱之时,他们便又开始蚕食扩张中原疆土。兼之,不断的向周边的小国进攻,征服了许多靺鞨、扶余、契丹等部族,实力大增。
南北朝之时,高句丽扩张更是达到鼎盛,势力一直向西越过了辽河。
隋一统中原,高句丽却不臣服,最终引得隋发兵征讨。三十余年间,杨坚杨广父子两代,四征高句丽。
虽然没能征服高句丽,却也把他们打的是元气大伤。
但隋屡屡辽东折戟沉沙,也算是彻底的让中原看清楚了高句丽人的威胁。
经历过隋朝的东征,没人会再小瞧高句丽人只是辽东蛮子。
两万高句丽兵,还都是骑兵,这让李超也很重视,但他依然没有改变命令,继续前进。
辽东的苦寒,造就了高句丽人的彪悍。同时半农耕半渔猎的方式,也让这些人十分骁勇善战。
濡河东岸。
渊盖苏文在汇集了一个又一个的最新情报之后,眉头皱的更紧了。
他有些不明白了。
唐军真的弄了两万民夫过来,嗯。
没有铠甲,连个头盔都没有,甚至连唐府军最标志性的百分百装备弓箭这点也没有,这些白袍兵,连一张弓都没,他们甚至连军袍都没有。
只有一把长枪。
两万个长枪兵?
渊盖苏文虽然年轻,可也是久经战阵,跟靺鞨部落人打,跟百济军队打,跟新罗军队打,甚至跟百济新罗的联军一起打,还跟什么契丹等也打过,可是,他还真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军队。
人手一把长枪,然后就这样上来了?
这是来送死的吧?
难道唐军准备搞个长枪大阵,用来克制自己的骑兵?
可这也太搞笑了,光有长枪兵,就算结成再密集的枪阵,可这不就成了活靶子,他们的骑兵,不但骑术好,可还非常擅长射箭的。
再说了,只有长枪兵,那是顶不住骑兵的。骑兵不用硬冲,可以围着射,一层层的削皮一样,再密集的枪阵也会削没。
“报!”
“禀报大人,探到唐军统兵之人并非尉迟恭,对面的帅旗打的是李字。”
“李字?莫非是李绩?可也不对啊,李绩是前军大都督,负责的是河东一块。河北是右军大都督尉迟恭统领,怎么李绩跑到河北来了?”
渊盖苏文有些疑惑。
“再探,一定要探明白这个唐军新主帅究竟是何人。”
距离高句丽人还有大约二十里,眼看着已经天近黄昏。
李超下令停止进攻,就地扎营。
这种一马平川的平原上,对方又是骑兵,打野战,还打夜战,根本不可能,真打起来,唐军也不会有半点胜算。
唐军这边一停,高句丽人那边也停止了前进。
两军相隔二十里,各自扎营。
唐军花了很大力气,立起营垒,防卫森严。
渊盖苏文亲自到骑马过来观看了许久后,没有同意手下将领们提出的袭营计划。
虽然他手下是骑兵,可唐营防御森严,骑兵半夜冲营也没有什么便宜可占。
“休息一夜,明日与唐军决战,将他们踏平。”
唐营。
李超带着诸将巡视了一遍营房之后,选派了值守将领,然后回营。
他刚坐下,尉迟恭就进来了。
进来后,尉迟恭一屁股坐在旁边。
李超见他不说话,也就继续看自己的地图,不理会他。
等了一会,还是尉迟恭沉不住气。
“相国,我刚才去高句丽大营外看了看,整整两万骑,十分彪悍,明天一战,我们并没有什么胜算。”
“你是要劝我退兵吗?”李超问。
尉迟恭摇头,两军相距二十里,又是在野外平原,唐军就算想退也来不及了。他只是觉得胜数很少,不知道李超一意要急着过河,究竟凭的是什么。
“相国有什么妙计明日可破敌?”
“没有什么妙计,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平州城危在旦夕,我们不得不救。”
“可如果为了救平州城,却把眼下仅有的这点兵搭进去了,那幽蓟都难保了。”
“放心吧,这一仗,我们不会输的。”
李超那态度,让尉迟恭很不满,总说不会输,口说无凭啊,总得拿出点真东西来才能让人信服。
李超笑了笑,把手里正看着的一张长卷递给尉迟恭。
“你看看这个。”
尉迟恭半信半疑的接过,打开长卷。
宣纸做的卷轴,上等的好纸,打开,上面绘的是图。
细看,却是军阵。
尉迟恭打铁的出身,当然没什么艺术细胞,欣赏不来什么字画。但对于军阵,却是相当熟悉的,一看到纸上画的一个巨大的军阵,里面一个个的方阵,有步兵有骑兵的,他就不由的来了精神。
“你看看这个军阵如何,明天我打算布此阵对敌。”
“这阵。”
尉迟恭看的第一眼,就感觉这个阵很厉害,纯粹就是直觉。
排兵布阵,都是非常讲究的,军阵军阵,其实讲究的就是兵种的搭配协同,好的军阵,就能把这些兵种协同配后发挥到极致,结果就能最大的发挥出战力。
李超的这个军阵图上,有着无数个大小军阵组合而成一个超级大军阵。
全阵图最为显眼的就是四个巨大的方阵,呈一二一的阵形。然后在这排成三排的四个大阵前,又都有许多小阵。第一个是呈一一一二二一一一的横排阵形。
第二个则是一一二二二二一一的阵形,第三个又是一一一二二一一一的阵势。
在外围两翼和侧后,又有多个骑兵阵。
而在这些大阵小阵的中间,还有许多个小阵,看图就知道,这些小股方阵,应当就是刀牌手,此处在军阵中应当是充当整个大阵的跳荡兵。
四个巨大的步兵方阵,加上二十四个稍小点的步兵阵,还有多个骑兵阵和刀牌兵阵,组成了这个超级军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