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6章 三将碰头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绿色中文网 www.04zw.com,最快更新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早在攻下建业之后,曹亮就已经布局下一步的战略了,羊祜的中军团负责向东南进军,去收拾吴国在扬州和交州的残余力量。
其实,这个任务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的,吴国的绝大部分兵力,都是部署在长江沿岸的,扬州的东南地区和交州,其实并没有多少力量能与中军团相抗衡,羊祜的征伐,可以说有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一路横扫便是。
唯一的困难就是路途遥远,地形复杂,数千里的征程,对于后勤补给来说,是一个最为艰苦的差事,所以曹亮也并没有要求羊祜的速度,让他只需要半年之内,平定东南诸郡即可。
这个平定可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攻克,选派官吏,驻扎军队,任用贤良,恢复民生,这些可都是羊祜的职责。
而盘距在武昌为中心的荆州军团,目前仍保持着充足的战斗力,更有陆抗这样的名将坐镇,依然是魏军不可轻视的对手,所以曹亮将会亲自指挥战斗,并且调动了右军团和水军两大军团,准备从南北两线,对武昌发起进攻。
杜预的右军团三个步兵营,早在去年曹亮准备渡江之战时,就已经从襄阳南下,直逼武昌了。
不过杜预的这一路人马,并非是担任主攻的,曹亮要他们出兵武昌的目的,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为了牵制吴国的武昌的兵力,使其无法东援建业,为东线作战提供战略支援。
尽管吴人也明白这是魏军的佯攻之计,但他们同样也不敢轻易地调动荆州的军队东援建业,毕竟武昌乃是重镇,一旦出现兵力空虚的情况,魏军的佯攻那就不是佯攻了,成为实打实的进攻。
战场上的谋略本来就是虚虚实实,实在有虚,虚中带实,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吴人认为魏军只是佯攻就不做防备的话,那到头来吃亏的肯定是他们。
而且吴人对建业的防守一向是很有信心的,所以在魏军没有展现出强大的攻击力时,吴人甚至都没有调兵东援的想法,固若金汤的建业防线,还需要锦上添花吗?
等吴人发现魏军真正的渡江手段之后,建业的失守那也不过是须臾之间的事,武昌的吴军根本就是鞭长莫及,来不及有任何的动作,等建业失守的消息传到武昌,那怕是陆抗也彻底地懵了,他似乎不敢相信魏军究竟真得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就渡过了长江,攻克了建业城。
建业已经失守,陆抗当然不会蠢到调动起武昌的兵马前往建业,他现在的想法是,如何能守住武昌,这才摆在他面前的头等大事。
建业的失守给武昌也带来了巨大的危机感,尽管魏军的渡江策略是不可复制的,但渡过长江的魏军就如出渊的巨龙,下山的猛虎,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他们的前进了,失去了长江防线的武昌,还能守得住吗?
杜预南下之后,虽然并没有对吴国的武昌长江防线发动进攻,但却也一路横扫了吴国的江北诸多战略要地,连续地攻克了编县、云杜和当阳诸城,东路逼近了武昌,西路逼近了江陵,对吴国的荆州防线构成了重大的威胁。
虽然杜预手中只有三个步兵营再加军团直属部队,合计兵力五万人,但是魏军的野战步兵实力却是无比强悍的,根本就是吴军所无法匹敌的,所以那怕是魏军一路横扫江北诸地,驻守武昌的右大将军陆抗和驻守江陵的荆州牧施绩以及驻守西陵的西陵都督步协根本就不敢出战,只能是坐视魏军进逼长江一线,而不敢轻举妄动。
其实现在荆州的形势也是相当严峻,就算是坐拥长江防线,难以用乐观二字来形容,这一次的淮南之战,吴国损失了十五万,只对常备军只有二十五六万的吴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最为沉重的打击,虽然战后一年多的时间,吴国不断地征兵扩充,但也再难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了。
而且就算是人数上达到了,但这么多的新兵,势必会拉低吴军的战斗力水平,战争打得可不仅仅只是兵马人数的多寡,决定战争的因素很多,但军队素质和战斗力水平绝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魏军的队伍久战善战,他们的战斗力远在吴军之上,除了水面的较量之外,吴军真得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但水军的优势,随着建业的失守,也变得荡然无存了,整个的荆州处于一片惶恐之中。
建业拥有吴国半数以上的军队,拥有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但就算如此,长江防线还是无法抵御魏军的攻击,从魏军拉开了渡江的序幕直到建业的沦陷,前后也不过才两三天的时间,等武昌的陆抗得到建业的失守的消息,一切都已经结束了,吴主孙休龙驭宾天,吴国群臣星流云散,吴国亡矣。
闻讯之后的陆抗对着建业的方向是痛哭流涕,陆家世代忠良,为了吴国殚精竭虑,忠心耿耿地守护着孙氏的这片江山基业,只是没想到吴国三世而亡,如何不令陆抗是痛心疾首。
虽然建业沦陷,吴主崩殂,但荆州交州未失,吴国还有大半的领土在握,陆抗也不是一个轻易就能屈膝投降的人,所以得到孙休崩殂的消息之后,陆抗第一时间就决定与魏国对抗到底,他当即就命人将消息通报给荆州牧施绩和西陵督步协,请他们到武昌来,共商大计。
这可是头等的大事,得到消息的施绩和步协连夜乘船,便直抵武昌,三人碰头之后,便开始讨论何去何从的问题。
三个人当时就达成了共识,尽管吴国已经亡国了,但身为吴臣,他们绝对是不会向魏国投降的,步协提议册立孙氏宗室子弟为帝,承继大统,恢复吴国,只要吴国的大旗不倒,吴国的人心就会涣散。
陆抗和施绩当即表示赞同,认为步协的主意不错,国难之时,必须要新立一个君主,才能带领大家走出困境,击退敌人。
早在攻下建业之后,曹亮就已经布局下一步的战略了,羊祜的中军团负责向东南进军,去收拾吴国在扬州和交州的残余力量。
其实,这个任务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的,吴国的绝大部分兵力,都是部署在长江沿岸的,扬州的东南地区和交州,其实并没有多少力量能与中军团相抗衡,羊祜的征伐,可以说有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一路横扫便是。
唯一的困难就是路途遥远,地形复杂,数千里的征程,对于后勤补给来说,是一个最为艰苦的差事,所以曹亮也并没有要求羊祜的速度,让他只需要半年之内,平定东南诸郡即可。
这个平定可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攻克,选派官吏,驻扎军队,任用贤良,恢复民生,这些可都是羊祜的职责。
而盘距在武昌为中心的荆州军团,目前仍保持着充足的战斗力,更有陆抗这样的名将坐镇,依然是魏军不可轻视的对手,所以曹亮将会亲自指挥战斗,并且调动了右军团和水军两大军团,准备从南北两线,对武昌发起进攻。
杜预的右军团三个步兵营,早在去年曹亮准备渡江之战时,就已经从襄阳南下,直逼武昌了。
不过杜预的这一路人马,并非是担任主攻的,曹亮要他们出兵武昌的目的,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为了牵制吴国的武昌的兵力,使其无法东援建业,为东线作战提供战略支援。
尽管吴人也明白这是魏军的佯攻之计,但他们同样也不敢轻易地调动荆州的军队东援建业,毕竟武昌乃是重镇,一旦出现兵力空虚的情况,魏军的佯攻那就不是佯攻了,成为实打实的进攻。
战场上的谋略本来就是虚虚实实,实在有虚,虚中带实,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吴人认为魏军只是佯攻就不做防备的话,那到头来吃亏的肯定是他们。
而且吴人对建业的防守一向是很有信心的,所以在魏军没有展现出强大的攻击力时,吴人甚至都没有调兵东援的想法,固若金汤的建业防线,还需要锦上添花吗?
等吴人发现魏军真正的渡江手段之后,建业的失守那也不过是须臾之间的事,武昌的吴军根本就是鞭长莫及,来不及有任何的动作,等建业失守的消息传到武昌,那怕是陆抗也彻底地懵了,他似乎不敢相信魏军究竟真得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就渡过了长江,攻克了建业城。
建业已经失守,陆抗当然不会蠢到调动起武昌的兵马前往建业,他现在的想法是,如何能守住武昌,这才摆在他面前的头等大事。
建业的失守给武昌也带来了巨大的危机感,尽管魏军的渡江策略是不可复制的,但渡过长江的魏军就如出渊的巨龙,下山的猛虎,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他们的前进了,失去了长江防线的武昌,还能守得住吗?
杜预南下之后,虽然并没有对吴国的武昌长江防线发动进攻,但却也一路横扫了吴国的江北诸多战略要地,连续地攻克了编县、云杜和当阳诸城,东路逼近了武昌,西路逼近了江陵,对吴国的荆州防线构成了重大的威胁。
虽然杜预手中只有三个步兵营再加军团直属部队,合计兵力五万人,但是魏军的野战步兵实力却是无比强悍的,根本就是吴军所无法匹敌的,所以那怕是魏军一路横扫江北诸地,驻守武昌的右大将军陆抗和驻守江陵的荆州牧施绩以及驻守西陵的西陵都督步协根本就不敢出战,只能是坐视魏军进逼长江一线,而不敢轻举妄动。
其实现在荆州的形势也是相当严峻,就算是坐拥长江防线,难以用乐观二字来形容,这一次的淮南之战,吴国损失了十五万,只对常备军只有二十五六万的吴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最为沉重的打击,虽然战后一年多的时间,吴国不断地征兵扩充,但也再难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了。
而且就算是人数上达到了,但这么多的新兵,势必会拉低吴军的战斗力水平,战争打得可不仅仅只是兵马人数的多寡,决定战争的因素很多,但军队素质和战斗力水平绝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魏军的队伍久战善战,他们的战斗力远在吴军之上,除了水面的较量之外,吴军真得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但水军的优势,随着建业的失守,也变得荡然无存了,整个的荆州处于一片惶恐之中。
建业拥有吴国半数以上的军队,拥有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但就算如此,长江防线还是无法抵御魏军的攻击,从魏军拉开了渡江的序幕直到建业的沦陷,前后也不过才两三天的时间,等武昌的陆抗得到建业的失守的消息,一切都已经结束了,吴主孙休龙驭宾天,吴国群臣星流云散,吴国亡矣。
闻讯之后的陆抗对着建业的方向是痛哭流涕,陆家世代忠良,为了吴国殚精竭虑,忠心耿耿地守护着孙氏的这片江山基业,只是没想到吴国三世而亡,如何不令陆抗是痛心疾首。
虽然建业沦陷,吴主崩殂,但荆州交州未失,吴国还有大半的领土在握,陆抗也不是一个轻易就能屈膝投降的人,所以得到孙休崩殂的消息之后,陆抗第一时间就决定与魏国对抗到底,他当即就命人将消息通报给荆州牧施绩和西陵督步协,请他们到武昌来,共商大计。
这可是头等的大事,得到消息的施绩和步协连夜乘船,便直抵武昌,三人碰头之后,便开始讨论何去何从的问题。
三个人当时就达成了共识,尽管吴国已经亡国了,但身为吴臣,他们绝对是不会向魏国投降的,步协提议册立孙氏宗室子弟为帝,承继大统,恢复吴国,只要吴国的大旗不倒,吴国的人心就会涣散。
陆抗和施绩当即表示赞同,认为步协的主意不错,国难之时,必须要新立一个君主,才能带领大家走出困境,击退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