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学
推荐阅读:王朝教父、奥术主宰、[HP]预言、惊悚乐园、英雄联盟之七百年后、网游之霸气乾坤、星空霸神、超级控卫、我死以后的故事、英雄联盟之战无不胜
绿色中文网 www.04zw.com,最快更新兵道争锋最新章节!
陈知白顺势看了过来,见到孙叔通的字,也点头道,“的确是好字。”
两人的话语打断了孙叔通,孙叔通抬起头来一看,不由脸色一变,正准备行礼。
但这时候李适伸出手来阻止了他,道,“既然认识,那就出来一下!”
孙叔通连忙整理了一下书籍,跟着李适与陈知白走出来,心中带着几分的忐忑与激动。
不论因为什么,这次能够见到李适对孙叔通自己来说都是一个机会。
既然是来之不易的机会,那就要紧紧的把这个机会把握住。
陈知白倒有些好奇的看着李适,不知道李适这是准备作什么,难道因为看到孙叔通的字写得很不错,便打算把孙叔通收在身边,感觉有点像是赵高的经历啊!
“诸子百家,你是哪一家的学派!”李适走到图书馆的一处小房间,对孙叔通道。
“回大王,我乃是儒家弟子,在曾经的秦国做过博士!”
孙叔通果断把自己的简历说出来,秦国博士这种在既得利益的派系看来是减分项,但对李适这种君王来说,反而是加分项。
因为上位者麾下的派系越复杂,那么下面对上位者的对抗力就会越小。
面对孙叔通说出了自己的身份,陈知白的眼睛不由眯了眯,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实际上,儒家在春秋战国时的定位挺尴尬的。
因为乱世之中,这种尊崇礼仪的教派远远没有来其他各家注重实际的利益来得有效。
但是一个国家进入到了大统一后,便自然而然的给儒家学派提供生存的土壤。
因为上位者需要整个社会的稳定,而儒家是最适合的。
也正如此,纵然好汉朝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也会把其他学派挤得生存不下去。
这点从扶苏身上也能看到端倪,哪怕秦国这般以法为根基的国家,但在大一统后,给优秀后代的教学上也是安排了儒学大家前去教育,甚至祖龙也没有去阻止。
因为祖龙已经看到,其他的学派是用来打天下的,但坐天下还是要看儒家思想。
“儒家。”李适听到了这个名词,到底是微微叹了一口气。
说实话,李适对于儒家不算很是讨厌,因为李适知道儒学真就是为了封建社会而准备的学科,只要不跳出封建社会的框架,儒学纵然是自己再怎么样抵制,终究还是会死灰复燃的。
因为这一门学科所传承的克己复礼,君君臣臣的思想没什么皇帝能够拒绝。
孙叔通有些忐忑的看着李适,因为在他看来,李适是讨厌儒家学派的,因为李适的出身是农民起义军,若非李适取得了关中王的地位,否则在儒家学派中,李适是要被打压的。
“你的字写的不错,以后你归属到知白的手下,以后一些政令报告,官方消息,你写一份简报出来,交给知白检阅后,确认政治正确,会把你写的文章贴在城门口找人宣读。”李适对孙叔通道。
“诺!”孙叔通听到这话,心中不由一喜,这种事情对自己这儒家出身的人来说正好合适,毕竟自己征战不行,但笔杆子还是可以的,对于自己来说这才是自己的本事。
“交给我?”陈知白听到这话有些发愣,自己一般上来说是主管情报的,这人交给张九章或者张恢才比较的合适吧,怎么会交给自己呢?
“先带着他吧!”李适道,“因为纸张出现,我们信息传播的成本有些下降,我想要尝试能不能让我们政府的命令直接与下面的百姓沟通,下降与百姓之间的沟通成本。”
听到这话,陈知白点点头,看着孙叔通道,“你跟王馆长打好招呼,然后来御史府报道。”
“诺!”孙叔通连忙答应了下来,在这时候的他倒是相当兴奋。
李适挥挥手让孙叔通退了下来,目光再次向着这些在图书馆之中奋笔疾书的士子们看了过去,对陈知白道,“我打算修建一座大学,让百家之人都能够到大学中开展课程,述说流派宗旨,畅谈人生感悟,更是保留百家学派的火种,所以你看如何!”
“大王是想要重现当初稷下学宫当初百家争鸣的盛世!”陈知白惊讶道。
“隐约有这个想法,不过却也没打算现在就进行建设,等到我们与项楚一战后再说,现在你先帮我寻找百家传承做好筹备,毕竟各个学科的祭酒需要一方大家才行!”李适道。
“诺!”陈知白面对着李适,倒是直接一口答应了下来。
对重建当初百家争鸣的稷下学宫,任何只要是文化人都只要这一件事的意义。
所以陈知白面对着李适给自己的这个任务,还是相当的满意,打算回去就开始筹划起来。
李适与陈知白两人回到了议事厅中,李适到没想到甘章居然会在这里,倒是有几分意外,李适看着甘章到时带着几分从容道,“你倒是稀客,郑国渠那边出事了?”
因为整个军屯基本上是被甘章掌握,而现在甘章突然的到来,李适自热是有所顾虑。
“他是来提出扩建郑国渠的计划!”这时候的张九章拿出了一份报告递给李适说道。
李适听到了这话,倒是从张九章的手中接过了这一份的报告查看了起来。
李适抬起头说道:“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入渭河,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
“这份计划书制作得挺详细的啊!”李适回答道,“不像是你能做出来的!”
甘章倒是没有领这个功劳,点头道:“是一个叫做郑渠的人制作的,在我疏通郑国渠的时帮了不少忙。他自称是郑国的后裔,并提出了建造第二条郑国渠的计划。
我看他挺有本事的便帮他把这份计划书送过来,让你们看看这东西到底行不行!”
“理论上来说,应该可以!”李适看了后,倒是认可了这计划,道,“我不过,我们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时间进行锻造这一条新的渠,顶多做些前期的准备工作。”
“啊?”听到了这话的甘章不由带着几分的疑惑。
“没人力了!”李适耸耸肩的说道。
陈知白顺势看了过来,见到孙叔通的字,也点头道,“的确是好字。”
两人的话语打断了孙叔通,孙叔通抬起头来一看,不由脸色一变,正准备行礼。
但这时候李适伸出手来阻止了他,道,“既然认识,那就出来一下!”
孙叔通连忙整理了一下书籍,跟着李适与陈知白走出来,心中带着几分的忐忑与激动。
不论因为什么,这次能够见到李适对孙叔通自己来说都是一个机会。
既然是来之不易的机会,那就要紧紧的把这个机会把握住。
陈知白倒有些好奇的看着李适,不知道李适这是准备作什么,难道因为看到孙叔通的字写得很不错,便打算把孙叔通收在身边,感觉有点像是赵高的经历啊!
“诸子百家,你是哪一家的学派!”李适走到图书馆的一处小房间,对孙叔通道。
“回大王,我乃是儒家弟子,在曾经的秦国做过博士!”
孙叔通果断把自己的简历说出来,秦国博士这种在既得利益的派系看来是减分项,但对李适这种君王来说,反而是加分项。
因为上位者麾下的派系越复杂,那么下面对上位者的对抗力就会越小。
面对孙叔通说出了自己的身份,陈知白的眼睛不由眯了眯,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实际上,儒家在春秋战国时的定位挺尴尬的。
因为乱世之中,这种尊崇礼仪的教派远远没有来其他各家注重实际的利益来得有效。
但是一个国家进入到了大统一后,便自然而然的给儒家学派提供生存的土壤。
因为上位者需要整个社会的稳定,而儒家是最适合的。
也正如此,纵然好汉朝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也会把其他学派挤得生存不下去。
这点从扶苏身上也能看到端倪,哪怕秦国这般以法为根基的国家,但在大一统后,给优秀后代的教学上也是安排了儒学大家前去教育,甚至祖龙也没有去阻止。
因为祖龙已经看到,其他的学派是用来打天下的,但坐天下还是要看儒家思想。
“儒家。”李适听到了这个名词,到底是微微叹了一口气。
说实话,李适对于儒家不算很是讨厌,因为李适知道儒学真就是为了封建社会而准备的学科,只要不跳出封建社会的框架,儒学纵然是自己再怎么样抵制,终究还是会死灰复燃的。
因为这一门学科所传承的克己复礼,君君臣臣的思想没什么皇帝能够拒绝。
孙叔通有些忐忑的看着李适,因为在他看来,李适是讨厌儒家学派的,因为李适的出身是农民起义军,若非李适取得了关中王的地位,否则在儒家学派中,李适是要被打压的。
“你的字写的不错,以后你归属到知白的手下,以后一些政令报告,官方消息,你写一份简报出来,交给知白检阅后,确认政治正确,会把你写的文章贴在城门口找人宣读。”李适对孙叔通道。
“诺!”孙叔通听到这话,心中不由一喜,这种事情对自己这儒家出身的人来说正好合适,毕竟自己征战不行,但笔杆子还是可以的,对于自己来说这才是自己的本事。
“交给我?”陈知白听到这话有些发愣,自己一般上来说是主管情报的,这人交给张九章或者张恢才比较的合适吧,怎么会交给自己呢?
“先带着他吧!”李适道,“因为纸张出现,我们信息传播的成本有些下降,我想要尝试能不能让我们政府的命令直接与下面的百姓沟通,下降与百姓之间的沟通成本。”
听到这话,陈知白点点头,看着孙叔通道,“你跟王馆长打好招呼,然后来御史府报道。”
“诺!”孙叔通连忙答应了下来,在这时候的他倒是相当兴奋。
李适挥挥手让孙叔通退了下来,目光再次向着这些在图书馆之中奋笔疾书的士子们看了过去,对陈知白道,“我打算修建一座大学,让百家之人都能够到大学中开展课程,述说流派宗旨,畅谈人生感悟,更是保留百家学派的火种,所以你看如何!”
“大王是想要重现当初稷下学宫当初百家争鸣的盛世!”陈知白惊讶道。
“隐约有这个想法,不过却也没打算现在就进行建设,等到我们与项楚一战后再说,现在你先帮我寻找百家传承做好筹备,毕竟各个学科的祭酒需要一方大家才行!”李适道。
“诺!”陈知白面对着李适,倒是直接一口答应了下来。
对重建当初百家争鸣的稷下学宫,任何只要是文化人都只要这一件事的意义。
所以陈知白面对着李适给自己的这个任务,还是相当的满意,打算回去就开始筹划起来。
李适与陈知白两人回到了议事厅中,李适到没想到甘章居然会在这里,倒是有几分意外,李适看着甘章到时带着几分从容道,“你倒是稀客,郑国渠那边出事了?”
因为整个军屯基本上是被甘章掌握,而现在甘章突然的到来,李适自热是有所顾虑。
“他是来提出扩建郑国渠的计划!”这时候的张九章拿出了一份报告递给李适说道。
李适听到了这话,倒是从张九章的手中接过了这一份的报告查看了起来。
李适抬起头说道:“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入渭河,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
“这份计划书制作得挺详细的啊!”李适回答道,“不像是你能做出来的!”
甘章倒是没有领这个功劳,点头道:“是一个叫做郑渠的人制作的,在我疏通郑国渠的时帮了不少忙。他自称是郑国的后裔,并提出了建造第二条郑国渠的计划。
我看他挺有本事的便帮他把这份计划书送过来,让你们看看这东西到底行不行!”
“理论上来说,应该可以!”李适看了后,倒是认可了这计划,道,“我不过,我们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时间进行锻造这一条新的渠,顶多做些前期的准备工作。”
“啊?”听到了这话的甘章不由带着几分的疑惑。
“没人力了!”李适耸耸肩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