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中文网 > 新顺1730 > 第六八五章 拍马屁(中)

第六八五章 拍马屁(中)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绿色中文网 www.04zw.com,最快更新新顺1730最新章节!

    皇帝想了想自己刚才的潜意识和第一反应,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其实,从他往下,从他这个皇帝到那些渴望军功的军官,确实都是被军改之后的连连胜利带动的思维转变了。

    之前打仗,花钱多又赔的多,能不打就不要打。

    有时候是真打不起,太花钱了。

    现在呢?

    现在朝廷已经打了两场短期之内不但回本而大赚的仗,一场伐日、一场南洋。

    而政治上不得不打的仗,且必然不太可能赚钱的,如西域和西南、川西、雪山等,却也没花多少钱。

    因为之前双方的战斗力没有代差,所以不敢轻兵冒进。

    平推最能发挥之前大顺的优势,但也花钱太多,否则没法平推。

    而自从刘钰在阿尔泰山来了场冒进之后,大顺这边发现,原来经过严苛训练的新军,千把人就能各处横着走了。

    只要扛得住,那就叫中心开花。

    扛不住,才叫轻兵冒进。

    不少人甚至觉得,若当年之萨尔浒,以大顺军改中最精锐的青州军,那就不是什么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打了,而是会演变成刘钰在阿尔泰山以北那一战:中心开花,诱敌来战,援兵未至,敌军已溃。

    有时候,一场规模不大的战役,会有很大的影响。

    刘钰在阿尔泰山那场不算,因为刷的名头有点多,叫不少军官觉得不好复制。

    但,之后大顺又打了两场不大的战斗,直接导致了大顺军队的好战风气。

    一场,是在西域,缠回叛乱,仗不算大。

    骗了大顺的驻军出来,千把新军被围住了,结果大顺这边结车为阵、步兵结阵,利用快速变阵主动进攻,随军的野战炮轰其一处,步兵突击以点破面,竟以一千破两万。

    从那之后,大顺千把人的部队,就在西域横着走了。

    而如果那场仗大顺的千把人被歼灭了呢?恐怕,就变成“不可擅动,不可冒进、不可轻敌,必要几路分进合击”。

    另一场,则是在西南,也是差不多的情况。从北边调集的精锐部队孤军深入,结果直接列成了三线横队,两轮齐射,一波冲锋,总共花了七分钟,解决了战斗。

    仗都不大,但其战略意义巨大。

    战略上,打场仗,就要出动上万人的规模和后勤;与一两千人横着走,是有极大区别的。

    从一开始军改,刘钰就不学普鲁士,而是要求大顺的新军训练重点是阵型,尤其是行进间变阵、横队纵队方阵的快速变换,这种因地制宜悄悄地得到了回报。

    战略上的回报,就是大顺军官涌现出一批激进派,好战的激进派——打胜仗才激进,老打败仗谁肯打仗?而连续两次都是冒进之后,敌人既啃不动,野战也胜不了甚至被直接一波捅穿。

    这种情况,也直接影响了朝廷对边境问题的态度。

    具体表现,就是刘钰问皇帝的“第一反应”。

    第一反应不是“好不好打”,这已经根本不需要考虑了。而要考虑的,则是“什么时候打才合适”。

    而这,恰恰拍中了皇帝最得意的马屁。

    李淦整天间想的就是追汉齐唐,但这种追求,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会时不时问大臣、文人:哎,你们觉得我和汉武唐宗比如何啊?大顺比之汉唐宋如何啊?

    这显然是不行,心虚,才这么问。

    另一种,则是如刘钰拍的这句“第一反应”。

    在精气神上,已经到了“不需要考虑打不打的过、好不好打,只需要考虑什么时候该打什么时候不该打”的地步。

    这种潜意识的第一反应,毫不心虚,理所当然觉得自己打得过。

    刘钰又非常无耻地拿了“玉斧”故事做了个对比,皇帝被拍的相当舒服,也便只能顺着刘钰说的“兵甲与后勤双强”的思路去往下说。

    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但皇帝对刘钰的比喻,并不赞同。

    “以爱卿之言而论,必要使本朝牛耕铁作而他国刀耕火种,方为制胜之宝。朕以为,确实如此。”

    “但,爱卿言在放开开矿,则比喻不恰。大为不恰。”

    “这不是牛耕铁作、刀耕火种之别。”

    “这分明只是‘自耕’、‘佃作’、‘官屯’之别嘛。”

    皇帝当然不知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个词,但刘钰用的这个比喻,皇帝却很自然地理解了刘钰想说的意思。

    按皇帝的话,其实要刘钰来理解,那就是说:牛耕铁作、刀耕火种,这是生产力的差距;但,你要在四川放开矿禁、鼓励私人资本开矿,这哪是生产力的改变?只是自耕农、佃农、官屯的区别,都是用牛、都是铁作,根本也不是牛耕与刀耕的区别啊?

    刘钰绕了个大圈,就是想引诱皇帝来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虽然皇帝压根不知道这俩词,但却在刘钰的引诱下,用这种比喻的方式,承认了生产力的进步意义重大。

    并且,皇帝自己都没注意到,他反驳刘钰的内在逻辑,恰恰是承认了生产力的重要性。

    因为生产力水平很重要,所以刘钰的说法才不对,因为刘钰的办法只是改变了一下组织模式,调整了一下生产关系,并不能引起质的飞跃,产生“我牛耕铁作、彼刀耕火种”的效果。

    刘钰等的就是这个坑。

    皇帝说完刘钰比喻不恰之后,又道:“爱卿说的道理,肯定是没错的。道理没错,但爱卿却错用了道理。”

    “确实,有诸多好处,朕也考虑过其中利弊。”

    “也确实,如爱卿所言,茂隆银矿若能归附,本朝既得一大银矿,又因汉人广居,必可实控。”

    “但,四川非比云南边境。”

    “朝廷之策略,是化苗。”

    “化,就要有目的,才知道该怎么化。换言之,要化成什么样?”

    “自是化成正统百姓。”

    “什么叫正统百姓?”

    “垦殖、耕种、自耕、租佃、男耕女织、读书科举,此为化之目的。”

    “而开矿、做工、结伙、斗殴、爱卿既喜中国之概念,爱卿以为,那些挖矿的矿工,和那些读书耕作女织的农夫,哪个更中国?”

    “所以,不往更中国的地方化,竟要化不那么中国的吗?”

    对此,刘钰心里只是暗笑。

    就像北边的那个罗刹国,最罗刹的,是罗刹的农奴;最不罗刹的,是彼得堡的法语贵族、工人、工厂主、银行商。这两个罗刹之争,一直到很久之后,都有大把的人寻找那个真正的罗刹,比如索尔仁尼琴。

    皇帝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就这时候来说,男耕女织的百姓,和开口就是利钱闭口就是投机的松江府新兴阶层,哪个更中国?

    从稳定的角度,确实说的通。

    但,刘钰之前的奏疏,显然说的不是整个四川,而是特指一小片地方,甚至都不包括成都。

    皇帝既这样反对,刘钰忙道:“臣请陛下恕罪,臣上次的奏疏,言语不清。臣所说的几处,非是全蜀,而是单单一个叙州府。自古汉地,汉之犍为郡。”

    “此地有自贡之井,臣审枭私得知,此地私盐最盛。且在用井气煮盐之前,皆用附近荣州煤炭。产煤颇多,产盐也多。”

    “陛下再三言不准此事,臣违命谏言,正为此事。”

    “臣所谓之放开,也不是说朝廷不管,而是效松江府故事,官督商办,放如松江府那般即可,非是要不管不问任豪商自开矿。”

    “盐政改革之事,臣以为,朝中之议,皆为一时之利,且难顾及远处。”

    “是以,臣之意,是要行两件事,方可解决盐政难题。”

    “其一:官运、商销。”

    “其二:两湖入川、闽盐入江西、淮南借淮河水利而转农垦滩、淮北日热潮小鼓励入股做大。”

    “其中,淮南、淮北、闽盐入江西,都好解决,其势已成。”

    “唯独川盐,尚未解决。”

    “川南之盐,控扼黔、滇,又可沿大江而至夔州、汉口,若以官运、商销之法……则一可方便查税缉私;二也可防止出现改革之后,小商无力运远、大商多争近利之弊。”

    “若淮盐退楚,川盐必要在两三年内做到可以供应缺口,如此,势必要朝廷放宽政策,鼓励叙州府开矿之风。”

    “再者,官督商办,效松江府故事,亦可采用科学院之新技术、联络西京大商之资本,此方为臣所谓‘我牛耕铁作、彼刀耕火种’之别。”

    “臣之意,还是请陛下选一众熟悉松江府商贾工商事的人,任叙州府,如此方可开川南工商之生机。”

    “臣斗胆举几人,可保三年之内,川盐之利,不下淮南!”

    “商贾,雇工,亦非难管,只是朝中科举出身之人,只会管男耕女织,没学过怎么管商贾、雇工、工厂主、股东。只要会管,并无乱子。”

    “川南若兴,则滇、黔无乱矣。”

    “川盐若兴,则矿、水运皆兴,可纳蜀中百年修养之生民。”

    “川煤若兴,则可从其法而治、采西山矿,如此京城百万百姓再无缺薪之忧。”

    “新法新政,不可试行于京城,恐有乱,何不试行与川南?”

    “臣便观天下郡县,能使本朝‘我牛耕铁作彼刀耕火种’之地,此时非在松江,而在川南。值此盐改之际,臣请试行,以观后效。”

本站推荐: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王的女人谁敢动神医凰后邪王追妻田园佳婿采红武炼巅峰嫡嫁千金帝仙妖娆:摄政王妃,拽上天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新顺1730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绿色中文网只为原作者望舒慕羲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望舒慕羲和并收藏新顺1730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