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奇袭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绿色中文网 www.04zw.com,最快更新新顺1730最新章节!
大顺军攻城的时候,小滨藩藩主酒井忠存正在被贵族易得的脚气病折磨着。
脚气病不是脚气,心律不齐、胸闷气短、下肢水肿,还有伴发的心脏病。所以炮声轰击了不到半个时辰,毛才将长齐的酒井忠存在惊吓之下,脸色发紫,气喘不匀,就这么死了。
家臣们中的忠心之辈,担心传出去名声不好,容易被有心人传成“被吓死”。
所以顶着大顺军的炮击,在城中伪造了一个切腹的假象,介错人把头砍了下来。
然后,小滨藩就放弃了抵抗。
酒井家是谱代大名,一般都会担任诸如监视西国诸侯的大坂城代、监视倭王公卿的京都所司代。
石高一般都不高,封地一般也不大,但是权大。幕府计划依靠谱代大名组建自己的官僚体系,用来维系幕府的稳定,权出自幕府而非自己的封地,所以封地的石高不会太高。
小滨藩一共也就十万石的石高,养不了多少武士,武家制度下又禁止藩主自己私蓄门客、浪人,真要是自己增加兵力,可能直接就被撸了。有的是眼睛盯着呢,狼多肉少,想当藩主的多了去了。
城也不是难攻的山城,而是在河口三角洲建立的平城;炮台也从没有修过,因为没钱也因为幕府不给批,私自修是大忌。
眼看打不赢,藩主还因为脚气病导致的心悸而死,也知道进兵的是唐国人,据说是为了惩罚岛津氏侵占琉球、幕府纵容而导致的膺惩。
就算将来割地,也是割九州岛的那几处,不可能割小滨藩的。
众人一合计,也别打了,先撤到敦贺,将消息传递给彦根藩的藩主,彦根藩是周边除了小滨之外最大的藩了,兵力也有一些。
城主因失城而切腹,临死之前下令后退,以待将来。这个理由就很不错。
放弃了小滨城的高阶武士溜之大吉,大顺这边即将登陆的时候,吴芳瑞犹豫许久,终于把自己心中的一个想法说了出来。
“殿下,如今小滨已在我军手中。隐歧岛的陆军登陆、集结,还要两日时间。军队若集结完毕,横行倭国,自无问题。小滨一下,可谓大功已成。”
“然,大功之上,还有不世之功。”
“殿下试想,以倭国政治,倭国幕府将军居于江户开府,而王城却在这里。相隔千里之遥。鹰娑伯言,大坂城代,监管西国诸侯;京都所司代,监管倭王公卿。”
“若我大军攻到倭人王城,京都所司代……只怕得到消息之后,会尽可能先把倭王转移到别处。这便是我说的大功,与不世之功的区别。”
倭王与幕府将军,更像是一种合作关系,甚至可能倭王也需要幕府来提供社会的稳定、压制其余的大名。
只是在大顺这些人看来,所能想到的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政由葛氏、祭由寡人”也有几分相似,可无论如何不会有人把幕府将军想象成诸葛武侯那样的人杰。
李欗站在这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角度去看,还是很容易想到那个所谓的京都所司代的职责。
哪怕是他这个年纪的人,也能想到要把倭王转移走。
这京都所司代不可能连这点脑子都没有。
攻下倭人王城,诚如吴芳瑞所说,大功告成。
倭王逃走与否,并不重要。
但自隋唐时,倭人自称日出之国天子。及至蒙元,亦不能攻破倭国……朝廷若是能够抓到倭王,不管是后续谈判,还是之后的朝贡称臣,都大有文章可做,而且主动权会始终握在天朝这边。
不世之功这四个字的诱惑,实在有些大。
沉吟片刻,李欗问道:“你是何意?”
“殿下,若是大军集结,至少还要两三天时间。倭人王城并无京城那样的城墙,所谓,兵贵神速,何不由我带领精锐数百,星夜疾驰,直插倭人王城?”
吴芳瑞心道如今这野战对阵之仗,真的是把自己换条狗都能打赢,不如赌一把大的,带兵拿下这不世之功。
间李欗还在迟疑,吴芳瑞继续道:“殿下且想。”
“若一切顺利,我带兵直插倭人王宫,倭人王城久不经战阵,又无城墙,必无防御。出其不意,赶在小滨陷落的消息之前攻到即可。”
“若有不顺之处,倭人提前将倭王转移,亦可造成倭人王城混乱。殿下大军在后赶来,亦无任何阻挡。”
“况且,实在来看,倭人此时的军械,和前朝万历年间侵朝鲜的时候,并无区别;兵卒武备,更是远逊当年的百战之兵。”
“其最关键者,倭人农兵分离,藩主各自为政,并无主帅、参谋。譬如小滨被攻陷的消息,到底是传递给谁,这可能都弄不清楚。指挥混乱,无有协调,三四百人,足以纵横深入。”
整个计划,就突出一个快字。而小滨城到倭人王城的距离,也使得这种快速突袭有了可能。
军官们年纪都不大,蓬勃之气充斥,哪一个不想着冠军侯那样的功劳?
皇帝本来想着,让李欗亲来前线,军官们会有所顾及,没有七八成的把握不敢赌。
哪曾想这些军官们一个个脑子里都想着不世之功、封侯封爵之类的冲动,真正见过倭人军备之后又不屑一顾,自信满满以致漾出。
至于李欗自己,更是觉得之前海军的种种战术战略,都是既定好的。到现在为止,都是海军的胜利,而不是他李欗的胜利。
吴芳瑞那句“不世之功”,已经打动了他,他希望这一战能够变成“李欗的胜利”。
“依你所见,三四百人足以?”
“回殿下,足以。昔日青州军时,我就跟随鹰娑伯。海军陆战练兵之法,与青州军如出一辙。而且鹰娑伯掌军,给养充足,训练严苛,选其精锐,我带着也很顺手。”
吴芳瑞心道,这海军的精锐陆战队,和当年的青州军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大顺军改之后,拆散了青州军,整体的战斗力提升的,但实际上任何一支都比不上当日的青州军,这一点吴芳瑞参与其中,感触颇深。
主要还是钱的问题。青州军在威海的时候,军饷固然是朝中发,但一些特殊的吃食、保证训练量的鱼、豆,这都是军改后的大顺军不具备的。
操练口令几乎一致,兵员素质也强于军改后的普通军队,吴芳瑞自是相信这支青州军真正传承的战斗力。
陆战队的一些士兵,背着的是昂贵的膛线枪,战术体系也更倾向于膛线枪散兵在前骚扰、后面滑膛枪列阵迎敌的新战术,并不那么死板。
战略调动之下,倭人王城附近绝对空虚,三四百人纵横,当如入无人之境。
李欗亦觉得倭人兵力都被海军利用机动性调动走了,自己虽然没带过兵,但军中除了吴芳瑞之外还有其余参谋,应该也没什么问题。
不管吴芳瑞能不能立下不世之功,抓住倭王,都会使得倭人王城混乱不堪,自己要做的就是带兵行军到倭人王城即可。
“既如此,便依此而行吧。吴将军自选兵马,星夜疾驰。我于后面集结大军,等待骑兵运抵,即可跟进。”
“子午谷之谋,武侯所忧者,长安大城高墙;邓艾偷渡阴平,所能成者,成都城高兵足不战而降。如今倭人一无城墙,二无大军,此战必可胜。”
点头许可,允许了此事。
吴芳瑞心里早已经有了部队人选,便叫一些精锐的掷弹兵和膛线枪散兵先登陆,从第一批登陆部队中数量不多的马匹中挑走了三十余匹。
登陆之后,携带数日干粮、两个基数的纸包火药铅弹,外加几名通晓倭语的通译。
也不停歇,后续登陆的部队还在清剿残敌、出榜安民的时候,这支奇袭的部队已经踏上了征程。
既是豪赌一场,吴芳瑞也没有按照操典命令机械地行军,而是将部队分成两个部分。
前锋部队以五十余名散兵为主,后续部队呈四路纵队行军,不派斥候、不派警戒。
饿了就吃干粮袋里的干粮炒米炒面,夜里宿营直接找倭人的村庄。把村庄封锁就地休息,然后找一个当地百姓带第二日的路,给出足够银两,到地放还。
三日后,这支部队已经抵达了三千院附近。从这里到倭人王宫,只有不到三十里的距离,吴芳瑞知道决定自己是否能立下不世之功的时候到了。
夜里休息的时候,吴芳瑞并没有兴奋地睡不着,而是美美地睡了一觉。
天一亮,他就跳上了马,带了三十二名可以骑马的掷弹兵,换上了一身倭人足轻的服饰,只在胳膊上做了记号。
将部队扔给副官,叫他指挥按照正常的速度前进即可。连同他自己在内的三十三骑,要直接冲入倭人王城。
不求攻破倭人王宫,而是要在倭人王城内造成混乱,让幕府在这边的京都所司代没有机会把倭王转移走。
实在不行,还可以在城中各处放火,造成混乱。
三十三骑绝尘而去,有来三千院附近参拜上香的倭人,奇怪地看着这一支打扮有些古怪的骑兵,一路飘过烟尘,片刻不停,朝着京都直冲而去。
大顺军攻城的时候,小滨藩藩主酒井忠存正在被贵族易得的脚气病折磨着。
脚气病不是脚气,心律不齐、胸闷气短、下肢水肿,还有伴发的心脏病。所以炮声轰击了不到半个时辰,毛才将长齐的酒井忠存在惊吓之下,脸色发紫,气喘不匀,就这么死了。
家臣们中的忠心之辈,担心传出去名声不好,容易被有心人传成“被吓死”。
所以顶着大顺军的炮击,在城中伪造了一个切腹的假象,介错人把头砍了下来。
然后,小滨藩就放弃了抵抗。
酒井家是谱代大名,一般都会担任诸如监视西国诸侯的大坂城代、监视倭王公卿的京都所司代。
石高一般都不高,封地一般也不大,但是权大。幕府计划依靠谱代大名组建自己的官僚体系,用来维系幕府的稳定,权出自幕府而非自己的封地,所以封地的石高不会太高。
小滨藩一共也就十万石的石高,养不了多少武士,武家制度下又禁止藩主自己私蓄门客、浪人,真要是自己增加兵力,可能直接就被撸了。有的是眼睛盯着呢,狼多肉少,想当藩主的多了去了。
城也不是难攻的山城,而是在河口三角洲建立的平城;炮台也从没有修过,因为没钱也因为幕府不给批,私自修是大忌。
眼看打不赢,藩主还因为脚气病导致的心悸而死,也知道进兵的是唐国人,据说是为了惩罚岛津氏侵占琉球、幕府纵容而导致的膺惩。
就算将来割地,也是割九州岛的那几处,不可能割小滨藩的。
众人一合计,也别打了,先撤到敦贺,将消息传递给彦根藩的藩主,彦根藩是周边除了小滨之外最大的藩了,兵力也有一些。
城主因失城而切腹,临死之前下令后退,以待将来。这个理由就很不错。
放弃了小滨城的高阶武士溜之大吉,大顺这边即将登陆的时候,吴芳瑞犹豫许久,终于把自己心中的一个想法说了出来。
“殿下,如今小滨已在我军手中。隐歧岛的陆军登陆、集结,还要两日时间。军队若集结完毕,横行倭国,自无问题。小滨一下,可谓大功已成。”
“然,大功之上,还有不世之功。”
“殿下试想,以倭国政治,倭国幕府将军居于江户开府,而王城却在这里。相隔千里之遥。鹰娑伯言,大坂城代,监管西国诸侯;京都所司代,监管倭王公卿。”
“若我大军攻到倭人王城,京都所司代……只怕得到消息之后,会尽可能先把倭王转移到别处。这便是我说的大功,与不世之功的区别。”
倭王与幕府将军,更像是一种合作关系,甚至可能倭王也需要幕府来提供社会的稳定、压制其余的大名。
只是在大顺这些人看来,所能想到的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政由葛氏、祭由寡人”也有几分相似,可无论如何不会有人把幕府将军想象成诸葛武侯那样的人杰。
李欗站在这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角度去看,还是很容易想到那个所谓的京都所司代的职责。
哪怕是他这个年纪的人,也能想到要把倭王转移走。
这京都所司代不可能连这点脑子都没有。
攻下倭人王城,诚如吴芳瑞所说,大功告成。
倭王逃走与否,并不重要。
但自隋唐时,倭人自称日出之国天子。及至蒙元,亦不能攻破倭国……朝廷若是能够抓到倭王,不管是后续谈判,还是之后的朝贡称臣,都大有文章可做,而且主动权会始终握在天朝这边。
不世之功这四个字的诱惑,实在有些大。
沉吟片刻,李欗问道:“你是何意?”
“殿下,若是大军集结,至少还要两三天时间。倭人王城并无京城那样的城墙,所谓,兵贵神速,何不由我带领精锐数百,星夜疾驰,直插倭人王城?”
吴芳瑞心道如今这野战对阵之仗,真的是把自己换条狗都能打赢,不如赌一把大的,带兵拿下这不世之功。
间李欗还在迟疑,吴芳瑞继续道:“殿下且想。”
“若一切顺利,我带兵直插倭人王宫,倭人王城久不经战阵,又无城墙,必无防御。出其不意,赶在小滨陷落的消息之前攻到即可。”
“若有不顺之处,倭人提前将倭王转移,亦可造成倭人王城混乱。殿下大军在后赶来,亦无任何阻挡。”
“况且,实在来看,倭人此时的军械,和前朝万历年间侵朝鲜的时候,并无区别;兵卒武备,更是远逊当年的百战之兵。”
“其最关键者,倭人农兵分离,藩主各自为政,并无主帅、参谋。譬如小滨被攻陷的消息,到底是传递给谁,这可能都弄不清楚。指挥混乱,无有协调,三四百人,足以纵横深入。”
整个计划,就突出一个快字。而小滨城到倭人王城的距离,也使得这种快速突袭有了可能。
军官们年纪都不大,蓬勃之气充斥,哪一个不想着冠军侯那样的功劳?
皇帝本来想着,让李欗亲来前线,军官们会有所顾及,没有七八成的把握不敢赌。
哪曾想这些军官们一个个脑子里都想着不世之功、封侯封爵之类的冲动,真正见过倭人军备之后又不屑一顾,自信满满以致漾出。
至于李欗自己,更是觉得之前海军的种种战术战略,都是既定好的。到现在为止,都是海军的胜利,而不是他李欗的胜利。
吴芳瑞那句“不世之功”,已经打动了他,他希望这一战能够变成“李欗的胜利”。
“依你所见,三四百人足以?”
“回殿下,足以。昔日青州军时,我就跟随鹰娑伯。海军陆战练兵之法,与青州军如出一辙。而且鹰娑伯掌军,给养充足,训练严苛,选其精锐,我带着也很顺手。”
吴芳瑞心道,这海军的精锐陆战队,和当年的青州军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大顺军改之后,拆散了青州军,整体的战斗力提升的,但实际上任何一支都比不上当日的青州军,这一点吴芳瑞参与其中,感触颇深。
主要还是钱的问题。青州军在威海的时候,军饷固然是朝中发,但一些特殊的吃食、保证训练量的鱼、豆,这都是军改后的大顺军不具备的。
操练口令几乎一致,兵员素质也强于军改后的普通军队,吴芳瑞自是相信这支青州军真正传承的战斗力。
陆战队的一些士兵,背着的是昂贵的膛线枪,战术体系也更倾向于膛线枪散兵在前骚扰、后面滑膛枪列阵迎敌的新战术,并不那么死板。
战略调动之下,倭人王城附近绝对空虚,三四百人纵横,当如入无人之境。
李欗亦觉得倭人兵力都被海军利用机动性调动走了,自己虽然没带过兵,但军中除了吴芳瑞之外还有其余参谋,应该也没什么问题。
不管吴芳瑞能不能立下不世之功,抓住倭王,都会使得倭人王城混乱不堪,自己要做的就是带兵行军到倭人王城即可。
“既如此,便依此而行吧。吴将军自选兵马,星夜疾驰。我于后面集结大军,等待骑兵运抵,即可跟进。”
“子午谷之谋,武侯所忧者,长安大城高墙;邓艾偷渡阴平,所能成者,成都城高兵足不战而降。如今倭人一无城墙,二无大军,此战必可胜。”
点头许可,允许了此事。
吴芳瑞心里早已经有了部队人选,便叫一些精锐的掷弹兵和膛线枪散兵先登陆,从第一批登陆部队中数量不多的马匹中挑走了三十余匹。
登陆之后,携带数日干粮、两个基数的纸包火药铅弹,外加几名通晓倭语的通译。
也不停歇,后续登陆的部队还在清剿残敌、出榜安民的时候,这支奇袭的部队已经踏上了征程。
既是豪赌一场,吴芳瑞也没有按照操典命令机械地行军,而是将部队分成两个部分。
前锋部队以五十余名散兵为主,后续部队呈四路纵队行军,不派斥候、不派警戒。
饿了就吃干粮袋里的干粮炒米炒面,夜里宿营直接找倭人的村庄。把村庄封锁就地休息,然后找一个当地百姓带第二日的路,给出足够银两,到地放还。
三日后,这支部队已经抵达了三千院附近。从这里到倭人王宫,只有不到三十里的距离,吴芳瑞知道决定自己是否能立下不世之功的时候到了。
夜里休息的时候,吴芳瑞并没有兴奋地睡不着,而是美美地睡了一觉。
天一亮,他就跳上了马,带了三十二名可以骑马的掷弹兵,换上了一身倭人足轻的服饰,只在胳膊上做了记号。
将部队扔给副官,叫他指挥按照正常的速度前进即可。连同他自己在内的三十三骑,要直接冲入倭人王城。
不求攻破倭人王宫,而是要在倭人王城内造成混乱,让幕府在这边的京都所司代没有机会把倭王转移走。
实在不行,还可以在城中各处放火,造成混乱。
三十三骑绝尘而去,有来三千院附近参拜上香的倭人,奇怪地看着这一支打扮有些古怪的骑兵,一路飘过烟尘,片刻不停,朝着京都直冲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