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决心(续)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绿色中文网 www.04zw.com,最快更新逆水行周最新章节!
荆州州治穰城郊外,救火队长宇文温“路过”此处顺便扎营,江陵遭受的威胁接触,他马不停蹄的带着军队北上,坐镇荆州地界。
隋国差不多要完了,但回光返照总是会有的,隋军狗急跳墙之下,极有可能从洛州南下,再度走三?鵶路翻越伏牛山进攻荆州抄后路。
这种时候就看山南周军能不能扛住对方的垂死挣扎,扛过去就是雨过天晴,扛不过去极有可能被翻盘。
宇文温从北上后先驻扎在樊城,此处交通便利,正好符合他“救火队”的特性:若江陵有难,可直接南下,水路、陆路皆可。
陈国若攻鄂州或者黄州,在樊城上船顺流而下走汉水入长江,可直接抵达鄂州州治夏口,或者再往前点直接回黄州西阳城。
樊城以北是荆州地界,无论是翻越伏牛山而来的隋军,还是豫州方向西进的隋军,在樊城的宇文温都可以及时出发拦截,增援荆州各地守军。
汉水上游是隋国金州总管府地界,若对方顺着汉水东进,在樊城的宇文温可以西进参与堵口。
若是豫州隋军攻破桐柏山三关之中的任何一关南下,他可以领兵过两河口前往随州,然后赶往安州救急;也可以乘船顺着汉水南下,在郢州长寿登岸,再转陆路前往安州。
所以宇文温在樊城驻扎是再合适不过,但却被父亲的一纸调令叫到了穰城。
原因之一就是防备隋军翻越伏牛山奋力一搏,第二就是时刻准备增援西侧的武关道。
周军攻下长安,击杀隋帝杨广及杨氏宗室,为了利益最大化,宇文亮决定尽量守住长安,那么维系这只孤军的生命线就是武关道,绝不容有失。
宇文温对父亲的决定有些异议,因为孤军据守长安的风险太大,但也能理解,因为长安的价值也很大。
如果说走武关道强攻长安是豪赌,那么现在又是一个豪赌,赌那些勤王的隋军“作壁上观”,赌周军一战能将回师的杨氏藩王打垮,要是赌输了,怕是要逃回来都困难。
赌徒心态很危险,但对于宇文氏来说,只有豪赌才有机会翻盘,所以现在连最后一个老本也压上来了:按原定计划,宇文温就只负责留守山南。
宇文亮亲自率领大军西进,为防不测让长子宇文明同行,以免自己出意外时大军没了主心骨,而山南这边宇文亮虽然留了心腹坐镇,主持诸般事务,但也需要宇文温留下看家,在紧急时刻做最终裁决人。
如今连宇文温都被调到荆州穰城,在武关道的东端附近待命,可以说宇文亮是下了大注,有鉴于此,宇文温也做好了准备。
“不就是豪赌嘛,要么撑死胆大的,要么饿死胆小的。”
“到时候呢,本公包下长安最好的乐坊,让小娘子们给诸位来个全套大保健什么的。”
宇文温给手下将领打气,许下了美好的前景:要是顶住了隋军的这一波反扑,对方的军心士气就散了,隋国肯定熬不了几年,到时候全军就能在长安“豪华七日游”。
陈五弟等山南荆襄人士大多是土鳖,不知道长安的花花世界长什么样子,也不知道何为“大宝剑”,史万岁那就不一样了,听得宇文温这么豪爽,一副“嘿嘿嘿”的笑容。
行军打仗,军营里都是男人,不管别处如何,反正宇文温的虎林军里不许有营妓,随行作战的府兵亦是如此,日子久了,大家看见母猪都觉得赛貂蝉。
一群男人越说越离谱之际,城中来人请宇文温到总管府衙,据说是有重要事情。
进了城来到总管府衙,却见一队骑兵簇拥着马车候在门外,宇文温进得议事厅,只见黑压压一片都是人。
“邾国公,这是尚书令命人从长安运过来的东西,清单在此,请过目。”
宇文温接过清单一看,面色变得凝重:父亲把隋国的一些重要东西运回来了,其中包括隋帝的玉玺,当然这些都没什么,唯一让他心跳加速的东西是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传国宝”,是秦相李斯奉秦始皇之命,使用和氏璧所镌刻,后来为中国历代皇帝相传之印玺。
历代王朝皇权的象征,见证了中原数百年的朝代兴衰,随着改朝换代,传国玉玺数易其主,最后在五代时,被后唐末帝李从珂带着自焚,从此失去了踪迹。
北宋哲宗时据说出现过,被“专家”认证为真品,但更多的人认为此物实属赝品。
后来历朝历代均有传国玉玺现世,但都被认为是赝品,传国玉玺的真容,后人再也无从得知。
如今就在我眼前...的盒子里!
宇文温自诩见过大世面,可在传国玉玺面前,只觉得呼吸都有些急促,盒子上贴着封条还上着锁,而之所以让他来,是荆州总管府长史经手时,要在不开盒子的情况下再贴个封条,请宇文温做个见证。
长史...我想看传国玉玺啊!
想是这么想,可要不要冒险还得三思,这传国玉玺和隋帝的玉玺是要直接送去邺城,所以得慎之又慎。
邾国公,汝窥探神器意欲何为!
宇文温当然有想法但不会轻易暴露,如今心中正在天人交战,他觉得若不能亲眼看看传国玉玺,那可就是人生一大憾事,可要是强行拆封卸锁开盒子,会给人留下极其恶劣的印象。
魂淡!你们在长安肯定看过很多次了,又是上锁又是贴封条的,让我看一眼会死啊!
见着宇文温一副发呆的模样,一旁的押送官员生怕这位不知道传国玉玺的来历,特地进行了一番介绍,当然是简要的介绍。
战国时秦破赵得和氏璧,以此制作玉玺,命李斯以鸟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其上,是为传国玉玺,秦亡汉兴,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位索取玉玺,太后一怒之下扔在地上缺了角,后来以黄金补之。
曹魏代汉,曹丕命人在玉玺上加刻“大魏受汉传国玺”,西晋永嘉之乱未能随着司马氏南渡,为前赵刘聪所得。
后赵石勒灭前赵,得此玉玺后于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冉魏灭石赵后为慕容氏攻打,东晋援军将领骗走传国玺送至建康,由此,传国玺重归司马氏囊中。
南朝时历经晋、宋、齐、梁,侯景之乱时传国玺被叛将带至北朝齐国,周灭齐后传国玺入长安。
“杨逆篡位,如今终于授首,传国玉玺重回大周手中,杞国公自然是要将其送到邺城,归天子所有。”
“原来如此。”
宇文温装模作样的点点头,作为见证人,看着吏员在盒子上贴封条,是为经手的证明,然后随着其他宝贝一起装箱装车,被重兵护送着前往邺城。
目送车队离去,宇文温想起方才吏员所说的话来。
归天子所有?
三国袁术拿了传国玉玺称帝不一样完蛋,周国拿了传国玉玺一样被杨坚给篡了,这玩意能锦上添花却不能雪中送炭,纯属摆设啊!
可即便如此,宇文温还是下了决心:传国玉玺,有朝一日,我要随便看!(未完待续。)
荆州州治穰城郊外,救火队长宇文温“路过”此处顺便扎营,江陵遭受的威胁接触,他马不停蹄的带着军队北上,坐镇荆州地界。
隋国差不多要完了,但回光返照总是会有的,隋军狗急跳墙之下,极有可能从洛州南下,再度走三?鵶路翻越伏牛山进攻荆州抄后路。
这种时候就看山南周军能不能扛住对方的垂死挣扎,扛过去就是雨过天晴,扛不过去极有可能被翻盘。
宇文温从北上后先驻扎在樊城,此处交通便利,正好符合他“救火队”的特性:若江陵有难,可直接南下,水路、陆路皆可。
陈国若攻鄂州或者黄州,在樊城上船顺流而下走汉水入长江,可直接抵达鄂州州治夏口,或者再往前点直接回黄州西阳城。
樊城以北是荆州地界,无论是翻越伏牛山而来的隋军,还是豫州方向西进的隋军,在樊城的宇文温都可以及时出发拦截,增援荆州各地守军。
汉水上游是隋国金州总管府地界,若对方顺着汉水东进,在樊城的宇文温可以西进参与堵口。
若是豫州隋军攻破桐柏山三关之中的任何一关南下,他可以领兵过两河口前往随州,然后赶往安州救急;也可以乘船顺着汉水南下,在郢州长寿登岸,再转陆路前往安州。
所以宇文温在樊城驻扎是再合适不过,但却被父亲的一纸调令叫到了穰城。
原因之一就是防备隋军翻越伏牛山奋力一搏,第二就是时刻准备增援西侧的武关道。
周军攻下长安,击杀隋帝杨广及杨氏宗室,为了利益最大化,宇文亮决定尽量守住长安,那么维系这只孤军的生命线就是武关道,绝不容有失。
宇文温对父亲的决定有些异议,因为孤军据守长安的风险太大,但也能理解,因为长安的价值也很大。
如果说走武关道强攻长安是豪赌,那么现在又是一个豪赌,赌那些勤王的隋军“作壁上观”,赌周军一战能将回师的杨氏藩王打垮,要是赌输了,怕是要逃回来都困难。
赌徒心态很危险,但对于宇文氏来说,只有豪赌才有机会翻盘,所以现在连最后一个老本也压上来了:按原定计划,宇文温就只负责留守山南。
宇文亮亲自率领大军西进,为防不测让长子宇文明同行,以免自己出意外时大军没了主心骨,而山南这边宇文亮虽然留了心腹坐镇,主持诸般事务,但也需要宇文温留下看家,在紧急时刻做最终裁决人。
如今连宇文温都被调到荆州穰城,在武关道的东端附近待命,可以说宇文亮是下了大注,有鉴于此,宇文温也做好了准备。
“不就是豪赌嘛,要么撑死胆大的,要么饿死胆小的。”
“到时候呢,本公包下长安最好的乐坊,让小娘子们给诸位来个全套大保健什么的。”
宇文温给手下将领打气,许下了美好的前景:要是顶住了隋军的这一波反扑,对方的军心士气就散了,隋国肯定熬不了几年,到时候全军就能在长安“豪华七日游”。
陈五弟等山南荆襄人士大多是土鳖,不知道长安的花花世界长什么样子,也不知道何为“大宝剑”,史万岁那就不一样了,听得宇文温这么豪爽,一副“嘿嘿嘿”的笑容。
行军打仗,军营里都是男人,不管别处如何,反正宇文温的虎林军里不许有营妓,随行作战的府兵亦是如此,日子久了,大家看见母猪都觉得赛貂蝉。
一群男人越说越离谱之际,城中来人请宇文温到总管府衙,据说是有重要事情。
进了城来到总管府衙,却见一队骑兵簇拥着马车候在门外,宇文温进得议事厅,只见黑压压一片都是人。
“邾国公,这是尚书令命人从长安运过来的东西,清单在此,请过目。”
宇文温接过清单一看,面色变得凝重:父亲把隋国的一些重要东西运回来了,其中包括隋帝的玉玺,当然这些都没什么,唯一让他心跳加速的东西是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传国宝”,是秦相李斯奉秦始皇之命,使用和氏璧所镌刻,后来为中国历代皇帝相传之印玺。
历代王朝皇权的象征,见证了中原数百年的朝代兴衰,随着改朝换代,传国玉玺数易其主,最后在五代时,被后唐末帝李从珂带着自焚,从此失去了踪迹。
北宋哲宗时据说出现过,被“专家”认证为真品,但更多的人认为此物实属赝品。
后来历朝历代均有传国玉玺现世,但都被认为是赝品,传国玉玺的真容,后人再也无从得知。
如今就在我眼前...的盒子里!
宇文温自诩见过大世面,可在传国玉玺面前,只觉得呼吸都有些急促,盒子上贴着封条还上着锁,而之所以让他来,是荆州总管府长史经手时,要在不开盒子的情况下再贴个封条,请宇文温做个见证。
长史...我想看传国玉玺啊!
想是这么想,可要不要冒险还得三思,这传国玉玺和隋帝的玉玺是要直接送去邺城,所以得慎之又慎。
邾国公,汝窥探神器意欲何为!
宇文温当然有想法但不会轻易暴露,如今心中正在天人交战,他觉得若不能亲眼看看传国玉玺,那可就是人生一大憾事,可要是强行拆封卸锁开盒子,会给人留下极其恶劣的印象。
魂淡!你们在长安肯定看过很多次了,又是上锁又是贴封条的,让我看一眼会死啊!
见着宇文温一副发呆的模样,一旁的押送官员生怕这位不知道传国玉玺的来历,特地进行了一番介绍,当然是简要的介绍。
战国时秦破赵得和氏璧,以此制作玉玺,命李斯以鸟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其上,是为传国玉玺,秦亡汉兴,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位索取玉玺,太后一怒之下扔在地上缺了角,后来以黄金补之。
曹魏代汉,曹丕命人在玉玺上加刻“大魏受汉传国玺”,西晋永嘉之乱未能随着司马氏南渡,为前赵刘聪所得。
后赵石勒灭前赵,得此玉玺后于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冉魏灭石赵后为慕容氏攻打,东晋援军将领骗走传国玺送至建康,由此,传国玺重归司马氏囊中。
南朝时历经晋、宋、齐、梁,侯景之乱时传国玺被叛将带至北朝齐国,周灭齐后传国玺入长安。
“杨逆篡位,如今终于授首,传国玉玺重回大周手中,杞国公自然是要将其送到邺城,归天子所有。”
“原来如此。”
宇文温装模作样的点点头,作为见证人,看着吏员在盒子上贴封条,是为经手的证明,然后随着其他宝贝一起装箱装车,被重兵护送着前往邺城。
目送车队离去,宇文温想起方才吏员所说的话来。
归天子所有?
三国袁术拿了传国玉玺称帝不一样完蛋,周国拿了传国玉玺一样被杨坚给篡了,这玩意能锦上添花却不能雪中送炭,纯属摆设啊!
可即便如此,宇文温还是下了决心:传国玉玺,有朝一日,我要随便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