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布局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绿色中文网 www.04zw.com,最快更新逆水行周最新章节!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夜,折腾完周法明和田益龙的宇文温,于使邸一处房内与副使郑万顷议事,此次来邺城,正使宇文温是甩手掌柜,除了朝会上面君时背台词、哭天抢地,就是负责和小皇帝聊天,其他事宜均由副使郑万顷负责。
一番讨价还价,历经几次修改后,山南官员将士们的封赏名单及各类升职、授勋、提拔内容,总算是最终敲定下来,圣旨正在走流程,等一切准备完毕之后,天使就会跟着返程的郑万顷,到山南去走一遭。
而宇文温,自然是留在邺城,作为宗室代表,陪着皇帝数月,到了九九重阳节后,就可以回山南,继续祸害江南陈国去了。
去年六月起,周国和隋国打了大半年的仗,有得有失,但最大的收获,就是国土终于连成一片:山南荆、襄、安、江陵四总管府,还有黄州总管府,终于和周国接壤了。
国土相连,各种兵马、物资调动就方便许多,山南无像样的产马地,不出产井盐、池盐,又不临海故而没有海盐,虽然能靠商人贩来一些,但依旧是杯水车薪。
也没有大规模的铁矿,虽说零星的铁矿也能勉强满足需求,但始终是个隐患,缺马缺盐铁勉强够,腹背受敌的山南各州,若没能和朝廷接壤,迟早会被耗死。
如今局面一片大好,朝廷自然会对山南提供支持,而民间的商队亦会把紧俏的货物贩到山南各州,当然随之而来的也有微妙的变化。
山南道大行台宇文亮,原本在山南自成体系,那是因为道路隔绝,朝廷也无法派人过来“体察民情”,如今派出官员到山南道赴任,已是理所当然。
赴任的官员人数不多,均是在行台这一级任佐官,时不时对大行台宇文亮提出“建议”,说白了和监军类似,只是双方默契些,这些朝廷的官更多的是做“耳目”,不会过于干涉大行台行事。
作为交换,山南道也有官员升迁,到邺城就任京官,其实就是作为山南的代表,在朝廷任职并为山南这边争取权益,协调各类问题、矛盾。
“等天使到山南宣读圣旨,杜总管就要卸任赴京,就任地官府司徒。”郑万顷说道,“届时世子便升任襄州总管,而黄州总管之位,使君也不会等太久了。”
“下官资历不够,怕不能服众。”宇文温摇摇头笑道,在行台右仆射郑万顷面前,他选择以下级的姿态谈话,以示对其尊重。
“使君何必自贬身价,去年与陈国交战,使君出力颇多,立下战功可是实打实的,莫要为流言所扰。”郑万顷劝解,“当年齐王不过年方十六,便出任益州总管,安抚百姓,驾驭军旅,年纪不是问题。”
“当时朝廷上下一心,齐王虽年少但得僚佐相助,各州刺史亦不敢阴奉阳违,如今的局势可不一样。”
“莫非使君觉得江北各州,有刺史意图不轨”
“非也,无非是人之常情罢了,古语有云主少国疑,总管一职亦是如此,几位使君里,除了衡州的周使君,其余数人年纪可都是父亲一辈的了。”
“莫非使君要等上三五年大行台可等不得。”郑万顷笑道,他作为宇文亮的心腹,知其对宇文温的安排,这位宇文二郎到巴州当刺史,就是为接任黄州总管一职做准备。
其实这一安排的目的,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只是不知何故,当事人宇文温却没那么急,郑万顷觉得有些奇怪,因为对方要军功有军功,要政绩有政绩,也不太像那种容易受困于流言的人,竟然会不急。
“等上三五年自是不可能,所以要凭着功劳说话,昔年齐王出镇益州,众人颇不以为然,亏得朝廷极力支持,兼之齐王才干过人,方才将益州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立碑称颂。”
“下官不才,不敢与齐王相提并论,唯有多立军功,方能让人心服口服。”
两人所说齐王,即是齐王宇文宪,他十六岁出任益州总管一职,爵位还只是齐国公,虽然年少,却将新获的益州等二十四州之地治理得井井有条,展现了过人的治政才华。
民政才能了得,领兵又骁勇善战,文武双全的齐王宇文宪,辅佐皇兄宇文邕,将周国治理得国力日增,奈何天妒英才,宇文邕于壮年忽然病逝,不到一个月,宇文宪便被新登基的侄子宇文赟盯上。
宇文赟觉得宇文宪有能力做第二个宇文护,于是连证据也懒得编,直接把宇文宪招入宫处死,然后杀光他所有的儿子,以便震慑“宵小”。
郑万顷以宇文宪拿来举例子,应当是无心之举,但总是晦气些,宇文温不想重蹈齐王的老路,但方才说的也是心中所想:他总觉得军功不够。
还有另一个原因,黄州总管邓孝儒,得先挪挪窝,找个位置安顿了,宇文温才好接任黄州总管一职,邓孝儒也是宇文亮的心腹,镇守黄州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总不能一脚把人踹了去角落凉快。
此次赴京,宇文温已经知道自家的情况,对于将士和官员的各类封赏心中有数,最关键的,就是襄州总管杜士峻,要到邺城任京官,腾出来的总管一职,由襄州刺史宇文明接任。
总管府总管,一般会兼任驻在州的刺史,但这也不是一成不变,而宇文温的兄长宇文明,当初就任襄州刺史,就是为了将来好接任襄州总管一职。
但也得安排杜士峻高升,杜士峻是宇文亮心腹中的心腹,自然是不能亏待,荆、襄、安、黄、江陵五个总管府,除了大行台宇文亮兼任的安州总管,其余四总管目前都是其心腹担任。
大象二年,宇文亮只是安州总管,以一总管府之力,先是吞了黄州,又拿下襄州,接着攻下荆州,又收复江陵总管府,地盘瞬间扩大四倍,正是需要人去各地掌控局面,可两个儿子一时间撑不起场面。
那个时候,宇文温和兄长宇文明,带着家眷从长安千里迢迢逃到安陆,在安州根本就没有根基和人脉,一上来就出任总管,没有自己的班底、僚佐,底下的府佐官、刺史哪里压得住。
杜士峻、郑万顷、邓孝儒等人,至少在安州做了几年官,手中也有些人脉,知道手下哪些人可以提拔重用,和各州刺史打过交道,大概的情况也能摸清。
这三年来,靠着心腹出任各处总管,宇文亮有力的控制了山南州郡,杜士峻等人功劳不小,若是用完了就踢开,只会让人心寒。
宇文亮要凝聚人心,自然得给心腹和追随者们一个好前程,否则连铁杆心腹都没捞着像样好处,别人哪里还会尽心尽力,对于父亲优先安排心腹,宇文温并无怨言。
去年一年,宇文明负责后勤调度,基本没参与实际的前线作战,以军功来看,根本就没办法和弟弟宇文温比,如今却先出任总管,宇文温倒不眼红着急。
长子继承家业,必然得到大力栽培,宇文亮准备了班底给宇文明,这种强力支持,宇文温没办法得到,他主要靠自己锻炼出来的班底,一样能往上走。
宇文温的上级是黄州总管邓孝儒,但巴州基本上就是自成一体,可以说是“听调不听宣”,邓总管镇守黄州稳定后方也是大功一件,等杜士峻升官完毕,就该轮到他了。
山南要在朝廷里有自己人,得派人去当京官,第一个肯定是杜士峻,接下来就是邓孝儒,这是宇文亮早已安排的布局,宇文温知道内情,所以也不急着做总管。
这是迟早的事情,对他来说没什么好急的。
宇文亮的布局,就是让宇文明和宇文温任刺史历练,接着将心腹推举到邺城任京官,儿子们依次接任总管,坐稳位子整军备战,退可固守山南,进可争取更多的地盘。
宇文温自己也在布局,衡州刺史周法尚便是他拉拢来的铁杆,去年增援蕲州,宇文温顺便和蕲州刺史“充分交换了意见”,随后也加强了利益往来。
今年对付山蛮,宇文温顺便去衡州以北的南定州走了一圈,和南定州刺史“充分交换意见”的同时,还顺便谈妥了几笔长期买卖,黄州总管府下辖七州,扣掉巴州以外他已搞定衡、蕲、南定这三州。
其中自然涉及到利益输送,宇文温日后做总管,要是有刺史不老实,局面最坏也有四比三的结果,一番布局下来基础可是稳了许多。
就任巴州刺史一年有余,他留意了本州许多州郡吏员,可用、堪用的人列成名单,随时可以提拔。
虎林军的许多中层以上将领,随时可以撒出去,担任军职控制总管府军队,巴州即将成立的军府,也是宇文温强有力的后盾。
宇文温此次晋升,文职是原地踏步,但会凭着军功晋升军职,统领新成立的军府,算是特别的文武兼顾。
圣旨要写的内容已经拟好,如今就摆在宇文温和郑万顷面前等待“勘误”,关于宇文温的内容如下:
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巴州刺史、西阳郡公宇文温,数克陈国重镇武昌,下西塞山、攻掠陈国激战数十阵,击破陈军数万,大小胜仗俘获无算...
因功进位大将军,设大将军府长史、司马、司录、中郎、掾、属、列曹参军、参军等佐官,统领新设巴州军府...
增邑五百户至两千五百户,赏奴婢一百口,牲畜一百五十头,帛千匹,米千斛,十万钱...
“大将军、巴州刺史、西阳郡公。”宇文温喃喃自语,“好歹减了十个字,要不念起来真是辛苦。”
“再过几日,可就只有使君留在邺城了。”郑万顷笑道,“杜总管接了旨,入京赴任,届时如有疑难,可与杜总管...杜司徒相商。”
“那下官便预祝郑仆射一路顺风”
又交谈了片刻,宇文温告退,走在院内回廊里,他想着今后的发展不由得心中一喜:设军府编练府兵,连同大将军开府设佐官,多了许多职位要选人上任,这样一来他的部下,可就有了晋升的空间。
总管不总管的,先把兵权抓紧了再说,有兵在,以后当总管,看谁还敢阳奉阴违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夜,折腾完周法明和田益龙的宇文温,于使邸一处房内与副使郑万顷议事,此次来邺城,正使宇文温是甩手掌柜,除了朝会上面君时背台词、哭天抢地,就是负责和小皇帝聊天,其他事宜均由副使郑万顷负责。
一番讨价还价,历经几次修改后,山南官员将士们的封赏名单及各类升职、授勋、提拔内容,总算是最终敲定下来,圣旨正在走流程,等一切准备完毕之后,天使就会跟着返程的郑万顷,到山南去走一遭。
而宇文温,自然是留在邺城,作为宗室代表,陪着皇帝数月,到了九九重阳节后,就可以回山南,继续祸害江南陈国去了。
去年六月起,周国和隋国打了大半年的仗,有得有失,但最大的收获,就是国土终于连成一片:山南荆、襄、安、江陵四总管府,还有黄州总管府,终于和周国接壤了。
国土相连,各种兵马、物资调动就方便许多,山南无像样的产马地,不出产井盐、池盐,又不临海故而没有海盐,虽然能靠商人贩来一些,但依旧是杯水车薪。
也没有大规模的铁矿,虽说零星的铁矿也能勉强满足需求,但始终是个隐患,缺马缺盐铁勉强够,腹背受敌的山南各州,若没能和朝廷接壤,迟早会被耗死。
如今局面一片大好,朝廷自然会对山南提供支持,而民间的商队亦会把紧俏的货物贩到山南各州,当然随之而来的也有微妙的变化。
山南道大行台宇文亮,原本在山南自成体系,那是因为道路隔绝,朝廷也无法派人过来“体察民情”,如今派出官员到山南道赴任,已是理所当然。
赴任的官员人数不多,均是在行台这一级任佐官,时不时对大行台宇文亮提出“建议”,说白了和监军类似,只是双方默契些,这些朝廷的官更多的是做“耳目”,不会过于干涉大行台行事。
作为交换,山南道也有官员升迁,到邺城就任京官,其实就是作为山南的代表,在朝廷任职并为山南这边争取权益,协调各类问题、矛盾。
“等天使到山南宣读圣旨,杜总管就要卸任赴京,就任地官府司徒。”郑万顷说道,“届时世子便升任襄州总管,而黄州总管之位,使君也不会等太久了。”
“下官资历不够,怕不能服众。”宇文温摇摇头笑道,在行台右仆射郑万顷面前,他选择以下级的姿态谈话,以示对其尊重。
“使君何必自贬身价,去年与陈国交战,使君出力颇多,立下战功可是实打实的,莫要为流言所扰。”郑万顷劝解,“当年齐王不过年方十六,便出任益州总管,安抚百姓,驾驭军旅,年纪不是问题。”
“当时朝廷上下一心,齐王虽年少但得僚佐相助,各州刺史亦不敢阴奉阳违,如今的局势可不一样。”
“莫非使君觉得江北各州,有刺史意图不轨”
“非也,无非是人之常情罢了,古语有云主少国疑,总管一职亦是如此,几位使君里,除了衡州的周使君,其余数人年纪可都是父亲一辈的了。”
“莫非使君要等上三五年大行台可等不得。”郑万顷笑道,他作为宇文亮的心腹,知其对宇文温的安排,这位宇文二郎到巴州当刺史,就是为接任黄州总管一职做准备。
其实这一安排的目的,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只是不知何故,当事人宇文温却没那么急,郑万顷觉得有些奇怪,因为对方要军功有军功,要政绩有政绩,也不太像那种容易受困于流言的人,竟然会不急。
“等上三五年自是不可能,所以要凭着功劳说话,昔年齐王出镇益州,众人颇不以为然,亏得朝廷极力支持,兼之齐王才干过人,方才将益州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立碑称颂。”
“下官不才,不敢与齐王相提并论,唯有多立军功,方能让人心服口服。”
两人所说齐王,即是齐王宇文宪,他十六岁出任益州总管一职,爵位还只是齐国公,虽然年少,却将新获的益州等二十四州之地治理得井井有条,展现了过人的治政才华。
民政才能了得,领兵又骁勇善战,文武双全的齐王宇文宪,辅佐皇兄宇文邕,将周国治理得国力日增,奈何天妒英才,宇文邕于壮年忽然病逝,不到一个月,宇文宪便被新登基的侄子宇文赟盯上。
宇文赟觉得宇文宪有能力做第二个宇文护,于是连证据也懒得编,直接把宇文宪招入宫处死,然后杀光他所有的儿子,以便震慑“宵小”。
郑万顷以宇文宪拿来举例子,应当是无心之举,但总是晦气些,宇文温不想重蹈齐王的老路,但方才说的也是心中所想:他总觉得军功不够。
还有另一个原因,黄州总管邓孝儒,得先挪挪窝,找个位置安顿了,宇文温才好接任黄州总管一职,邓孝儒也是宇文亮的心腹,镇守黄州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总不能一脚把人踹了去角落凉快。
此次赴京,宇文温已经知道自家的情况,对于将士和官员的各类封赏心中有数,最关键的,就是襄州总管杜士峻,要到邺城任京官,腾出来的总管一职,由襄州刺史宇文明接任。
总管府总管,一般会兼任驻在州的刺史,但这也不是一成不变,而宇文温的兄长宇文明,当初就任襄州刺史,就是为了将来好接任襄州总管一职。
但也得安排杜士峻高升,杜士峻是宇文亮心腹中的心腹,自然是不能亏待,荆、襄、安、黄、江陵五个总管府,除了大行台宇文亮兼任的安州总管,其余四总管目前都是其心腹担任。
大象二年,宇文亮只是安州总管,以一总管府之力,先是吞了黄州,又拿下襄州,接着攻下荆州,又收复江陵总管府,地盘瞬间扩大四倍,正是需要人去各地掌控局面,可两个儿子一时间撑不起场面。
那个时候,宇文温和兄长宇文明,带着家眷从长安千里迢迢逃到安陆,在安州根本就没有根基和人脉,一上来就出任总管,没有自己的班底、僚佐,底下的府佐官、刺史哪里压得住。
杜士峻、郑万顷、邓孝儒等人,至少在安州做了几年官,手中也有些人脉,知道手下哪些人可以提拔重用,和各州刺史打过交道,大概的情况也能摸清。
这三年来,靠着心腹出任各处总管,宇文亮有力的控制了山南州郡,杜士峻等人功劳不小,若是用完了就踢开,只会让人心寒。
宇文亮要凝聚人心,自然得给心腹和追随者们一个好前程,否则连铁杆心腹都没捞着像样好处,别人哪里还会尽心尽力,对于父亲优先安排心腹,宇文温并无怨言。
去年一年,宇文明负责后勤调度,基本没参与实际的前线作战,以军功来看,根本就没办法和弟弟宇文温比,如今却先出任总管,宇文温倒不眼红着急。
长子继承家业,必然得到大力栽培,宇文亮准备了班底给宇文明,这种强力支持,宇文温没办法得到,他主要靠自己锻炼出来的班底,一样能往上走。
宇文温的上级是黄州总管邓孝儒,但巴州基本上就是自成一体,可以说是“听调不听宣”,邓总管镇守黄州稳定后方也是大功一件,等杜士峻升官完毕,就该轮到他了。
山南要在朝廷里有自己人,得派人去当京官,第一个肯定是杜士峻,接下来就是邓孝儒,这是宇文亮早已安排的布局,宇文温知道内情,所以也不急着做总管。
这是迟早的事情,对他来说没什么好急的。
宇文亮的布局,就是让宇文明和宇文温任刺史历练,接着将心腹推举到邺城任京官,儿子们依次接任总管,坐稳位子整军备战,退可固守山南,进可争取更多的地盘。
宇文温自己也在布局,衡州刺史周法尚便是他拉拢来的铁杆,去年增援蕲州,宇文温顺便和蕲州刺史“充分交换了意见”,随后也加强了利益往来。
今年对付山蛮,宇文温顺便去衡州以北的南定州走了一圈,和南定州刺史“充分交换意见”的同时,还顺便谈妥了几笔长期买卖,黄州总管府下辖七州,扣掉巴州以外他已搞定衡、蕲、南定这三州。
其中自然涉及到利益输送,宇文温日后做总管,要是有刺史不老实,局面最坏也有四比三的结果,一番布局下来基础可是稳了许多。
就任巴州刺史一年有余,他留意了本州许多州郡吏员,可用、堪用的人列成名单,随时可以提拔。
虎林军的许多中层以上将领,随时可以撒出去,担任军职控制总管府军队,巴州即将成立的军府,也是宇文温强有力的后盾。
宇文温此次晋升,文职是原地踏步,但会凭着军功晋升军职,统领新成立的军府,算是特别的文武兼顾。
圣旨要写的内容已经拟好,如今就摆在宇文温和郑万顷面前等待“勘误”,关于宇文温的内容如下:
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巴州刺史、西阳郡公宇文温,数克陈国重镇武昌,下西塞山、攻掠陈国激战数十阵,击破陈军数万,大小胜仗俘获无算...
因功进位大将军,设大将军府长史、司马、司录、中郎、掾、属、列曹参军、参军等佐官,统领新设巴州军府...
增邑五百户至两千五百户,赏奴婢一百口,牲畜一百五十头,帛千匹,米千斛,十万钱...
“大将军、巴州刺史、西阳郡公。”宇文温喃喃自语,“好歹减了十个字,要不念起来真是辛苦。”
“再过几日,可就只有使君留在邺城了。”郑万顷笑道,“杜总管接了旨,入京赴任,届时如有疑难,可与杜总管...杜司徒相商。”
“那下官便预祝郑仆射一路顺风”
又交谈了片刻,宇文温告退,走在院内回廊里,他想着今后的发展不由得心中一喜:设军府编练府兵,连同大将军开府设佐官,多了许多职位要选人上任,这样一来他的部下,可就有了晋升的空间。
总管不总管的,先把兵权抓紧了再说,有兵在,以后当总管,看谁还敢阳奉阴违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