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成本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绿色中文网 www.04zw.com,最快更新逆水行周最新章节!
“宇文化及病重,看来是不行了,朕要让其风光大葬,还要厚待其妻儿,赏赐良田、奴婢、牲口,你有何看法?”
“陛下,此事理所当然,微臣觉得十分妥当。”
“没什么补充?”
“微臣没有补充。”
“当真?”
“当真。”
“呐,你....”
“陛下请看这边....”
宇文温的话被杨济打断,却无任何不悦之色,按着杨济所指方向,看着眼前亮堂堂的“主圣坛”。
主圣坛,是教堂里的重要位置,其上后侧有透光窗,上面有透光穹顶,所以室外的光线全都投射在主圣坛上,和教堂里阴暗的位置一比,显得十分神圣。
然后成婚的新人,站在圣坛前,在牧师的主持下,开始经典流程:某某先生,你愿意娶某某女士为妻么?
宇文温收回思绪,看着眼前的圣坛。
或者说教学黑板放置处。
这座新建的砖砌建筑,为砖石结构,用了拱券承重结构,虽然外表看起来像教堂,还是经典的哥特风格教堂,但实际上是军校的新教室。
学员们在这里上课,即便坐在最后一排,也能很清楚的看清圣坛...教学黑板上的字迹。
与此同时,教员在讲台讲课,声音也能够清楚传到最后一排,这都是巧妙的室内设计使得讲话声没有回音,又能清晰传到每一个角落。
至于这教室外表为何有尖尖的塔状物,以至于容易遭雷劈,宇文温的解释是“宛若刀矛耸立”,毕竟军校建筑带着杀气没什么不对劲。
现在,宇文温对新教室很满意,尤其这教学黑板所处位置,正好有阳光投下,乍一看去,仿佛圣光降临,要是有位宝相庄严的高僧盘腿坐在这地方....
大概会有无数信徒焚香、虔诚祷告吧。
宇文温如是想,新教室完工,他前来视察,兼职承担教室设计师的杨济,按照他绘制的草图,完美实现了设想中的光影效果。
而这个风格奇特的教室只是开始,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砖砌建筑出现在长安城里。
这样的建筑不需要什么百年树木来做承重柱或者承重结构,建筑材料中砖石的比例很高,一来防火性能不错,二来经久耐用,不需要隔一段时间就检查是否有木料被虫蛀。
也不需要时不时更换一些腐朽的木料。
说白了,这种建筑风格,根本就不是中原的传统建筑风格,可以说是现代水泥砖石建筑在这个时代的“山寨版”,也可以说是“西洋风”,或者“西阳风”。
宇文温在西阳的日子里,进行过许多尝试,其中之一就包括建筑学的发展,推广由砖、石加水泥修砌的砖石建筑,尽可能减少对木材的过度依赖。
这样的摸索持续了二十多年,如今开花结果,不仅黄州及周边地区有了许多砖石结构建筑,现在长安城里也开始多起来。
尤其是三省官署,在宇文温的坚持下,三省官署传统的木质建筑,渐渐被砖石结构建筑取代,而新起的建筑都是三层,极大增加了办公场所面积。
承重横梁全都是砖石拱券,楼板坚固,不会出现楼上的人走来走去踩得楼板“咯吱咯吱”响的情况,更不会因为楼上的人一跺脚,楼板就往下掉灰尘。
当然,考虑到三省及六部长官大多是“中老年人”,上下楼有些不便,“高官办公室”都是平房。
因为有了黄州积累的二十多年砖石建筑经验,加上改良的水泥,以及蒸汽起重机等新式机械,所以修建起来的官署坚固耐用。|
这些官署建筑兼顾了采光、通风,冬天保暖效果也还行,楼板坚固,在里面办公的官吏,不用担心哪天房子会垮塌,冬天有“暖气”,夏天...“空调”就算了,成本太高。
宇文温在教室里转了几圈,又转到“圣坛”前,抬头看着上方投射下来的光柱,忽然问:“如何,有无兴趣为朕设计砖石修砌的宫殿?”
此刻,他身边就只有杨济一人,所以提问对象不言而喻。
这种火坑杨济可不敢跳,虽然他在黄州时,亲身经历了砖石结构建筑行业的发展,却觉得这种建筑结构有局限,听得天子发问,赶紧回答:
“微臣才疏学浅,设计个教室到还凑合,设计宫殿,确实力有未逮。”
“嚯嚯,宫殿能有多复杂?怎么就设计不了了?”
“这....宫殿非同一般,微臣斗胆,这皇宫里的建筑,还是莫要改制为好。”
“你也是这么认为?”
“是,还请陛下三思。”
“三思....”
对于杨济的劝谏,宇文温不置可否,他认为时代在进步,建筑学也得跟上。
他不认为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前提下,砖石结构宫殿有什么不好,但皇宫宫殿群真要按他的意思来弄,届时朝野内外必然侧目。
皇宫,是一个王朝的脸面,中原皇宫“正常”的风格就该是飞檐走壁,如果皇宫建筑群的整体风格太过“惊世骇俗”,只会让人有“沐猴而冠”的感觉。
宇文温觉得长安、洛阳皇宫的宫殿群确实气势恢宏,体现了天朝上国应有的威仪,但也就是拿来撑场面,住起来可不怎么样。
高大的宫殿,内部空间浪费严重,保暖效果差强人意,许多建筑结构的存在意义,都为了撑起宫殿的气势恢宏,却没有服务于居住者。
这些高大的宫殿,外表看起来漂亮,到了晚上却阴森森、空荡荡,总让宇文温感觉自己一家是住在随时会闹鬼的老房子里。
这种感觉让他觉得很不爽,所以要改变,却只能慢慢改变。
时代的发展还没到那个地步,人们审美观的转换需要时间,所以宇文温不会硬来。
但他相信,当人们(有钱人)有了更好的选择时,必然会毫不犹豫住进宽敞明亮、坚固可靠、保暖又不妨碍通风的砖石结构建筑。
砖石结构建筑,确切来说是砖结构建筑,比起木建筑要耐用、防火,加上玻璃窗的实用化,只要结构设计合理,那么砖建筑可以兼顾采风和防风,兼顾保暖和通风。
正所谓饱暖思**,暖气、空调这种“奇技淫巧”,刚出来时不也一帮人吹鼻子瞪眼,但富贵人家享受了冬日的温暖如春,夏日的清凉之后,还不是老老实实说“真香”?
说白了这就是成本问题。
砖结构建筑,重点是砖和粘合剂,烧砖需要大量燃料,成本居高不下,而传统的粘合剂其成本也不便宜,所以影响了砖结构建筑推广。
但现在不同了,随着蒸汽抽水机、蒸汽机、火轮船的推广,全国各地的煤矿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有了这种廉价的燃料,无数砖场、水泥场出现,仗着规模优势,大幅降低制砖、生产水泥的成本。
“所以,朕认为,是选木建筑还是砖石建筑,不是观念问题,是成本问题。”
宇文温站在“圣坛”前,转身看着杨济,阳光在他身后形成光柱,看上去仿佛天神降临人间,向无知众生道出世间玄机。
“建筑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维护成本和时间成本,只要砖石建筑的成本和木建筑相近,甚至只是略高,都能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当砖建筑普及,对木材的需求量自然就会下降,别的不说,就说各种柱子,以砖石所砌柱子来承重,那能省下多少木料、少砍多少大树?”
听到这里,杨济已经知道天子的想法:“陛下的意思,是给出更划算的选择,如此一来,不需要朝廷三令五申,人们自然机会做出朝廷想要的那个选择?”
“没错,根据经济规律引导需求,可比靠行政命令有效得多。”
宇文温一边向外面走一边说:“但道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简单,成本哪里是那么好降的,烧砖,生产水泥,哪样不是花了二十多年改进工艺,才把成本降下来....”
杨济紧随其后,答道:“陛下说得是..”
“嗯,所以你有什么好构思,能给朕设计出一个漂亮又实用的砖石结构宫殿?”
“呃...微臣惶恐,才疏学浅....”
“呐,你真是...”
“陛下请看这边....”
“看什么看,有什么好.......咦,这什么玩意?”
“宇文化及病重,看来是不行了,朕要让其风光大葬,还要厚待其妻儿,赏赐良田、奴婢、牲口,你有何看法?”
“陛下,此事理所当然,微臣觉得十分妥当。”
“没什么补充?”
“微臣没有补充。”
“当真?”
“当真。”
“呐,你....”
“陛下请看这边....”
宇文温的话被杨济打断,却无任何不悦之色,按着杨济所指方向,看着眼前亮堂堂的“主圣坛”。
主圣坛,是教堂里的重要位置,其上后侧有透光窗,上面有透光穹顶,所以室外的光线全都投射在主圣坛上,和教堂里阴暗的位置一比,显得十分神圣。
然后成婚的新人,站在圣坛前,在牧师的主持下,开始经典流程:某某先生,你愿意娶某某女士为妻么?
宇文温收回思绪,看着眼前的圣坛。
或者说教学黑板放置处。
这座新建的砖砌建筑,为砖石结构,用了拱券承重结构,虽然外表看起来像教堂,还是经典的哥特风格教堂,但实际上是军校的新教室。
学员们在这里上课,即便坐在最后一排,也能很清楚的看清圣坛...教学黑板上的字迹。
与此同时,教员在讲台讲课,声音也能够清楚传到最后一排,这都是巧妙的室内设计使得讲话声没有回音,又能清晰传到每一个角落。
至于这教室外表为何有尖尖的塔状物,以至于容易遭雷劈,宇文温的解释是“宛若刀矛耸立”,毕竟军校建筑带着杀气没什么不对劲。
现在,宇文温对新教室很满意,尤其这教学黑板所处位置,正好有阳光投下,乍一看去,仿佛圣光降临,要是有位宝相庄严的高僧盘腿坐在这地方....
大概会有无数信徒焚香、虔诚祷告吧。
宇文温如是想,新教室完工,他前来视察,兼职承担教室设计师的杨济,按照他绘制的草图,完美实现了设想中的光影效果。
而这个风格奇特的教室只是开始,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砖砌建筑出现在长安城里。
这样的建筑不需要什么百年树木来做承重柱或者承重结构,建筑材料中砖石的比例很高,一来防火性能不错,二来经久耐用,不需要隔一段时间就检查是否有木料被虫蛀。
也不需要时不时更换一些腐朽的木料。
说白了,这种建筑风格,根本就不是中原的传统建筑风格,可以说是现代水泥砖石建筑在这个时代的“山寨版”,也可以说是“西洋风”,或者“西阳风”。
宇文温在西阳的日子里,进行过许多尝试,其中之一就包括建筑学的发展,推广由砖、石加水泥修砌的砖石建筑,尽可能减少对木材的过度依赖。
这样的摸索持续了二十多年,如今开花结果,不仅黄州及周边地区有了许多砖石结构建筑,现在长安城里也开始多起来。
尤其是三省官署,在宇文温的坚持下,三省官署传统的木质建筑,渐渐被砖石结构建筑取代,而新起的建筑都是三层,极大增加了办公场所面积。
承重横梁全都是砖石拱券,楼板坚固,不会出现楼上的人走来走去踩得楼板“咯吱咯吱”响的情况,更不会因为楼上的人一跺脚,楼板就往下掉灰尘。
当然,考虑到三省及六部长官大多是“中老年人”,上下楼有些不便,“高官办公室”都是平房。
因为有了黄州积累的二十多年砖石建筑经验,加上改良的水泥,以及蒸汽起重机等新式机械,所以修建起来的官署坚固耐用。|
这些官署建筑兼顾了采光、通风,冬天保暖效果也还行,楼板坚固,在里面办公的官吏,不用担心哪天房子会垮塌,冬天有“暖气”,夏天...“空调”就算了,成本太高。
宇文温在教室里转了几圈,又转到“圣坛”前,抬头看着上方投射下来的光柱,忽然问:“如何,有无兴趣为朕设计砖石修砌的宫殿?”
此刻,他身边就只有杨济一人,所以提问对象不言而喻。
这种火坑杨济可不敢跳,虽然他在黄州时,亲身经历了砖石结构建筑行业的发展,却觉得这种建筑结构有局限,听得天子发问,赶紧回答:
“微臣才疏学浅,设计个教室到还凑合,设计宫殿,确实力有未逮。”
“嚯嚯,宫殿能有多复杂?怎么就设计不了了?”
“这....宫殿非同一般,微臣斗胆,这皇宫里的建筑,还是莫要改制为好。”
“你也是这么认为?”
“是,还请陛下三思。”
“三思....”
对于杨济的劝谏,宇文温不置可否,他认为时代在进步,建筑学也得跟上。
他不认为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前提下,砖石结构宫殿有什么不好,但皇宫宫殿群真要按他的意思来弄,届时朝野内外必然侧目。
皇宫,是一个王朝的脸面,中原皇宫“正常”的风格就该是飞檐走壁,如果皇宫建筑群的整体风格太过“惊世骇俗”,只会让人有“沐猴而冠”的感觉。
宇文温觉得长安、洛阳皇宫的宫殿群确实气势恢宏,体现了天朝上国应有的威仪,但也就是拿来撑场面,住起来可不怎么样。
高大的宫殿,内部空间浪费严重,保暖效果差强人意,许多建筑结构的存在意义,都为了撑起宫殿的气势恢宏,却没有服务于居住者。
这些高大的宫殿,外表看起来漂亮,到了晚上却阴森森、空荡荡,总让宇文温感觉自己一家是住在随时会闹鬼的老房子里。
这种感觉让他觉得很不爽,所以要改变,却只能慢慢改变。
时代的发展还没到那个地步,人们审美观的转换需要时间,所以宇文温不会硬来。
但他相信,当人们(有钱人)有了更好的选择时,必然会毫不犹豫住进宽敞明亮、坚固可靠、保暖又不妨碍通风的砖石结构建筑。
砖石结构建筑,确切来说是砖结构建筑,比起木建筑要耐用、防火,加上玻璃窗的实用化,只要结构设计合理,那么砖建筑可以兼顾采风和防风,兼顾保暖和通风。
正所谓饱暖思**,暖气、空调这种“奇技淫巧”,刚出来时不也一帮人吹鼻子瞪眼,但富贵人家享受了冬日的温暖如春,夏日的清凉之后,还不是老老实实说“真香”?
说白了这就是成本问题。
砖结构建筑,重点是砖和粘合剂,烧砖需要大量燃料,成本居高不下,而传统的粘合剂其成本也不便宜,所以影响了砖结构建筑推广。
但现在不同了,随着蒸汽抽水机、蒸汽机、火轮船的推广,全国各地的煤矿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有了这种廉价的燃料,无数砖场、水泥场出现,仗着规模优势,大幅降低制砖、生产水泥的成本。
“所以,朕认为,是选木建筑还是砖石建筑,不是观念问题,是成本问题。”
宇文温站在“圣坛”前,转身看着杨济,阳光在他身后形成光柱,看上去仿佛天神降临人间,向无知众生道出世间玄机。
“建筑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维护成本和时间成本,只要砖石建筑的成本和木建筑相近,甚至只是略高,都能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当砖建筑普及,对木材的需求量自然就会下降,别的不说,就说各种柱子,以砖石所砌柱子来承重,那能省下多少木料、少砍多少大树?”
听到这里,杨济已经知道天子的想法:“陛下的意思,是给出更划算的选择,如此一来,不需要朝廷三令五申,人们自然机会做出朝廷想要的那个选择?”
“没错,根据经济规律引导需求,可比靠行政命令有效得多。”
宇文温一边向外面走一边说:“但道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简单,成本哪里是那么好降的,烧砖,生产水泥,哪样不是花了二十多年改进工艺,才把成本降下来....”
杨济紧随其后,答道:“陛下说得是..”
“嗯,所以你有什么好构思,能给朕设计出一个漂亮又实用的砖石结构宫殿?”
“呃...微臣惶恐,才疏学浅....”
“呐,你真是...”
“陛下请看这边....”
“看什么看,有什么好.......咦,这什么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