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碰面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绿色中文网 www.04zw.com,最快更新逆水行周最新章节!
寒风呼啸,雪花飞舞,阴山山脉南端,迎来入冬第一场雪的绥远,已为一片雪白覆盖,大队马车行驶在积雪的街道上,发出“沙沙沙”的声音。
在黄河封冻、航运停止前抵达丰州的最后一批货物,要赶在期限到来前运抵阴山山脉北端的武川城,所以即便漫天风雪,车队也不得休息。
来自中原的茶叶、食盐、各种日用品,还有棉衣、棉被等御寒衣物,全都装在一辆辆四轮马车上,等着抵达最终客户手中:如今已到武川附近过冬的突厥部落,就等着这些物质送达。
经过数年的发展,年轻的绥远城常住居民超过一万户,这还不包括驻军及其家属,所以城内人气很旺,商业兴盛,即便已经入冬,街道两侧的邸店依旧生意兴隆。
店里的顾客和伙计,看着穿街而过的车队,没有丝毫惊诧的表情,因为这样的情景在之前经常出现,绥远的繁荣得益于旺盛的边市需求,过往的车队越多,说明未来的日子会变得更红火。
绥远城南有黑水,西南入黄河,自从黄河(中游)航运开通,黑水入黄河口处变成一座大港,在通航季节里,每天都会有火轮船抵达,运来大量货物。
货物之中包括茶叶、食盐、蔗糖以及各类手工业制品,在港区卸货之后,经由绥远进入白道,翻越阴山山脉,抵达北麓的武川,然后销往草原。
与此同时,又有草原以及丰州出产的奶酪制品,还有数不尽的绵羊抵达港区装船,前往下游的关中等地,每艘火轮船跑一个来回,全程都满载货物,为船主带来丰厚的利润。
得益于兴盛的边贸,绥远以及九原等位于“外套”的河套城池,人气越来越旺,许多边地豪商都在这几座城池开设邸店,专营边贸。
又因河套之地即可放牧又能种地,吸引了大量中原百姓来此开荒种田或者放牧,这些人之中有的是移民,有的是被称为“雁人”的雇工。
雁人,指的是这些雇工在开春时来到河套种地,秋天即将入冬时返回家乡,待得来年开春再返回河套,就像大雁一般。
但现在,随着河套地区开发程度的加深,大量荒地变成了良田,当地出产的粮食加上火轮船运来的粮食,足以支撑大量驻军和居民,所以曾经秋去冬来的“雁人”,已经成为各城的常住居民。
街道边,年轻的周绍范站立不动,听随从说绥远这几年的发展,他一身戎装,是新军冬装,所以和驻军将士看起来有所不同。
周绍范看着缓缓驶过的车队,在想车上装的茶叶有没有自家茶园的茶叶。
自从朝廷决定大兴边贸,和突厥(东突厥)约定开展边市,绥远的发展日新月异,茶叶的销售量逐年暴涨,还是翻倍的那种暴涨,让两淮,江南的茶叶愈发供不应求起来。
他家有茶园,规模还不小,然而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光是应付老客户的订单就已经竭尽全力。
掌柜们看着上门询问有无茶叶的行商失望而归,那是一个心急如焚,奈何新开的茶山要出茶得等上几年,所以许多茶园只能看着大量铜钱从门前哗啦啦流过去,却无法往兜里装。
“郎君?”
随从的提醒,让周绍范从畅想中回过神来,他继续向前走,拐过几个街口,来到丰州总管府官署门前。
在站岗士兵面前,周绍范制止随从上前,自己向吏员递交名帖,对方入内片刻,再转出来,面带惊讶,却没有多问,领着周绍范入内,其他随从也跟着入内。
吏员在前方引路,带着周绍范于官署里转来转去,最后转到总管所在公廨处。
小隔间里排队等候拜见总管的人们,眼睁睁看着这位后来者直接插队进去了。
房内,丰州总管周法尚正在办公,听得门口有动静,放下笔,看向来人。
进门后的周绍范,恭敬地行礼道:‘父亲,孩儿有礼了....’
“坐。”
“是,父亲。”
周绍范在书案对面坐下,身板很直,周法尚看着幼子一身“军校生范”,很满意。
“如何,到丰州来,还习惯么?”
“父亲,孩儿习惯,没什么问题。”
“那就好,为父正在办公,只有五分钟时间。”周法尚说完,看了看座钟,“你们到武川历练,可不是去游山玩水,要多用心,知道么?”
“知道的,兵部给我们安排了任务,任务完成不好,实习成绩就要受影响...”
周绍范简要的说了一下自己此次和军校同学到武川“实习”的事情,实际上他父亲周法尚是知道的,因为既然军校生要到丰州总管府辖境“实习”,作为总管不可能不知道。
但那是公事,军校生抵达绥远,处于“作战行军状态”,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离队,否则视为“临阵脱逃”,周绍范只能趁着队伍在绥远短暂停留,提前请假,得批准后才出军营。
跟着父亲派来的随从,到总管府官署给父亲问安。
军校生的“毕业实习”,如今有四个去处,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东是辽东,南是交州,西是陇右和西海交界处,北是草原,具体来说是阴山山脉、白道北端的武川附近地区。
在这里,实习的军校生要实地学习如何在茫茫草原上行军、打仗,为将来做准备。
这个将来是多久?没人知道,因为突厥(东突厥)如今臣服,也许往后许多年都不会有战事,但作为武人,就得随时做好打仗的准备。
周法尚和儿子说了一会话,看看时间,不忘交代:“将来要想打胜仗,必须知己知彼,知己就不说了,知彼,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你到了草原,有机会的话,要多和突厥各部贵族打交道,有空就多想想,若自己是突厥可汗,要如何应对中原骑兵,毕竟在草原上打仗,和在中原不同。”
周绍范点头称是,父子俩数年未见,全靠书信往来,见面后只有区区五分钟时间说话,他见着时间差不多,赶紧说:“父亲在绥远多保重。”
“好。”
周绍范告退,周法尚看着儿子远去的背影,有些感慨。
陛下想要培养新一代来平定草原么?
可我们这一辈人还能打呢!
寒风呼啸,雪花飞舞,阴山山脉南端,迎来入冬第一场雪的绥远,已为一片雪白覆盖,大队马车行驶在积雪的街道上,发出“沙沙沙”的声音。
在黄河封冻、航运停止前抵达丰州的最后一批货物,要赶在期限到来前运抵阴山山脉北端的武川城,所以即便漫天风雪,车队也不得休息。
来自中原的茶叶、食盐、各种日用品,还有棉衣、棉被等御寒衣物,全都装在一辆辆四轮马车上,等着抵达最终客户手中:如今已到武川附近过冬的突厥部落,就等着这些物质送达。
经过数年的发展,年轻的绥远城常住居民超过一万户,这还不包括驻军及其家属,所以城内人气很旺,商业兴盛,即便已经入冬,街道两侧的邸店依旧生意兴隆。
店里的顾客和伙计,看着穿街而过的车队,没有丝毫惊诧的表情,因为这样的情景在之前经常出现,绥远的繁荣得益于旺盛的边市需求,过往的车队越多,说明未来的日子会变得更红火。
绥远城南有黑水,西南入黄河,自从黄河(中游)航运开通,黑水入黄河口处变成一座大港,在通航季节里,每天都会有火轮船抵达,运来大量货物。
货物之中包括茶叶、食盐、蔗糖以及各类手工业制品,在港区卸货之后,经由绥远进入白道,翻越阴山山脉,抵达北麓的武川,然后销往草原。
与此同时,又有草原以及丰州出产的奶酪制品,还有数不尽的绵羊抵达港区装船,前往下游的关中等地,每艘火轮船跑一个来回,全程都满载货物,为船主带来丰厚的利润。
得益于兴盛的边贸,绥远以及九原等位于“外套”的河套城池,人气越来越旺,许多边地豪商都在这几座城池开设邸店,专营边贸。
又因河套之地即可放牧又能种地,吸引了大量中原百姓来此开荒种田或者放牧,这些人之中有的是移民,有的是被称为“雁人”的雇工。
雁人,指的是这些雇工在开春时来到河套种地,秋天即将入冬时返回家乡,待得来年开春再返回河套,就像大雁一般。
但现在,随着河套地区开发程度的加深,大量荒地变成了良田,当地出产的粮食加上火轮船运来的粮食,足以支撑大量驻军和居民,所以曾经秋去冬来的“雁人”,已经成为各城的常住居民。
街道边,年轻的周绍范站立不动,听随从说绥远这几年的发展,他一身戎装,是新军冬装,所以和驻军将士看起来有所不同。
周绍范看着缓缓驶过的车队,在想车上装的茶叶有没有自家茶园的茶叶。
自从朝廷决定大兴边贸,和突厥(东突厥)约定开展边市,绥远的发展日新月异,茶叶的销售量逐年暴涨,还是翻倍的那种暴涨,让两淮,江南的茶叶愈发供不应求起来。
他家有茶园,规模还不小,然而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光是应付老客户的订单就已经竭尽全力。
掌柜们看着上门询问有无茶叶的行商失望而归,那是一个心急如焚,奈何新开的茶山要出茶得等上几年,所以许多茶园只能看着大量铜钱从门前哗啦啦流过去,却无法往兜里装。
“郎君?”
随从的提醒,让周绍范从畅想中回过神来,他继续向前走,拐过几个街口,来到丰州总管府官署门前。
在站岗士兵面前,周绍范制止随从上前,自己向吏员递交名帖,对方入内片刻,再转出来,面带惊讶,却没有多问,领着周绍范入内,其他随从也跟着入内。
吏员在前方引路,带着周绍范于官署里转来转去,最后转到总管所在公廨处。
小隔间里排队等候拜见总管的人们,眼睁睁看着这位后来者直接插队进去了。
房内,丰州总管周法尚正在办公,听得门口有动静,放下笔,看向来人。
进门后的周绍范,恭敬地行礼道:‘父亲,孩儿有礼了....’
“坐。”
“是,父亲。”
周绍范在书案对面坐下,身板很直,周法尚看着幼子一身“军校生范”,很满意。
“如何,到丰州来,还习惯么?”
“父亲,孩儿习惯,没什么问题。”
“那就好,为父正在办公,只有五分钟时间。”周法尚说完,看了看座钟,“你们到武川历练,可不是去游山玩水,要多用心,知道么?”
“知道的,兵部给我们安排了任务,任务完成不好,实习成绩就要受影响...”
周绍范简要的说了一下自己此次和军校同学到武川“实习”的事情,实际上他父亲周法尚是知道的,因为既然军校生要到丰州总管府辖境“实习”,作为总管不可能不知道。
但那是公事,军校生抵达绥远,处于“作战行军状态”,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离队,否则视为“临阵脱逃”,周绍范只能趁着队伍在绥远短暂停留,提前请假,得批准后才出军营。
跟着父亲派来的随从,到总管府官署给父亲问安。
军校生的“毕业实习”,如今有四个去处,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东是辽东,南是交州,西是陇右和西海交界处,北是草原,具体来说是阴山山脉、白道北端的武川附近地区。
在这里,实习的军校生要实地学习如何在茫茫草原上行军、打仗,为将来做准备。
这个将来是多久?没人知道,因为突厥(东突厥)如今臣服,也许往后许多年都不会有战事,但作为武人,就得随时做好打仗的准备。
周法尚和儿子说了一会话,看看时间,不忘交代:“将来要想打胜仗,必须知己知彼,知己就不说了,知彼,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你到了草原,有机会的话,要多和突厥各部贵族打交道,有空就多想想,若自己是突厥可汗,要如何应对中原骑兵,毕竟在草原上打仗,和在中原不同。”
周绍范点头称是,父子俩数年未见,全靠书信往来,见面后只有区区五分钟时间说话,他见着时间差不多,赶紧说:“父亲在绥远多保重。”
“好。”
周绍范告退,周法尚看着儿子远去的背影,有些感慨。
陛下想要培养新一代来平定草原么?
可我们这一辈人还能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