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中文网 > 逆水行周 > 第五十六章 中流砥柱(续)

第五十六章 中流砥柱(续)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绿色中文网 www.04zw.com,最快更新逆水行周最新章节!

    翌日,陕州弘农,城内官署,将作大监宇文恺和几名同僚继续就如何解决砥柱之险、疏通黄河漕运进行讨论,这个问题无论最后采取什么措施,都必须解决,因为丞相已经下了命令。

    关中物资输入关中,低下的运输能力是个大问题,必须尽快解决,不然随着时间推移,京城所需粮食越来越多,迟早有一天,原本富饶的关中地区其产出养不活愈发庞大的人口规模。

    这不是开玩笑,虽然关中富饶,但因为长安为都城,所以聚集长安城及周边地区的人口有数十万之多,仅凭关中之地的粮食要养活这么多人已经很勉强了。

    丰年尚可,一旦年景不好,关中爆发饥荒不是不可能。

    故而每年来自关东各地上缴的租粮,就是维持长安百姓生活的必需之物,而关东输入关中的粮食,其数量连年递增。

    前年,关东输入关中的粟麦大概是十八万斛,去年输入关中的粟麦有二十万斛,至于今年,种种迹象表明,关东输入关中的粟麦,将近二十三万斛。

    这样的数量,看上去不算太多,问题在于无论漕运、陆运,以两京道目前的运输能力想要完成日渐增多的输送量,已经是捉襟见肘。

    再过几年,随着天下太平、长安人口继续增加,恐怕每年输入关中的粟麦不低于四十万斛,如果不提前做准备,到时候很容易爆发饥荒。

    所以,丞相对于这个问题很重视,也正是因为如此,宇文恺提出炸掉砥柱山、疏浚三门峡漕运航道的方案,让丞相颇为动心。

    然而宇文恺这几日在现场再度勘察地形后,对于自己的方案能否圆满解决问题有些信心动摇,但摆在他面前的现实,就是无论怎么做,都不理想。

    漕运不好疏通,而陆运同样比较麻烦,因为两京道并不是平坦大道,对于满载货物的马车来说,官道上许多地方崎岖难行,极大阻碍了陆路的运输能力。

    连接长安和洛阳的官道,古来有之,战国时名为“崤函道”,汉时因为连接长安、洛阳两京,故而名为“两京道”。

    自从始皇帝统一天下、建都关中,到两汉之际,关东粮食、物资输送关中,受限于崤函道/两京道的艰险难行,黄河漕运就成了最合适的运输方式。

    但由于三门峡一带黄河水急,漕船逆流航行困难,特别是砥柱天险的阻碍,给黄河漕运带来难以克服的障碍,导致运输成本居高不下。

    从洛州孟津启程的漕船,逆流而上经过三门峡入关中、抵达长安,每运一斛粮食(一斛十斗),其成本就超过七斗。

    而陆路运输,每运两斛粮食,成本大概四斗,相对来说比较便宜,但问题是陆运的运输能力比不上漕运,两京道某些路段的通行能力较差,一旦货运量剧增,很容易遇到“瓶颈”。

    这样的瓶颈太多,以至于要解决这瓶颈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有些不划算,故而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漕运。

    历代朝廷都倾向于依靠黄河漕运,为保证漕运的正常运行,想了很多办法对黄河三门峡河道疏治。

    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疏凿航道,或在岸边悬崖上开凿供纤夫行走的栈道,但实际上效果不理想。

    航道再怎么疏浚,砥柱山就在那里,黄河水流依旧湍急,逆水而上的漕船,十有七八都要倾覆,损失惨重。

    而在悬崖上开凿栈道,看上去不错,实际上纤夫们拉着沉重的漕船逆流而上十分吃力,栈道的损坏速度很快,纤夫经常失足坠落悬崖,尸骨无存。

    黄河漕运,拉纤是最凄凉的活计,不少纤夫意外身亡,以至于妻离子散。

    所以,砥柱之险,对于黄河漕运来说是顽疾,宇文恺不是没想过别的办法,譬如在三门峡地区开凿一条运河,绕过砥柱山,一了百了。

    然而经过实地勘察,宇文恺发现这样做的效果不好,因为三门峡一带陆上地势复杂,地质坚硬,要想开凿一条足够深的运河,耗费的人力物力惊人,而且收效也不一定如预期那样好。

    这条运河若是挖得浅了,黄河水大时运河水流同样湍急,当黄河水小时,运河又容易干涸。

    所以思来想去,宇文恺还是觉得把砥柱山炸掉是治标治本的最佳方案。

    但豳王宇文温的质疑,现在看来还是有些道理的:砥柱山十分坚硬,不是土堆而是巨大的石块,如果从根基处被炸断,砥柱落入黄河后未必会被大水冲走,而是沦为一堵巨大的堰坝,硬生生把黄河水位抬高。

    那样的话,砥柱所处位置上游数十里,两岸许多地方都会被大水淹没,这种情况不一定是暂时的,很可能会长期存在。

    而砥柱倒塌入河后,就像一块巨大的暗礁,其附近水面极有可能依旧凶险万分,万一到时候真是这样,该怎么办?

    宇文恺无法做出保证,说被炸塌的砥柱山必然碎裂、被黄河水冲走,所以,他的方案现在看来已无法让丞相下决心采纳。

    但问题必须解决,宇文恺此时和同僚一起,看着根据“西阳测绘术”建起来的三门峡地区“沙盘”,陷入沉思。

    。。。。。。

    洛阳,总管府署,洛州总管、豳王宇文温正在一座沙盘前,和佐官们各自拿着厚厚一沓资料,讨论黄河漕运的问题。

    一年多的光阴,宇文温已经从生父去世的悲痛中缓过来,一如既往精力充沛,看着沙盘上三门峡地区的地形,对即将上报朝廷的方案进行再次核对。

    长安和洛阳之间的运输能力能否明显提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无论水运还是陆运,都必须想办法解决。

    水运(漕运),涉及到三门峡砥柱之险,这是陕州总管要头痛的事,实际上和洛州总管宇文温无关,但跟市舶使、河南道织造使宇文温有关。

    虽然还没到秋天,但河南道织造司今年的“业绩”大概可以估出来,织造司今年纺织出来的麻布,必然超过九十万匹,其中一部分要输入关中,充实国库。

    而市舶司组织船队在东海开展贸易,海商们好不容易运回来的大量海外特产,就等着再运到长安倾销、赚大钱,一旦运输成本居高不下,那怎么办?

    长安,是天下第一大都市,权贵云集,这些人及其家人,“消费观点”都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消费能力惊人,是豪商贩卖海外货物最重要的“倾销地”。

    所以宇文温极其希望大幅提升两京道的运输能力、降低运输成本,这就意味着长距离贩卖货物的利润明显增加,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长途贸易中来。

    而现在,辛辛苦苦搞海贸,赚来的利润却要被运输成本分去一大部分,宇文温心痛得不行,却无法彻底解决。

    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就那样,陆运靠马车,水运靠帆船,运输成本摆在那里,只能想办法这里省一点、这里抠一点,把运输成本尽量省下来。

    而两京道的瓶颈之处,就在于三门峡地区,宇文温知道自己若是能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不敢说名垂青史,至少是一个了不起的政绩。

    这对于提升自己的声望,是很有好处的。

    所以他才质疑将作大监宇文恺的治理方案,但单纯质疑而不提出解决办法,会让别人认为他是会说不会做,坐着说话不腰痛。

    那么,宇文温要拿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还得切实可行,不会太过劳民伤财、维护成本不能太高。

    如此,才能彰显他“中流砥柱”的宗室藩屏本色。

    而现在,经过数月的研究、讨论、反复修改,宇文温的“技术团队”终于定下一个方案,那就是水陆转运、分段漕运。

    如果该方案一期工程能成功实施并顺利进行的话,就能实现年输送六十万斛粟麦入关中的运输能力,这会是一个了不起的政绩。

    更别说每年省下来的运费(粮食为主),能养许多战马了!

本站推荐: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王的女人谁敢动神医凰后邪王追妻田园佳婿采红武炼巅峰嫡嫁千金帝仙妖娆:摄政王妃,拽上天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逆水行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绿色中文网只为原作者米糕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米糕羊并收藏逆水行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