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师范教育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绿色中文网 www.04zw.com,最快更新逆水行周最新章节!
读书人的傲骨,听上去感觉很高大上,但是宇文温认为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世间能有多少读书人(文人)真的有傲骨?
家境优渥的读书人可以有傲骨,那些成日里为柴米油盐奔波的读书人,有什么资格说傲骨?怎么能不向现实折腰?
陶渊明可以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而去来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份傲骨可是名传千古,然而陶渊明能如此潇洒,是因为他家境殷实,不缺这五斗米。
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名臣,官至大司马,受封长沙郡公,江东一流人物,陶氏一族实力雄厚,所以才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潇洒。
那么对于祖辈在官场默默无闻的寒族子弟来说,这些读书人之中有多少个能有傲骨,有官不做而是采菊东篱下?
大家寒窗苦读十余载,不就是为了能够以文入仕?
为了能在地方官面前混个眼熟,总得放低身段去争取个露脸的机会,若是整日窝家里装清高,那就只能一辈子窝在家里。
入不了仕,那就要想办法靠着学识挣钱来养家糊口,学识渊博的开馆收徒,学问一般的就受聘当教书先生,实在没办法而家道中落的,就去替人佣书。
这种时候你还跟我讲傲骨?
想是这么想,宇文温说出口的却是另一番话:“王参军,物以稀为贵,傲骨若是人人都有,那就不值得大书特书了,难道不是么?”
王頍寸步不让:“大王,经学名家本就物以稀为贵。”
“王参军莫非是对寡人所说多有误解?”
“属下不才,还请大王明示。”
“所谓教育,即是教书育人,满腹经纶的有识之士,未必是一名好老师,寡人所说,王参军以为如何?”
“大王所言甚是。”王頍似乎听出来宇文温的言下之意,不过他不敢确定,因为对方若真的是那种看法,可是会让人有些惊愕。
“方才寡人说了,教材、师资,是寒族急需并且愿意为此花钱的资源,教材即是各类书籍,而师资,并不单纯指的是饱学之士,而是能够真正教书育人的先生,或称老师、教师。”
“以蒙学为例,幼童开蒙,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因为幼童未成年,心智不齐,若开蒙的老师不会教,那么幼童想要入门,势必十分吃力。”
“所以,如何让蒙学老师学会给幼童开蒙,这也是一个教育问题,想实行教育产业化,就要想办法让这些教书育人的学者真正成为合格的老师。”
宇文温慢条斯理的说着,然后引经据典:“前汉杨雄,其著《法言》曰:师者,人之模范也,故而如何让人成为师范,是为师范教育。”
这个典故,是求学社社长章华向他说的,最后两句,是他自己发挥的。
“师范教育?”王頍重复着这四个字,能确定宇文温接下来要说些什么,那么他之前的质疑,立论恐怕就不成立了。
“没错,所谓杀鸡焉用牛刀,若让二刘去蒙学开蒙,岂不是大材小用?而他们所授内容,自己觉得简单,但对幼童来说,却如同听天书。”
“王参军昔年为露门学士时,对教学有何感想?”
“呃,一言难尽...”
王頍想起当年自己的经历,他将近二十岁才发奋用功读书,只用了区区数年便学有所成,为当时的天子宇文邕任命为露门学士。
周国官学,除了太学之外,还有露门学、虎门馆、通道观,通道观是道家学校,而露门学、虎门馆是专门给贵胄子弟读书的学校。
露门又称路门,为宫廷最里层的门,露门学的学生是皇太子及贵族子弟,设有露门博士、露门学士,王頍作为露门学士,当然教过学生。
按照他的教学经历,在露门学教书真的很辛苦,一帮平日里飞鹰走狗的贵族子弟,在学堂里读起书来大多心不在焉,简单的知识教了一遍又一遍,就是学不会。
这些学生身份高贵,皇太子和皇子就不说了,其他人年纪小小却有爵位,不是公就是侯,搞不好还有国公,他一个没有爵位的学士,说话都没底气。
学生的父辈、祖辈在朝中不是高官就是勋贵,所以当老师的饱学之士对这些学生无可奈何,用心学的还好,不用心的那些学生,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
而王頍作为学而优则教的露门学士,一开始是没人教他如何教书的,当老师的不得要领,当学生的顽劣不堪,那种日子,他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难受,都不知道自己当初是怎么熬过来的。
等一下!我记得当年有个宗室子弟,堂上顽皮被罚整理藏书,结果居然让其唤作十五的家奴冒名顶替去受罚,这宗室子弟的爵位好像是西阳郡公,莫非....
想到这里,王頍瞥了一眼宇文温,宇文温对此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他是“不正常人类”,对于大象二年二月以前的“往事”记得不是很清楚,所以不清楚对方想起了什么往事。
见得王頍对于当老师颇有感慨,开始认同自己的观点,宇文温决定趁热打铁,而对方那一瞥让他心里发毛,所以赶紧说下去:
“欲兴教育,先得有良师,良师如千里马,可遇不可求,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师范教育要考虑的事情。”
宇文温开始向王頍宣扬一个概念,那个概念在原本的历史里,大概要到近代才会出现,这就是“师范教育”,师范教育就是培养教师,如同工业化生产般大批量培养。
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是两种概念,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也是两种概念,一个良师,应该知道如何高效的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还得培养对方的学习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
对于整个教育而言,这样的老师在蒙学时期很重要,即所谓“开蒙/启蒙老师”,一个好的启蒙老师,可以极大调动幼童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幼童的学习兴趣。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性格,幼童亦是如此,性格不一样,天赋也不一样,智力发育程度也不一样,如何因材施教,是合格的启蒙老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这样的能力,大多数老师不是一开始就具备的,有人读书做学问时是好手,但是要教人却很蹩脚,需要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之后,才会成长为一名良师。
然后大多被士族聘请,轮不到寒族来分一杯羹。
那么,如果要把教育当做一门产业来经营,师资就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不是说有了二刘等经学名家,就真正拥有了深厚的师资力量。
宇文温之前说过市场要细分,那么教育产业要提供的“货物”——知识,需要通过老师这一“工具”教授给客户。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宇文温认为拥有大量合格的老师,是产业化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像神箭手射箭那样,弓不行、箭不直,即便射术再精湛也射不中箭靶。
神箭手需要名匠来制弓、制箭,提供合格的“产品”,而教育也是这样,需要有人能来培养合格的老师,来教育数量众多的学生。
所以师范教育是必须推行的,而黄州州学,早几年就在进行这一准备。
到州学求学的学生,家境不一,有的学子囊中羞涩,于是州学便专门组织了“勤工俭学”,让这些学子能够通过工作自食其力,将获得的收入用来承担求学期间的开支。
学子总归是读书人,州学安排勤工俭学,这个“工”自然筛选过一番,不会让人觉得糟践学子,帮人代写书信是其一,到蒙学授课是其二。
不是每个人一开始就适应当老师,面对着堂下黑压压一群人,即便只是幼童,许多第一次当老师的学子,站在堂上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
然后被顽童们嘲笑,然后面皮薄的人就泪奔跑出学堂。
这种事情很正常,万事开头难,州学会有专人帮助学子克服心理难关,然后渐渐地放开,能正常给幼童们讲课。
宇文温举这个例子,不是要自夸州学的勤工俭学是如何让学子获益,而是要说明一件事情:关于师范教育的尝试,已经进行了数年。
许多在黄州州学求学的学子,学到后面发现自己没有机会脱颖而出,这就意味着没什么机会被地方官征辟,所以仕途无望。
但州学组织的勤工俭学,以及求学社组织的义务教师活动,让他们看到了谋生的另一条路。
求学社积极组织“培训班”,让有经验的蒙学老师来当老师,教这些学子如何当蒙学老师,在培训班毕业后,这些学子如果愿意,可以作为求学社的“雇员”,以老师的身份到各地蒙学授课。
黄州各郡的蒙学越来越多,而有了商贾的踊跃捐资助学,蒙学前几年是免费读书的,这些经过“专业培训”的老师到蒙学授课当然不会有束脩,他们的收入,是求学社发的“工资”。
以免费教学的蒙学为训练场,锻炼这些老师的教学能力,求学社会定期组织这些“员工”开会,讨论各自的教学心得,相互提高教学水平。
虽然短短几年内不会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但这样的模式,为求学社积攒了宝贵的师范教育经验,蒙学是如此,郡(县)学、州学也是如此。
求学社酝酿的师范教育,实际上还处于草创阶段,但是因为规划得力,已经快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而大量聘用州学学生做老师、经培训后到蒙学授课,已经形成了一条牢固的“就业链”。
许多家境不佳的学子,做了取舍之后,决定走这条路自食其力,求学社对于如何培训蒙学老师,越来越有心得,宇文温对于成功开展师范教育,有充分的信心。
同样的道理,郡(县)学、州学的老师如何培养,是必然要面对而的问题,为了高效培养出符合相应教学要求的各类老师,就得有符合要求的评价标准,这就需要教学大纲。
绕来绕去又绕到教学大纲,王頍此时却不觉得有多少抵触的感觉,他觉得让读书人强调“售价”有辱斯文,一个经学名家不应该和屠户一般,将知识当做猪肉称斤出售,如同市侩般与人讨价还价。
但出售知识的若是专门教学的老师,这好像就说得过去了:木匠靠着木作养家糊口,那么老师靠着教书挣钱养家糊口,有何不可?
他渐渐冷静下来,想起《教学大纲(草稿)》里对教学阶段和时间的规划:六年蒙学,四年郡学(县学),四年州学。
根据这样的阶段、“学时”,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知识)内容,然后由精通相应学习(知识)内容的老师授课,可以用十四年时间,培养出知识水平等同于秀才的学生。
秀才之名源自前汉,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此即为察举。元封年间,命公卿、诸州每年各举荐秀才一名,意为优秀人才。
只要不是资质愚钝之人,认真读书十四年,就能具备秀才的知识水平,如果求学社真能做到这一点,王頍觉得这门买卖会越做越兴旺。
当然,对于天赋异禀的人来说,十四年太久了。
王颁年少时好游侠,到了二十岁尚不知书,被兄长一番斥责之后幡然醒悟,用功读书,昼夜不倦,很快便熟读《孝经》、《论语》、《左传》、《礼》、《易》、《诗》、《书》。
他二十二岁那年,就已经读遍五经,熟知经义,京城大儒对他称赞不已,被当时的天子宇文邕任命为露门学士,王頍只用了两年,便完成别人花十余年还未必做得到成就。
但王頍没有丝毫小觑寻常读书人的心态,他二十岁以前虽然好游侠,但五六岁便开蒙,读书写字不成问题,只是心没有放在文学上。
他成日里和游侠儿厮混,熟读兵书想着将来驰骋沙场,只是被兄长责备之后,不想担着“不学无术”的恶名,所以为了证明自己,才有了后面的表现。
对于一般人来说,只要资质不差又有良师指导,从开蒙起花十四年苦读,要达到州秀才的水准,并不是什么难事。
问题在于这样的良师,真的能够通过“师范教育”培养出来么?
王頍此时已经完全忘了“读书人有傲骨”这回事,因为宇文温是要用师范教育来培养专门教书的读书人,所以他的注意完全集中在师范教育上,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宇文温的“歪理邪说”。
宇文温对于这样的结果,完全没有丝毫意外,因为他的规划虽然有些俗,却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历史上正规的师范教育伴随着工业革命出现,是国民教育水平大爆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见着王頍忘记了辩论,一副洗耳恭听的表情,宇文温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开始进一步对其“洗脑”:“正所谓术业有专攻,蒙学、郡(县)学、州学的老师,当然有不同。”
“那么师范教育培养的老师,当然也分三种,此即为产品细化。”
“大王,莫非要将求学社的...经营范围,增加一项师范教育?”
“没错,师范学堂,是章社长正在筹划的事情,届时,入读师范学堂的学员,学费全免,食宿全包!”
“这....请问大王,求学社如何盈利,如何经营教育这门产业呢?”
王頍有些纳闷,他琢磨着从培养教师,到这个教师教的学生读完六年蒙学,恐怕十年就过去了,所以教育产业化恐怕要十几二十年才见效果,那么如何短期内从中获利?
对于这个疑问,宇文温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王参军莫非未有经营产业?”
“大王,属下不擅长货殖之术。”
“原来如此,寡人对此颇有心得,既然要把教育做成一门产业,手法当然也有相似,王参军可感兴趣?”
“属下聆听大王教诲。”46
读书人的傲骨,听上去感觉很高大上,但是宇文温认为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世间能有多少读书人(文人)真的有傲骨?
家境优渥的读书人可以有傲骨,那些成日里为柴米油盐奔波的读书人,有什么资格说傲骨?怎么能不向现实折腰?
陶渊明可以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而去来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份傲骨可是名传千古,然而陶渊明能如此潇洒,是因为他家境殷实,不缺这五斗米。
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名臣,官至大司马,受封长沙郡公,江东一流人物,陶氏一族实力雄厚,所以才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潇洒。
那么对于祖辈在官场默默无闻的寒族子弟来说,这些读书人之中有多少个能有傲骨,有官不做而是采菊东篱下?
大家寒窗苦读十余载,不就是为了能够以文入仕?
为了能在地方官面前混个眼熟,总得放低身段去争取个露脸的机会,若是整日窝家里装清高,那就只能一辈子窝在家里。
入不了仕,那就要想办法靠着学识挣钱来养家糊口,学识渊博的开馆收徒,学问一般的就受聘当教书先生,实在没办法而家道中落的,就去替人佣书。
这种时候你还跟我讲傲骨?
想是这么想,宇文温说出口的却是另一番话:“王参军,物以稀为贵,傲骨若是人人都有,那就不值得大书特书了,难道不是么?”
王頍寸步不让:“大王,经学名家本就物以稀为贵。”
“王参军莫非是对寡人所说多有误解?”
“属下不才,还请大王明示。”
“所谓教育,即是教书育人,满腹经纶的有识之士,未必是一名好老师,寡人所说,王参军以为如何?”
“大王所言甚是。”王頍似乎听出来宇文温的言下之意,不过他不敢确定,因为对方若真的是那种看法,可是会让人有些惊愕。
“方才寡人说了,教材、师资,是寒族急需并且愿意为此花钱的资源,教材即是各类书籍,而师资,并不单纯指的是饱学之士,而是能够真正教书育人的先生,或称老师、教师。”
“以蒙学为例,幼童开蒙,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因为幼童未成年,心智不齐,若开蒙的老师不会教,那么幼童想要入门,势必十分吃力。”
“所以,如何让蒙学老师学会给幼童开蒙,这也是一个教育问题,想实行教育产业化,就要想办法让这些教书育人的学者真正成为合格的老师。”
宇文温慢条斯理的说着,然后引经据典:“前汉杨雄,其著《法言》曰:师者,人之模范也,故而如何让人成为师范,是为师范教育。”
这个典故,是求学社社长章华向他说的,最后两句,是他自己发挥的。
“师范教育?”王頍重复着这四个字,能确定宇文温接下来要说些什么,那么他之前的质疑,立论恐怕就不成立了。
“没错,所谓杀鸡焉用牛刀,若让二刘去蒙学开蒙,岂不是大材小用?而他们所授内容,自己觉得简单,但对幼童来说,却如同听天书。”
“王参军昔年为露门学士时,对教学有何感想?”
“呃,一言难尽...”
王頍想起当年自己的经历,他将近二十岁才发奋用功读书,只用了区区数年便学有所成,为当时的天子宇文邕任命为露门学士。
周国官学,除了太学之外,还有露门学、虎门馆、通道观,通道观是道家学校,而露门学、虎门馆是专门给贵胄子弟读书的学校。
露门又称路门,为宫廷最里层的门,露门学的学生是皇太子及贵族子弟,设有露门博士、露门学士,王頍作为露门学士,当然教过学生。
按照他的教学经历,在露门学教书真的很辛苦,一帮平日里飞鹰走狗的贵族子弟,在学堂里读起书来大多心不在焉,简单的知识教了一遍又一遍,就是学不会。
这些学生身份高贵,皇太子和皇子就不说了,其他人年纪小小却有爵位,不是公就是侯,搞不好还有国公,他一个没有爵位的学士,说话都没底气。
学生的父辈、祖辈在朝中不是高官就是勋贵,所以当老师的饱学之士对这些学生无可奈何,用心学的还好,不用心的那些学生,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
而王頍作为学而优则教的露门学士,一开始是没人教他如何教书的,当老师的不得要领,当学生的顽劣不堪,那种日子,他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难受,都不知道自己当初是怎么熬过来的。
等一下!我记得当年有个宗室子弟,堂上顽皮被罚整理藏书,结果居然让其唤作十五的家奴冒名顶替去受罚,这宗室子弟的爵位好像是西阳郡公,莫非....
想到这里,王頍瞥了一眼宇文温,宇文温对此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他是“不正常人类”,对于大象二年二月以前的“往事”记得不是很清楚,所以不清楚对方想起了什么往事。
见得王頍对于当老师颇有感慨,开始认同自己的观点,宇文温决定趁热打铁,而对方那一瞥让他心里发毛,所以赶紧说下去:
“欲兴教育,先得有良师,良师如千里马,可遇不可求,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师范教育要考虑的事情。”
宇文温开始向王頍宣扬一个概念,那个概念在原本的历史里,大概要到近代才会出现,这就是“师范教育”,师范教育就是培养教师,如同工业化生产般大批量培养。
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是两种概念,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也是两种概念,一个良师,应该知道如何高效的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还得培养对方的学习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
对于整个教育而言,这样的老师在蒙学时期很重要,即所谓“开蒙/启蒙老师”,一个好的启蒙老师,可以极大调动幼童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幼童的学习兴趣。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性格,幼童亦是如此,性格不一样,天赋也不一样,智力发育程度也不一样,如何因材施教,是合格的启蒙老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这样的能力,大多数老师不是一开始就具备的,有人读书做学问时是好手,但是要教人却很蹩脚,需要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之后,才会成长为一名良师。
然后大多被士族聘请,轮不到寒族来分一杯羹。
那么,如果要把教育当做一门产业来经营,师资就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不是说有了二刘等经学名家,就真正拥有了深厚的师资力量。
宇文温之前说过市场要细分,那么教育产业要提供的“货物”——知识,需要通过老师这一“工具”教授给客户。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宇文温认为拥有大量合格的老师,是产业化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像神箭手射箭那样,弓不行、箭不直,即便射术再精湛也射不中箭靶。
神箭手需要名匠来制弓、制箭,提供合格的“产品”,而教育也是这样,需要有人能来培养合格的老师,来教育数量众多的学生。
所以师范教育是必须推行的,而黄州州学,早几年就在进行这一准备。
到州学求学的学生,家境不一,有的学子囊中羞涩,于是州学便专门组织了“勤工俭学”,让这些学子能够通过工作自食其力,将获得的收入用来承担求学期间的开支。
学子总归是读书人,州学安排勤工俭学,这个“工”自然筛选过一番,不会让人觉得糟践学子,帮人代写书信是其一,到蒙学授课是其二。
不是每个人一开始就适应当老师,面对着堂下黑压压一群人,即便只是幼童,许多第一次当老师的学子,站在堂上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
然后被顽童们嘲笑,然后面皮薄的人就泪奔跑出学堂。
这种事情很正常,万事开头难,州学会有专人帮助学子克服心理难关,然后渐渐地放开,能正常给幼童们讲课。
宇文温举这个例子,不是要自夸州学的勤工俭学是如何让学子获益,而是要说明一件事情:关于师范教育的尝试,已经进行了数年。
许多在黄州州学求学的学子,学到后面发现自己没有机会脱颖而出,这就意味着没什么机会被地方官征辟,所以仕途无望。
但州学组织的勤工俭学,以及求学社组织的义务教师活动,让他们看到了谋生的另一条路。
求学社积极组织“培训班”,让有经验的蒙学老师来当老师,教这些学子如何当蒙学老师,在培训班毕业后,这些学子如果愿意,可以作为求学社的“雇员”,以老师的身份到各地蒙学授课。
黄州各郡的蒙学越来越多,而有了商贾的踊跃捐资助学,蒙学前几年是免费读书的,这些经过“专业培训”的老师到蒙学授课当然不会有束脩,他们的收入,是求学社发的“工资”。
以免费教学的蒙学为训练场,锻炼这些老师的教学能力,求学社会定期组织这些“员工”开会,讨论各自的教学心得,相互提高教学水平。
虽然短短几年内不会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但这样的模式,为求学社积攒了宝贵的师范教育经验,蒙学是如此,郡(县)学、州学也是如此。
求学社酝酿的师范教育,实际上还处于草创阶段,但是因为规划得力,已经快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而大量聘用州学学生做老师、经培训后到蒙学授课,已经形成了一条牢固的“就业链”。
许多家境不佳的学子,做了取舍之后,决定走这条路自食其力,求学社对于如何培训蒙学老师,越来越有心得,宇文温对于成功开展师范教育,有充分的信心。
同样的道理,郡(县)学、州学的老师如何培养,是必然要面对而的问题,为了高效培养出符合相应教学要求的各类老师,就得有符合要求的评价标准,这就需要教学大纲。
绕来绕去又绕到教学大纲,王頍此时却不觉得有多少抵触的感觉,他觉得让读书人强调“售价”有辱斯文,一个经学名家不应该和屠户一般,将知识当做猪肉称斤出售,如同市侩般与人讨价还价。
但出售知识的若是专门教学的老师,这好像就说得过去了:木匠靠着木作养家糊口,那么老师靠着教书挣钱养家糊口,有何不可?
他渐渐冷静下来,想起《教学大纲(草稿)》里对教学阶段和时间的规划:六年蒙学,四年郡学(县学),四年州学。
根据这样的阶段、“学时”,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知识)内容,然后由精通相应学习(知识)内容的老师授课,可以用十四年时间,培养出知识水平等同于秀才的学生。
秀才之名源自前汉,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此即为察举。元封年间,命公卿、诸州每年各举荐秀才一名,意为优秀人才。
只要不是资质愚钝之人,认真读书十四年,就能具备秀才的知识水平,如果求学社真能做到这一点,王頍觉得这门买卖会越做越兴旺。
当然,对于天赋异禀的人来说,十四年太久了。
王颁年少时好游侠,到了二十岁尚不知书,被兄长一番斥责之后幡然醒悟,用功读书,昼夜不倦,很快便熟读《孝经》、《论语》、《左传》、《礼》、《易》、《诗》、《书》。
他二十二岁那年,就已经读遍五经,熟知经义,京城大儒对他称赞不已,被当时的天子宇文邕任命为露门学士,王頍只用了两年,便完成别人花十余年还未必做得到成就。
但王頍没有丝毫小觑寻常读书人的心态,他二十岁以前虽然好游侠,但五六岁便开蒙,读书写字不成问题,只是心没有放在文学上。
他成日里和游侠儿厮混,熟读兵书想着将来驰骋沙场,只是被兄长责备之后,不想担着“不学无术”的恶名,所以为了证明自己,才有了后面的表现。
对于一般人来说,只要资质不差又有良师指导,从开蒙起花十四年苦读,要达到州秀才的水准,并不是什么难事。
问题在于这样的良师,真的能够通过“师范教育”培养出来么?
王頍此时已经完全忘了“读书人有傲骨”这回事,因为宇文温是要用师范教育来培养专门教书的读书人,所以他的注意完全集中在师范教育上,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宇文温的“歪理邪说”。
宇文温对于这样的结果,完全没有丝毫意外,因为他的规划虽然有些俗,却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历史上正规的师范教育伴随着工业革命出现,是国民教育水平大爆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见着王頍忘记了辩论,一副洗耳恭听的表情,宇文温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开始进一步对其“洗脑”:“正所谓术业有专攻,蒙学、郡(县)学、州学的老师,当然有不同。”
“那么师范教育培养的老师,当然也分三种,此即为产品细化。”
“大王,莫非要将求学社的...经营范围,增加一项师范教育?”
“没错,师范学堂,是章社长正在筹划的事情,届时,入读师范学堂的学员,学费全免,食宿全包!”
“这....请问大王,求学社如何盈利,如何经营教育这门产业呢?”
王頍有些纳闷,他琢磨着从培养教师,到这个教师教的学生读完六年蒙学,恐怕十年就过去了,所以教育产业化恐怕要十几二十年才见效果,那么如何短期内从中获利?
对于这个疑问,宇文温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王参军莫非未有经营产业?”
“大王,属下不擅长货殖之术。”
“原来如此,寡人对此颇有心得,既然要把教育做成一门产业,手法当然也有相似,王参军可感兴趣?”
“属下聆听大王教诲。”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