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七十三 我的孩子,不该平庸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绿色中文网 www.04zw.com,最快更新东汉末年枭雄志最新章节!
兄弟反目,骨肉相残,血脉亲眷之间爆发残酷的争斗。
这是历来皇帝之位传承所难以避免的事情。
想到那样可怕的场面,曹兰连连摇头。
“我不想。”
“我也不想。”
郭鹏叹了口气,开口道:“所以,你和我的目光,都要集中在阿瑾身上,他的地位越稳固,越有安全感,等他继位之后,孩子们就越安全,我不断的告诉他,他是我唯一的选择,这就是在让他安心。
他的兄弟也在慢慢长大,他逐渐也会产生别样的情感,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无论是你,还是我,都不能对任何一个孩子有额外的偏爱,这对咱们的孩子来说才是最安全的。”
郭鹏握住了曹兰的一只手,缓缓诉说心中的计较。
曹兰明白了郭鹏的所思所想,一时间心里也是百味杂陈。
“那其他孩子们,只能一生被禁锢在洛阳城里,郁郁而终吗?永远都什么也不能做吗?”
曹兰咬了咬嘴唇,看着郭鹏的侧脸:“那一定很难受吧?他们都是活泼可爱的孩子……”
“再难受,也比兄弟相残的结局要好,再困顿,也比被兄长杀了要好,不是吗?”
郭鹏无奈的叹了口气,开口道:“天家,不就是如此吗?又想要权力,又想要自由,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你我还在,能掌控局面。
可你我之后会发生什么,又怎么是你我能决定的呢?阿兰,咱们是天家,我是皇帝,你是皇后,咱们家不再是从前的那个家了。
咱们家容不得那么多儿女私情,你和我,如果想让除了阿瑾之外的孩子都安然度过一生,女儿还好,但是绝不能偏爱任何一个儿子。”
曹兰不说话了。
两人都沉默了一会儿,郭鹏才再次开口。
“其实我也想过,除了这样的处理方法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办法,能不能找到一个对阿瑾也好,对其他孩子们也好的方法,我思来想去,倒是有了一些想法,虽然很难,但是我觉得,并非没有可能。”
郭鹏这样一说,曹兰顿时有了兴趣。
“什么想法?”
“类似于周王室分封宗室和功臣到华北中原各地做国君的方式,把孩子们分封出去,做各自的封国国君,以魏国为宗主国,魏天子为宗主。”
“这是什么意思?”
曹兰不明白,忙问道:“鹏郎不是说,不会给孩子们封国吗?封国不是让国家遇到祸乱的根源吗?这样一来不会有危险吗?”
“魏国之内当然不可能了,我不会在魏国之内给孩子们封国,但是魏国之外未必不可以。”
郭鹏深吸了口气,眯着眼睛说道:“当年武王伐纣成功以后,分封宗室、功臣到各地做国君,现在看来,的确是造成了数百年割据混乱。
可是在当时,至少在周王室衰颓以前,那是开疆拓土的举动啊,阿兰,当时的交通不如现在,当时的周王室所掌控的地方不过是关中洛阳一带。
其他很多地方,包括中原与河北,都是蛮荒之地,没有路,没有开拓,不曾探索,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在当时那样的交通情况下,周王室鞭长莫及。
纵使武王有心,他也根本不能掌控太大的疆土,周王室无法直接统治那些地方,政令和军队都无法抵达,而且那些地方本身还有土著,肯定要打仗。
周王室如果一力承担起来,远隔数百里近千里的去打仗,就算当下的我也会觉得吃力,不得不大兴屯田,放在千年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局面,所以武王和功臣们才选择了分封。
把宗室和功臣分封出去,去管理周王室力不从心无法占据的地方,这些国君为了自身的利益必然会积极开疆,他们以他们所在地方为补给基地,就近攻城略地,就近开发,一边开发,一边占据。
他们开疆拓土扩大自身实力的同时,也就等于是把周王室的疆土扩张到了他们所到的地方,那些不属于周王室的土地,也就在名义上在法理上成为周王室的王土。”
“可是那之后,周王室不就根本不能号令诸国了吗?各国互相扩大领土,产生争执,数百年战乱不休,那不是好事。”
曹兰受郭鹏的影响,读过很多书,所以满脸疑惑。
郭鹏摇了摇头。
“就我们现在来看当然是这样,因为我们是可以完全控制中原与河北的,因为交通大大发展,国家政令和军队可以及时赶赴地方,所以,我在洛阳就能控制整个魏国。
可是阿兰,我们不能拿现在去对比一千多年前的情况,现在我们可以办到,是一千多年的积累所致,当年的周王室没有先人一千多年的开拓和积累,他们是真的办不到。”
郭鹏这样说,曹兰就更有兴趣了。
“怎么办不到呢?”
“因为周王室没有条件,开疆拓土,需要交通,需要人力物力,而这些周王室都没有,它没办法掌控那么大的国土,他所能直接掌控的土地非常有限,它只能把国土分封出去,没有别的路可走。
甚至它所分封的那些小国彼此也不能兼并,只能发展,那些诸侯国被分封过去的时候,看起来都是很大的一片领土,但是根本不像现在这样有成型的郡县和村庄。
当时的本地居民甚至都不是华夏族人,散居各地,茹毛饮血,不识教化,周王室是把国土划分给诸侯了,但是如何经营治理,要看他们自己,周王室不会提供给他们太多的帮助。
他们最开始掌控的不过是都城周围的那一小片地方,比起国家,不如说是城邦,慢慢的开垦荒地,慢慢的建设聚居点,随着时间推移,交通改善,人口增加,技术增长,情况才有了改变。
数十年百余年之后,政府传递政令和军队行军的速度变快,那些诸侯国才慢慢站稳脚跟,教化同化当地人,使之成为华夏族人,增加人口,增加生产力,修缮道路,再继续扩大直接管辖地。
如此,从一个城邦渐渐扩大到几座城池,从十数万人变成数十万人,名义上的国土才真正变成王土,春秋战国的霸主国才渐渐成型,有了规模,那些土地才真正归入华夏。
那期间发生了多少战争,多少次流血冲突,多少异族被消灭,被征服,被同化,多少华夏族人又在开拓的过程中丧生,那些城池是如何建立的,道路是如何修缮的,运河,水利又是如何建成的,都在那数百年之中了。”
郭鹏一番解释,曹兰才明白了分封到底是怎么个分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那这样说的话,后来周王室不能控制诸侯国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分封既然如此有效的话,怎么会发生后来的情况呢?”
曹兰继续看着郭鹏。
郭鹏叹了口气。
“世上哪有完美的制度呢?只有对当下最合适而已,可是天下在不断地变动,一切都在发生改变,若不能与时俱进,就注定会被时代所抛弃,周王室就是如此被抛弃的。
分封制一开始是很好的,帮助华夏从关中扩张到了黄河下游,还在蜀中,在河北,在江南都建立了领地,各诸侯国人口日渐增多,国土日渐增大,也渐渐有了争霸之力。
我认为,至迟在厉王宣王时,周王室就该着手削藩了,当时分封已近二百年,各诸侯国无论是人口还是财政亦或是兵力,都已经具有相当规模。
而且天下交通也发生巨大改变,周王室但凡有有识之士,都该意识到各诸侯国摆脱控制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周王室没有。
宣王白白浪费了大好时机,以至于幽王死于申国和戎族之手,烽火戏诸侯是谎言,一个被诸侯国捧起来的周王,难道能制衡诸侯国吗?
平王已经没有统治根基了,所以说,这是当年武王分封所没有预料到的事情,而那时已经过去数百年了,难道是武王的错吗?”
曹兰默默点头。
“这当然不是武王的错。”
“阿兰,数百年之后的事情,谁能预料到?武王能吗?姜尚能吗?他们都不能,他们是当时最厉害的精英,他们只能做到在当时来说最好的选择,对当时最有利也是最合适的选择,他们没有做错。
后人没有与时俱进的眼光,没有打破祖宗成法的勇气和睿智,没能改天换地让制度变更使国家焕发生机,这是后人的无能,而不是先人的错。”
曹兰看着郭鹏。
“所以,对现在的我们来说,也有最好的选择?”
郭鹏点了点头。
“这几年闲暇时,我认真研究了郡县和分封,把那一千多年的历史都捋了一遍,然后我意识到,郡县利于统治,分封利于开拓,各自有各自的优点,也有各自的缺点。
郡县制非常利于皇帝治理天下,但是不便于开疆拓土,一旦天下统一了,地方官吏的权力在郡县制之下就会受到极大的制衡,无法掌握全部的权力,事事都会受到掣肘,他们无法继续开拓。
分封制就不一样,军政财大权都在封国国君手里,他不需要中央的允许就能主动出兵,会节省很多时间,从当地出发向外开拓,他充满了开拓性和自主性,这方面的优势就特别大。
但是同样的,分封的问题就在于地方权力过重,太容易和中央争夺权力,引发地方和中央的矛盾,时间短还好,时间一长,就会引发国家分裂,而这,是立业之主看不到的。”
感觉郭鹏说的很有道理,曹兰点了点头。
“所以才有战国七雄的争霸?”
“对,就是因为分封,才有了战国七雄的合纵连横和争霸。”
郭鹏开口道:“之前我相对于汉帝来说,实际上就是分封诸侯,中央不能牵制我,不能命令我,我一门心思想着统一,可是立国以后就不一样了,为了国家稳定,郡县制是必须的。
没有分封国君的权力,地方官员只能墨守成规,保境安民,无法对外开拓,所以郡县本身就是为了统治而不是为了开拓而设计的,为的就是统治,而非进取,分封制就不一样了,为的就是开拓。”
曹兰觉得自己听明白了。
“原来是这样……但是既然如此,又该在什么地方设立封国呢?如果在江南……或者辽东?”
“不行,必须在咱们不能控制住的地方设立封国。”
郭鹏摇了摇头,开口道:“咱们魏国很大,很强,人口很多,交通便利,国家政令从洛阳可以传达到任何一个角落,尽管如此,以我们如今的状况,可以掌控的国土面积也是有极限的。
我以为,向东能把平州设置郡县予以掌控,向南能把交州设置郡县予以掌控,那对我们而言,至少在百年内,向东和向南两个方向上都是极限了,无法继续对外扩张,无法设置郡县有效统治。
政令和军队的抵达需要时间,这个时间一旦超过了某个极限,政令就失去了效果,军队就不能及时平定叛乱和祸事,如此一来,咱们在当地的统治就会崩溃,得不偿失。”
“是这样吗?”
曹兰不懂政务,眨巴着眼睛看着郭鹏。
郭鹏缓缓点头。
“对,用郡县来统治是有极限的,无法无限的扩张,我派人算过,推演过,这个极限,大概就是三个月的时间,从洛阳出发的军队和政令三个月能抵达的最远地方,就是这个极限。
超过这个极限,我再强,军队再多,也无法统治,除非交通发生飞跃,所以我就在想,我要把这个极限找到,然后,把咱们的孩子送到极限之外,在那个地方给他们封国,让他们自己对外开拓,自己进取。
如此一来,在魏国做皇帝的阿瑾不会受到分封出去的孩子们的威胁,分封出去的孩子们的进取也不会受到魏国国内的钳制,双方互相无法实质性干扰,或许,这是唯一的办法。”
“那么远的地方吗?”
曹兰似乎有点舍不得:“那孩子们不是永远也回不了家了吗?”
“必须要那么远,甚至还要更远一点,为子孙后代考虑,他们彼此之间最好不要有利益的冲突,如此才能更长远的发展。”
郭鹏缓缓开口道:“当年刘邦要是有机会有实力,把目光放到外面,把汉室诸王分封到草原上,分封到西域,分封到交州以南,分封到辽东,或许如今,汉室又会是另外一种局面。
分封出去的孩子们若能打开局面,占领当地,也算是魏国的藩属国,出去的是咱们魏国人,代表的也是魏国,传承的是华夏法统,带过去的也是咱们的教化,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开疆拓土吗?”
曹兰忽然觉得郭鹏说的很有道理。
“另一种开疆拓土……”
“对,另一种开疆拓土,当年周王室或许也是这样的想法,当年周王室所能控制的疆域,也就是关中和黄河流域一带,其他的地方根本控制不了。
正是因为分封诸国出去,才把河北,才把中原,才把一部分的江南给控制住了,那些诸侯都是华夏人,带去的官员兵卒也是华夏人。
落地生根发展壮大之后,建立起来的不同国别实际上也是华夏,把原先不属于华夏的土地变成了华夏的土地,有周八百年,也是八百年的分封开拓史,为今日奠定了基础。
而我要做的也是如此,把孩子们分封到我所能掌控的土地的极限之外,在那里给他们封邦建国,给他们一些官吏和军队,让他们带走一些愿意跟从的民众,让他们去发展,去开拓,去建立新的国家。”
郭鹏深吸了一口气:“我的孩子,不该平庸。”
兄弟反目,骨肉相残,血脉亲眷之间爆发残酷的争斗。
这是历来皇帝之位传承所难以避免的事情。
想到那样可怕的场面,曹兰连连摇头。
“我不想。”
“我也不想。”
郭鹏叹了口气,开口道:“所以,你和我的目光,都要集中在阿瑾身上,他的地位越稳固,越有安全感,等他继位之后,孩子们就越安全,我不断的告诉他,他是我唯一的选择,这就是在让他安心。
他的兄弟也在慢慢长大,他逐渐也会产生别样的情感,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无论是你,还是我,都不能对任何一个孩子有额外的偏爱,这对咱们的孩子来说才是最安全的。”
郭鹏握住了曹兰的一只手,缓缓诉说心中的计较。
曹兰明白了郭鹏的所思所想,一时间心里也是百味杂陈。
“那其他孩子们,只能一生被禁锢在洛阳城里,郁郁而终吗?永远都什么也不能做吗?”
曹兰咬了咬嘴唇,看着郭鹏的侧脸:“那一定很难受吧?他们都是活泼可爱的孩子……”
“再难受,也比兄弟相残的结局要好,再困顿,也比被兄长杀了要好,不是吗?”
郭鹏无奈的叹了口气,开口道:“天家,不就是如此吗?又想要权力,又想要自由,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你我还在,能掌控局面。
可你我之后会发生什么,又怎么是你我能决定的呢?阿兰,咱们是天家,我是皇帝,你是皇后,咱们家不再是从前的那个家了。
咱们家容不得那么多儿女私情,你和我,如果想让除了阿瑾之外的孩子都安然度过一生,女儿还好,但是绝不能偏爱任何一个儿子。”
曹兰不说话了。
两人都沉默了一会儿,郭鹏才再次开口。
“其实我也想过,除了这样的处理方法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办法,能不能找到一个对阿瑾也好,对其他孩子们也好的方法,我思来想去,倒是有了一些想法,虽然很难,但是我觉得,并非没有可能。”
郭鹏这样一说,曹兰顿时有了兴趣。
“什么想法?”
“类似于周王室分封宗室和功臣到华北中原各地做国君的方式,把孩子们分封出去,做各自的封国国君,以魏国为宗主国,魏天子为宗主。”
“这是什么意思?”
曹兰不明白,忙问道:“鹏郎不是说,不会给孩子们封国吗?封国不是让国家遇到祸乱的根源吗?这样一来不会有危险吗?”
“魏国之内当然不可能了,我不会在魏国之内给孩子们封国,但是魏国之外未必不可以。”
郭鹏深吸了口气,眯着眼睛说道:“当年武王伐纣成功以后,分封宗室、功臣到各地做国君,现在看来,的确是造成了数百年割据混乱。
可是在当时,至少在周王室衰颓以前,那是开疆拓土的举动啊,阿兰,当时的交通不如现在,当时的周王室所掌控的地方不过是关中洛阳一带。
其他很多地方,包括中原与河北,都是蛮荒之地,没有路,没有开拓,不曾探索,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在当时那样的交通情况下,周王室鞭长莫及。
纵使武王有心,他也根本不能掌控太大的疆土,周王室无法直接统治那些地方,政令和军队都无法抵达,而且那些地方本身还有土著,肯定要打仗。
周王室如果一力承担起来,远隔数百里近千里的去打仗,就算当下的我也会觉得吃力,不得不大兴屯田,放在千年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局面,所以武王和功臣们才选择了分封。
把宗室和功臣分封出去,去管理周王室力不从心无法占据的地方,这些国君为了自身的利益必然会积极开疆,他们以他们所在地方为补给基地,就近攻城略地,就近开发,一边开发,一边占据。
他们开疆拓土扩大自身实力的同时,也就等于是把周王室的疆土扩张到了他们所到的地方,那些不属于周王室的土地,也就在名义上在法理上成为周王室的王土。”
“可是那之后,周王室不就根本不能号令诸国了吗?各国互相扩大领土,产生争执,数百年战乱不休,那不是好事。”
曹兰受郭鹏的影响,读过很多书,所以满脸疑惑。
郭鹏摇了摇头。
“就我们现在来看当然是这样,因为我们是可以完全控制中原与河北的,因为交通大大发展,国家政令和军队可以及时赶赴地方,所以,我在洛阳就能控制整个魏国。
可是阿兰,我们不能拿现在去对比一千多年前的情况,现在我们可以办到,是一千多年的积累所致,当年的周王室没有先人一千多年的开拓和积累,他们是真的办不到。”
郭鹏这样说,曹兰就更有兴趣了。
“怎么办不到呢?”
“因为周王室没有条件,开疆拓土,需要交通,需要人力物力,而这些周王室都没有,它没办法掌控那么大的国土,他所能直接掌控的土地非常有限,它只能把国土分封出去,没有别的路可走。
甚至它所分封的那些小国彼此也不能兼并,只能发展,那些诸侯国被分封过去的时候,看起来都是很大的一片领土,但是根本不像现在这样有成型的郡县和村庄。
当时的本地居民甚至都不是华夏族人,散居各地,茹毛饮血,不识教化,周王室是把国土划分给诸侯了,但是如何经营治理,要看他们自己,周王室不会提供给他们太多的帮助。
他们最开始掌控的不过是都城周围的那一小片地方,比起国家,不如说是城邦,慢慢的开垦荒地,慢慢的建设聚居点,随着时间推移,交通改善,人口增加,技术增长,情况才有了改变。
数十年百余年之后,政府传递政令和军队行军的速度变快,那些诸侯国才慢慢站稳脚跟,教化同化当地人,使之成为华夏族人,增加人口,增加生产力,修缮道路,再继续扩大直接管辖地。
如此,从一个城邦渐渐扩大到几座城池,从十数万人变成数十万人,名义上的国土才真正变成王土,春秋战国的霸主国才渐渐成型,有了规模,那些土地才真正归入华夏。
那期间发生了多少战争,多少次流血冲突,多少异族被消灭,被征服,被同化,多少华夏族人又在开拓的过程中丧生,那些城池是如何建立的,道路是如何修缮的,运河,水利又是如何建成的,都在那数百年之中了。”
郭鹏一番解释,曹兰才明白了分封到底是怎么个分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那这样说的话,后来周王室不能控制诸侯国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分封既然如此有效的话,怎么会发生后来的情况呢?”
曹兰继续看着郭鹏。
郭鹏叹了口气。
“世上哪有完美的制度呢?只有对当下最合适而已,可是天下在不断地变动,一切都在发生改变,若不能与时俱进,就注定会被时代所抛弃,周王室就是如此被抛弃的。
分封制一开始是很好的,帮助华夏从关中扩张到了黄河下游,还在蜀中,在河北,在江南都建立了领地,各诸侯国人口日渐增多,国土日渐增大,也渐渐有了争霸之力。
我认为,至迟在厉王宣王时,周王室就该着手削藩了,当时分封已近二百年,各诸侯国无论是人口还是财政亦或是兵力,都已经具有相当规模。
而且天下交通也发生巨大改变,周王室但凡有有识之士,都该意识到各诸侯国摆脱控制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周王室没有。
宣王白白浪费了大好时机,以至于幽王死于申国和戎族之手,烽火戏诸侯是谎言,一个被诸侯国捧起来的周王,难道能制衡诸侯国吗?
平王已经没有统治根基了,所以说,这是当年武王分封所没有预料到的事情,而那时已经过去数百年了,难道是武王的错吗?”
曹兰默默点头。
“这当然不是武王的错。”
“阿兰,数百年之后的事情,谁能预料到?武王能吗?姜尚能吗?他们都不能,他们是当时最厉害的精英,他们只能做到在当时来说最好的选择,对当时最有利也是最合适的选择,他们没有做错。
后人没有与时俱进的眼光,没有打破祖宗成法的勇气和睿智,没能改天换地让制度变更使国家焕发生机,这是后人的无能,而不是先人的错。”
曹兰看着郭鹏。
“所以,对现在的我们来说,也有最好的选择?”
郭鹏点了点头。
“这几年闲暇时,我认真研究了郡县和分封,把那一千多年的历史都捋了一遍,然后我意识到,郡县利于统治,分封利于开拓,各自有各自的优点,也有各自的缺点。
郡县制非常利于皇帝治理天下,但是不便于开疆拓土,一旦天下统一了,地方官吏的权力在郡县制之下就会受到极大的制衡,无法掌握全部的权力,事事都会受到掣肘,他们无法继续开拓。
分封制就不一样,军政财大权都在封国国君手里,他不需要中央的允许就能主动出兵,会节省很多时间,从当地出发向外开拓,他充满了开拓性和自主性,这方面的优势就特别大。
但是同样的,分封的问题就在于地方权力过重,太容易和中央争夺权力,引发地方和中央的矛盾,时间短还好,时间一长,就会引发国家分裂,而这,是立业之主看不到的。”
感觉郭鹏说的很有道理,曹兰点了点头。
“所以才有战国七雄的争霸?”
“对,就是因为分封,才有了战国七雄的合纵连横和争霸。”
郭鹏开口道:“之前我相对于汉帝来说,实际上就是分封诸侯,中央不能牵制我,不能命令我,我一门心思想着统一,可是立国以后就不一样了,为了国家稳定,郡县制是必须的。
没有分封国君的权力,地方官员只能墨守成规,保境安民,无法对外开拓,所以郡县本身就是为了统治而不是为了开拓而设计的,为的就是统治,而非进取,分封制就不一样了,为的就是开拓。”
曹兰觉得自己听明白了。
“原来是这样……但是既然如此,又该在什么地方设立封国呢?如果在江南……或者辽东?”
“不行,必须在咱们不能控制住的地方设立封国。”
郭鹏摇了摇头,开口道:“咱们魏国很大,很强,人口很多,交通便利,国家政令从洛阳可以传达到任何一个角落,尽管如此,以我们如今的状况,可以掌控的国土面积也是有极限的。
我以为,向东能把平州设置郡县予以掌控,向南能把交州设置郡县予以掌控,那对我们而言,至少在百年内,向东和向南两个方向上都是极限了,无法继续对外扩张,无法设置郡县有效统治。
政令和军队的抵达需要时间,这个时间一旦超过了某个极限,政令就失去了效果,军队就不能及时平定叛乱和祸事,如此一来,咱们在当地的统治就会崩溃,得不偿失。”
“是这样吗?”
曹兰不懂政务,眨巴着眼睛看着郭鹏。
郭鹏缓缓点头。
“对,用郡县来统治是有极限的,无法无限的扩张,我派人算过,推演过,这个极限,大概就是三个月的时间,从洛阳出发的军队和政令三个月能抵达的最远地方,就是这个极限。
超过这个极限,我再强,军队再多,也无法统治,除非交通发生飞跃,所以我就在想,我要把这个极限找到,然后,把咱们的孩子送到极限之外,在那个地方给他们封国,让他们自己对外开拓,自己进取。
如此一来,在魏国做皇帝的阿瑾不会受到分封出去的孩子们的威胁,分封出去的孩子们的进取也不会受到魏国国内的钳制,双方互相无法实质性干扰,或许,这是唯一的办法。”
“那么远的地方吗?”
曹兰似乎有点舍不得:“那孩子们不是永远也回不了家了吗?”
“必须要那么远,甚至还要更远一点,为子孙后代考虑,他们彼此之间最好不要有利益的冲突,如此才能更长远的发展。”
郭鹏缓缓开口道:“当年刘邦要是有机会有实力,把目光放到外面,把汉室诸王分封到草原上,分封到西域,分封到交州以南,分封到辽东,或许如今,汉室又会是另外一种局面。
分封出去的孩子们若能打开局面,占领当地,也算是魏国的藩属国,出去的是咱们魏国人,代表的也是魏国,传承的是华夏法统,带过去的也是咱们的教化,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开疆拓土吗?”
曹兰忽然觉得郭鹏说的很有道理。
“另一种开疆拓土……”
“对,另一种开疆拓土,当年周王室或许也是这样的想法,当年周王室所能控制的疆域,也就是关中和黄河流域一带,其他的地方根本控制不了。
正是因为分封诸国出去,才把河北,才把中原,才把一部分的江南给控制住了,那些诸侯都是华夏人,带去的官员兵卒也是华夏人。
落地生根发展壮大之后,建立起来的不同国别实际上也是华夏,把原先不属于华夏的土地变成了华夏的土地,有周八百年,也是八百年的分封开拓史,为今日奠定了基础。
而我要做的也是如此,把孩子们分封到我所能掌控的土地的极限之外,在那里给他们封邦建国,给他们一些官吏和军队,让他们带走一些愿意跟从的民众,让他们去发展,去开拓,去建立新的国家。”
郭鹏深吸了一口气:“我的孩子,不该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