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九章 行商坐贾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绿色中文网 www.04zw.com,最快更新乱世太平王最新章节!
南北朝末年,北周军队就是多次从潼关东征中原,攻灭北齐的;隋末统一战争,秦王李世民亲率大军东出潼关,战胜窦建德、王世充两大势力,一举克定崤山以东。潼关对关中本位政治势力来说,不但是安全的屏障,更是武勋的象征。
因此,杨柯看待潼关的见识是超越了晋代所有人的,此时还未到来的唐王朝的潼关变迁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三百里崤山最西端的潼关,其后便是毫无防备能力的关中八百里沃野。如果不能在潼关彻底阻挡住敌军的脚步,整个关中就会陷入战火,而关中核心——长安城自然也不能幸免。如果真的遇到潼关被破的局面,大唐朝廷只能紧急转移。渭水之盟之所以被李世民视作奇耻大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城下之盟使关中变成了突厥兵锋下的鱼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然而,单从防御的角度看,潼关关城所处位置并非三百里崤山中最适合营建关隘的地点。秦代函谷关的位置可谓最好的防卫地点:背靠虢州(今河南灵宝市)为后盾,前有山河之险(由于黄河流水对河岸的侵蚀,造就了新的道路,秦代函谷关已失去作为关隘的作用,无法控制交通要道)。甚至坐落在新安的汉函谷关的位置都比潼关好,它能为关中地区争取更大的防御纵深,将整个崤山山地彻底变为防御的后方。
但只看到关隘“塞”的一面是远远不够的,还应看到其“途”的一面。潼关修建之初最为重要的一个任务,便是在交通与后勤上支持曹操军在关中的战事。三国到北朝的数百年间,潼关不但完全控制了陆上道路,还控制了渭河——黄河水运。
潼关关城的存在,不但扼守住了陆路交通,同时也有效控制了风陵渡这个重要渡口。对金庸小说《神雕侠侣》比较熟悉的读者,应该不会对“风陵渡”感到陌生,这在历史上也赫赫有名。高欢攻伐关中利用过风陵渡,北周在晋南地区与北齐的一系列战役,更有赖于风陵渡作为重要的后勤节点。当然,无论是潼关还是风陵渡,在隋末大乱和唐统一战争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果我们把视线再推向更加久远的时代,可以发现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也与风陵渡有着不解之缘。泛舟之役中,风陵渡所在地是重要的转运中心,孟明视雪耻的王官之战,秦军也是在风陵渡一带渡河的。
隋唐开凿的大运河与今日的线路大有不同,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向长安输送物资。首先,江南各地生产的物资被调集至扬州,在扬州进行编组后出发,沿着运河北上,过睢阳而后可以走汉水或继续北上汴梁。一般来说,通常走汴梁转运较方便,而后再逆流西行,将粮食物资储存在洛阳附近的含嘉仓(当时天下第一粮仓)。这也是隋炀帝比较重视东都洛阳的原因。后来,武则天时期的“就食洛阳”多半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含嘉仓的物资可选择陆路或水路路过崤山之地进入关中。延汉水输送的物资则在汉中暂时储存,与蜀地益州出产的物资调配,一起翻越秦岭再输送到关中。由此可见,除军事意义,潼关对唐帝国还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所有人都不明白杨柯为什么会丢下刚刚处于上升期的朝局,微服轻车踏上了自洛阳去长安的道路,而出洛阳之后一路疾行,不曾有片刻停留,一反常态的对沿途的人文官声以及民情都没有作丝毫流连,唯独到了这潼关之下,却说要好好的看看这块古战场。不明白归不明白,但所有人都没有质疑杨柯的决定,而是跟随着他加快了脚程,终于抢在闭关之前进入了潼关城。
进得城门之后,众人不再骑马,改为步行,只见一字排开的就是沿街的两排铺面,门脸大多是两开间的,并不宏阔,却挨得密密匝匝,街道也不是十分宽阔,红姑的一名手下这时驱前一步,对红姑道:“东家,尽头倒数第二家就是咱们的铺面,小的先去打个前站?”
红姑点点头:“先将住处安排好。”
那名手下应声而去。杨柯笑着对红姑打趣道:“柳东家生意做得大啊,没想到在这潼关也有你们的字号。”
“说起这潼关的分号,全靠了此处大柜,按说他还是我的长辈,原来是我爹在商道上救过他的命,后来自愿投效为奴,忠心耿耿,原本只是给自家商号在潼关建的一个落脚的地方,可在这个大柜的手上,短短十年时间,硬是做成了南北行中的一块金字招牌。”
“哦?”听到红姑这么一介绍,杨柯不禁有点好奇:“此人不仅是忠心,还十分能干啊,待会倒要好好请教请教。”
“谈什么请教,堂堂豫王雄才大略,博古通今,不过是个不入流的商贾而已,哪里敢劳动王爷下问。”红姑揶揄打趣道。
杨柯知道她的脾气,说话一向直来直去,口无遮拦,也不以为杵,反而认认真真的说道:“我不是开玩笑的,这位大柜能在关中站住脚跟,还做出了一块数一数二的金字招牌,绝非偶然。不是熟知地利民情、消息灵通的人,怎么可能做得好生意?再说了,商贾商贾,行曰商,处曰贾,古之范蠡、吕不韦、子贡不也是商贾中人吗?谁又敢小瞧这些古之大贤。我是真心想向这位大柜请教此地的掌故民情。”
红姑虽然不像张蕊那样诗书传家,但因为家中有钱,乃父也曾在家中专门聘请了西席教师为兄妹二人开蒙,所以,红姑也是读过一些书的人,对于这三个人,她还是知道出处和典故的。
范蠡,原为楚国人,出仕越国为大夫。吴越夫椒之战,越国大败。范蠡献计越王,卑身厚赂求和。归国后,协助越王励精图治,终于灭掉吴国。他认为勾践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安乐,便功成身退,辞官归隐,带着大美人西施到齐国。他善于经营,资产至千万。后移居定陶,号陶朱公。有人说他与西施驾扁舟入五湖隐居。
吕不韦,《史记》称他为“阳翟大贾”,因“贩贱卖贵”而“家累千金”。秦昭王末年,昭王以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立爱姬华阳夫人为正夫人。王孙子楚为秦质子居于赵。吕不韦在邯郸见到子楚,以为“奇货可居”,便将自己的爱姬送给他,并劝说子楚结交华阳夫人,努力成为安国君的继承者。他资助子楚千金,又以珍宝献与华阳夫人。子楚终被立为嫡嗣。昭王卒,安国君立,是为孝文王,一年后卒,子楚立,是为秦庄襄王。庄襄王以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后秦王政尊其为相邦,号称仲父。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春秋末卫国人,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孔子是很看不起商贾的。但子贡在成为孔子弟子前就经商于卫、鲁之间,富至千金。《韩诗外传》记载:“子贡,卫之贾人也。”他思路敏捷,理解力强,《论语》中记述孔子与弟子答问,以他为最多。孔子去世后,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后世一般认为,孔子之所以名传天下,完全得力于子贡的宣扬。
看到他用三位大贤引证商贾并非不入流,红姑反倒不好再拿话怼杨柯了,只是淡淡道:“话虽如此,可自古轻商是大流,王爷如果真心以为商贾不是贱民,我们就烧了高香了,可当不得这么赞誉,别辱没了先贤。”
杨柯听罢,淡淡一笑,不再做声,他觉得这一路行来,红姑似乎总有些小情绪,但情绪从何而来,因何而起,自己一时半会儿倒还真猜不透,想起后世的一首歌词“女孩的心思你别猜......”不禁眉尖微挑,强忍住没笑出来。
南北朝末年,北周军队就是多次从潼关东征中原,攻灭北齐的;隋末统一战争,秦王李世民亲率大军东出潼关,战胜窦建德、王世充两大势力,一举克定崤山以东。潼关对关中本位政治势力来说,不但是安全的屏障,更是武勋的象征。
因此,杨柯看待潼关的见识是超越了晋代所有人的,此时还未到来的唐王朝的潼关变迁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三百里崤山最西端的潼关,其后便是毫无防备能力的关中八百里沃野。如果不能在潼关彻底阻挡住敌军的脚步,整个关中就会陷入战火,而关中核心——长安城自然也不能幸免。如果真的遇到潼关被破的局面,大唐朝廷只能紧急转移。渭水之盟之所以被李世民视作奇耻大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城下之盟使关中变成了突厥兵锋下的鱼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然而,单从防御的角度看,潼关关城所处位置并非三百里崤山中最适合营建关隘的地点。秦代函谷关的位置可谓最好的防卫地点:背靠虢州(今河南灵宝市)为后盾,前有山河之险(由于黄河流水对河岸的侵蚀,造就了新的道路,秦代函谷关已失去作为关隘的作用,无法控制交通要道)。甚至坐落在新安的汉函谷关的位置都比潼关好,它能为关中地区争取更大的防御纵深,将整个崤山山地彻底变为防御的后方。
但只看到关隘“塞”的一面是远远不够的,还应看到其“途”的一面。潼关修建之初最为重要的一个任务,便是在交通与后勤上支持曹操军在关中的战事。三国到北朝的数百年间,潼关不但完全控制了陆上道路,还控制了渭河——黄河水运。
潼关关城的存在,不但扼守住了陆路交通,同时也有效控制了风陵渡这个重要渡口。对金庸小说《神雕侠侣》比较熟悉的读者,应该不会对“风陵渡”感到陌生,这在历史上也赫赫有名。高欢攻伐关中利用过风陵渡,北周在晋南地区与北齐的一系列战役,更有赖于风陵渡作为重要的后勤节点。当然,无论是潼关还是风陵渡,在隋末大乱和唐统一战争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果我们把视线再推向更加久远的时代,可以发现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也与风陵渡有着不解之缘。泛舟之役中,风陵渡所在地是重要的转运中心,孟明视雪耻的王官之战,秦军也是在风陵渡一带渡河的。
隋唐开凿的大运河与今日的线路大有不同,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向长安输送物资。首先,江南各地生产的物资被调集至扬州,在扬州进行编组后出发,沿着运河北上,过睢阳而后可以走汉水或继续北上汴梁。一般来说,通常走汴梁转运较方便,而后再逆流西行,将粮食物资储存在洛阳附近的含嘉仓(当时天下第一粮仓)。这也是隋炀帝比较重视东都洛阳的原因。后来,武则天时期的“就食洛阳”多半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含嘉仓的物资可选择陆路或水路路过崤山之地进入关中。延汉水输送的物资则在汉中暂时储存,与蜀地益州出产的物资调配,一起翻越秦岭再输送到关中。由此可见,除军事意义,潼关对唐帝国还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所有人都不明白杨柯为什么会丢下刚刚处于上升期的朝局,微服轻车踏上了自洛阳去长安的道路,而出洛阳之后一路疾行,不曾有片刻停留,一反常态的对沿途的人文官声以及民情都没有作丝毫流连,唯独到了这潼关之下,却说要好好的看看这块古战场。不明白归不明白,但所有人都没有质疑杨柯的决定,而是跟随着他加快了脚程,终于抢在闭关之前进入了潼关城。
进得城门之后,众人不再骑马,改为步行,只见一字排开的就是沿街的两排铺面,门脸大多是两开间的,并不宏阔,却挨得密密匝匝,街道也不是十分宽阔,红姑的一名手下这时驱前一步,对红姑道:“东家,尽头倒数第二家就是咱们的铺面,小的先去打个前站?”
红姑点点头:“先将住处安排好。”
那名手下应声而去。杨柯笑着对红姑打趣道:“柳东家生意做得大啊,没想到在这潼关也有你们的字号。”
“说起这潼关的分号,全靠了此处大柜,按说他还是我的长辈,原来是我爹在商道上救过他的命,后来自愿投效为奴,忠心耿耿,原本只是给自家商号在潼关建的一个落脚的地方,可在这个大柜的手上,短短十年时间,硬是做成了南北行中的一块金字招牌。”
“哦?”听到红姑这么一介绍,杨柯不禁有点好奇:“此人不仅是忠心,还十分能干啊,待会倒要好好请教请教。”
“谈什么请教,堂堂豫王雄才大略,博古通今,不过是个不入流的商贾而已,哪里敢劳动王爷下问。”红姑揶揄打趣道。
杨柯知道她的脾气,说话一向直来直去,口无遮拦,也不以为杵,反而认认真真的说道:“我不是开玩笑的,这位大柜能在关中站住脚跟,还做出了一块数一数二的金字招牌,绝非偶然。不是熟知地利民情、消息灵通的人,怎么可能做得好生意?再说了,商贾商贾,行曰商,处曰贾,古之范蠡、吕不韦、子贡不也是商贾中人吗?谁又敢小瞧这些古之大贤。我是真心想向这位大柜请教此地的掌故民情。”
红姑虽然不像张蕊那样诗书传家,但因为家中有钱,乃父也曾在家中专门聘请了西席教师为兄妹二人开蒙,所以,红姑也是读过一些书的人,对于这三个人,她还是知道出处和典故的。
范蠡,原为楚国人,出仕越国为大夫。吴越夫椒之战,越国大败。范蠡献计越王,卑身厚赂求和。归国后,协助越王励精图治,终于灭掉吴国。他认为勾践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安乐,便功成身退,辞官归隐,带着大美人西施到齐国。他善于经营,资产至千万。后移居定陶,号陶朱公。有人说他与西施驾扁舟入五湖隐居。
吕不韦,《史记》称他为“阳翟大贾”,因“贩贱卖贵”而“家累千金”。秦昭王末年,昭王以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立爱姬华阳夫人为正夫人。王孙子楚为秦质子居于赵。吕不韦在邯郸见到子楚,以为“奇货可居”,便将自己的爱姬送给他,并劝说子楚结交华阳夫人,努力成为安国君的继承者。他资助子楚千金,又以珍宝献与华阳夫人。子楚终被立为嫡嗣。昭王卒,安国君立,是为孝文王,一年后卒,子楚立,是为秦庄襄王。庄襄王以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后秦王政尊其为相邦,号称仲父。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春秋末卫国人,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孔子是很看不起商贾的。但子贡在成为孔子弟子前就经商于卫、鲁之间,富至千金。《韩诗外传》记载:“子贡,卫之贾人也。”他思路敏捷,理解力强,《论语》中记述孔子与弟子答问,以他为最多。孔子去世后,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后世一般认为,孔子之所以名传天下,完全得力于子贡的宣扬。
看到他用三位大贤引证商贾并非不入流,红姑反倒不好再拿话怼杨柯了,只是淡淡道:“话虽如此,可自古轻商是大流,王爷如果真心以为商贾不是贱民,我们就烧了高香了,可当不得这么赞誉,别辱没了先贤。”
杨柯听罢,淡淡一笑,不再做声,他觉得这一路行来,红姑似乎总有些小情绪,但情绪从何而来,因何而起,自己一时半会儿倒还真猜不透,想起后世的一首歌词“女孩的心思你别猜......”不禁眉尖微挑,强忍住没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