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国家文化层面的骄傲感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不朽凡人
绿色中文网 www.04zw.com,最快更新重生之我的1992最新章节!
所以林灵儿教授憧憬的是浪漫的爱情,对包办婚姻有越来越强的反抗,即使被介绍而嫁给一个教授,婚姻生活也过得越来越屎,最后离婚完事。
外国语大学教授和复旦教授的待遇相比,前者可能会差一点点,但也不会差太多,所以陈文推测,孟老师在沪外的收入应该够支撑比较舒适的生活。
那么问题来了,正式编制收入已经能够帮着她奔着小康了,她为什么要把自己累得七死八活的折腾这么个培训班?
不过陈文今天没有提出这个问题,不论是场合还是气氛,乃至于他和孟老师的私交,都不够亲密,他没有把握让孟老师说出心里的话。
想着自己还有十天就要出国了,也不知道这个问题将来还有没有机会问出来,更不确定孟老师会不会老老实实回答。
……
张婉婷问道:“孟老师啊,雷蒙老师,我和陈文马上要去法国巴黎了,请问我们应该带什么行李呢?哦,我的意思不是那些日常必备品什么的,我是想问问,有什么特别值得带的东西?”
陈文听见张婉婷这么问,他也感到同样的好奇。两世他没出过国,还真不知道该带什么。眼下没有智能手机,不需要带转换插座去适配充电器。
孟老师想了想,笑着说道:“我建议你们各带一套我们国家的传统服饰。”
陈文和张婉婷同时问:“传统服饰?”
雷蒙笑着插话:“是的,孟老师提议很对,你们最好带一套反应我们国家文化特点的传统服饰,否则你们一定会后悔。”
看陈文和张婉婷两张好奇的脸,孟老师解释了她提出建议的原因。
孟老师是1982年的公派留学生,那个时候的学生见识浅,81年留学生还在国外学习,也没有人回国告诉他们国外的生活经验,于是在一些事情上比较吃亏。
让孟老师至今不甘心的一件事,就是与华夏传统服饰有关。
1982年9月份,孟老师一行20人抵达了法国巴黎,奔赴各个大学开始留学生生涯。
开学第二周,巴黎各个大学的留学生圈子里或早或晚地发起了联谊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们欢聚一堂,既达到了扩大交友的目的,也宣传了各自国家的文化。
宣传各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展示各自国家的传统服饰。
于是在这些联谊活动中,那些有所准备的留学生就大出风头。
孟老师记忆非常深刻的是大批的日本学生,男的女的,穿着他们的和服,踩着木屐,呱嗒呱嗒的,在联谊会上成为主角
。
除了日本学生,同样很出风头的是来自非洲各国的留学生,他们穿着各种非洲服饰,佩戴着琳琅满目的饰品和挂件,事后他们还有机会把成箱的非洲饰品高价卖出去。
此外,南美和东南亚的少数学生也展示了他们国家的传统服饰,赢得了国家文化层面的骄傲感。
在那些联谊会上,华夏的学生就很落寞了,没有一个人带了祖国的传统服饰来留学,汉服、唐装、清袍,什么都没有。
华夏的学生在国际留学生面前,展示的是日常的衣服,男的是深色长裤+白衬衫,女同学是素花的连衣裙。千篇一律,毫无亮点。
一方面是没人提前教他们,二方面是当时的华夏留学生都很穷,三方面是国内的市场上你很难买到华夏传统服饰。
对于留学第一年9月份联谊会上的民族挫败感,孟老师心里耿耿于怀。
随后她自行采购布料,亲手缝制了一套宋朝时期的女裙,只等着再有这种联谊活动时,穿出去展示华夏文化!
但是那年才21岁的孟老师,孟想同学,太天真了。
此后的一整年,一年级的留学生们再也没有组织过这种活动。
于是孟老师憋着劲,要在第二年的9月份去出席联谊活动,穿她亲手制作的宋裙,为华夏文化争光!
可是第二年9月,这类联姻活动再次举行时,孟老师却没有资格参加。组织者告诉孟想同学,这种穿各国民族服饰参加的活动,叫做“迎新会”,只允许一年级留学生参加,像她这种二年级留学生是没有资格的。
22岁的孟老师回到宿舍,气得大哭。
这时,室友出了个主意,建议孟老师把这条宋裙借给1983年来法国留学的女学生,由她人去展示华夏传统服饰。
孟老师一听,好主意,立刻答应了。
拿到宋裙的那个华夏女孩,几天前刚刚抵达巴黎,对什么事情都是一脸懵逼。
听闻“迎新会”上日本和服和木屐每年抢风头,女孩也是十分气愤。
得知孟师姐要将亲手制作的宋裙借给她,女孩高兴得表示,绝不给华夏文化丢人。
孟老师原以为自己的宋裙能够为国争光,但是事与愿违,她再次的天真过了头。
那个女孩穿着孟师姐借给她的宋裙,的确在“迎新会”上成为了留学生们的焦点。因为在她们就读的大学里,她是第一位穿着华夏传统服饰参加联谊活动的华夏学生。
一帮日本学生被这个女孩抢走了风头,心里自然很
不爽,于是来找茬挑刺。
不可否认,鬼子们对华夏文化的了解真特么的是精湛!
几个20来岁的日本学生,开始向女孩提出各种与宋裙有关的问题,包括服饰的风格、等级、品味等等。
女孩抓了瞎!
这条宋裙不是她做的,是孟师姐缝制的,女孩压根不知道这条裙子里蕴含的文化意义。
于是她一个问题也答不上来,窘得她出尽了洋相!
是啊,人家一群日本学生对华夏文化的认识很深,你一个正宗的华夏学生反而对自己祖国的传统服饰缺乏了解,这太丢人了!
更让现场所有华夏学生感到丢人的是,其中一个日本留学生的汉语说得相当溜。
孟老师转述那个日本留学生当年的汉语原话:“你们华夏人在过去两个十年跨度里把自己的传统文化都给毁掉和抛弃了,将来有一天,欢迎你们到我们日本来求学,把你们寄存在我们国家的那些文化再给学回去,我们作为主人,必将盛情款待你们。”
孟老师本人没有参加那场联谊会,这番话是其他华夏留学生告诉她的。
又一年过去,1984年7月,孟老师和一部分留学生完成学业,返回了华夏。没有机会参加1984年9月的“迎新会”,不知道华夏留学生们在后来的这种联谊会上的表现。
孟老师猜测,多半又是日本人唱主角,华夏学生讨不到便宜。
很久以后孟老师才回过味来,在她留学的那两年,两次“迎新会”的组织者都有日本留学生积极分子的身影,她这才明白,留学生层面的传统文化战役,鬼子早就蓄谋已久且有效实施,所以华夏留学生基本上都是吃亏的。
听完孟老师的讲述,饭桌的气氛立刻变得很压抑。
陈文和张婉婷都觉得心里很不舒服。
也许是觉得自己的讲述带坏了氛围,孟老师说了一件趣事。
在她经历的那两年留学的生活,参加“迎新会”却吃委屈的不止华夏留学生,还有美国佬做伴。
美国白人没有传统服饰,那些白人留学生不可能把自己打扮成印第安人。于是他们穿着牛仔裤和花衬衫去参加联谊活动。
孟老师说,美国佬心态好,知道自己没有传统服饰,也就不去纠结这种概念,在联谊活动上倒也谈笑风生,仗着强大的国家做后盾,没有日本学生敢招惹他们。
听完孟老师的讲述,张婉婷立刻说道:“陈文,我们必须带华夏传统服饰去留学,哪怕是只穿一次,也不能落了咱们国家的威风!”
所以林灵儿教授憧憬的是浪漫的爱情,对包办婚姻有越来越强的反抗,即使被介绍而嫁给一个教授,婚姻生活也过得越来越屎,最后离婚完事。
外国语大学教授和复旦教授的待遇相比,前者可能会差一点点,但也不会差太多,所以陈文推测,孟老师在沪外的收入应该够支撑比较舒适的生活。
那么问题来了,正式编制收入已经能够帮着她奔着小康了,她为什么要把自己累得七死八活的折腾这么个培训班?
不过陈文今天没有提出这个问题,不论是场合还是气氛,乃至于他和孟老师的私交,都不够亲密,他没有把握让孟老师说出心里的话。
想着自己还有十天就要出国了,也不知道这个问题将来还有没有机会问出来,更不确定孟老师会不会老老实实回答。
……
张婉婷问道:“孟老师啊,雷蒙老师,我和陈文马上要去法国巴黎了,请问我们应该带什么行李呢?哦,我的意思不是那些日常必备品什么的,我是想问问,有什么特别值得带的东西?”
陈文听见张婉婷这么问,他也感到同样的好奇。两世他没出过国,还真不知道该带什么。眼下没有智能手机,不需要带转换插座去适配充电器。
孟老师想了想,笑着说道:“我建议你们各带一套我们国家的传统服饰。”
陈文和张婉婷同时问:“传统服饰?”
雷蒙笑着插话:“是的,孟老师提议很对,你们最好带一套反应我们国家文化特点的传统服饰,否则你们一定会后悔。”
看陈文和张婉婷两张好奇的脸,孟老师解释了她提出建议的原因。
孟老师是1982年的公派留学生,那个时候的学生见识浅,81年留学生还在国外学习,也没有人回国告诉他们国外的生活经验,于是在一些事情上比较吃亏。
让孟老师至今不甘心的一件事,就是与华夏传统服饰有关。
1982年9月份,孟老师一行20人抵达了法国巴黎,奔赴各个大学开始留学生生涯。
开学第二周,巴黎各个大学的留学生圈子里或早或晚地发起了联谊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们欢聚一堂,既达到了扩大交友的目的,也宣传了各自国家的文化。
宣传各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展示各自国家的传统服饰。
于是在这些联谊活动中,那些有所准备的留学生就大出风头。
孟老师记忆非常深刻的是大批的日本学生,男的女的,穿着他们的和服,踩着木屐,呱嗒呱嗒的,在联谊会上成为主角
。
除了日本学生,同样很出风头的是来自非洲各国的留学生,他们穿着各种非洲服饰,佩戴着琳琅满目的饰品和挂件,事后他们还有机会把成箱的非洲饰品高价卖出去。
此外,南美和东南亚的少数学生也展示了他们国家的传统服饰,赢得了国家文化层面的骄傲感。
在那些联谊会上,华夏的学生就很落寞了,没有一个人带了祖国的传统服饰来留学,汉服、唐装、清袍,什么都没有。
华夏的学生在国际留学生面前,展示的是日常的衣服,男的是深色长裤+白衬衫,女同学是素花的连衣裙。千篇一律,毫无亮点。
一方面是没人提前教他们,二方面是当时的华夏留学生都很穷,三方面是国内的市场上你很难买到华夏传统服饰。
对于留学第一年9月份联谊会上的民族挫败感,孟老师心里耿耿于怀。
随后她自行采购布料,亲手缝制了一套宋朝时期的女裙,只等着再有这种联谊活动时,穿出去展示华夏文化!
但是那年才21岁的孟老师,孟想同学,太天真了。
此后的一整年,一年级的留学生们再也没有组织过这种活动。
于是孟老师憋着劲,要在第二年的9月份去出席联谊活动,穿她亲手制作的宋裙,为华夏文化争光!
可是第二年9月,这类联姻活动再次举行时,孟老师却没有资格参加。组织者告诉孟想同学,这种穿各国民族服饰参加的活动,叫做“迎新会”,只允许一年级留学生参加,像她这种二年级留学生是没有资格的。
22岁的孟老师回到宿舍,气得大哭。
这时,室友出了个主意,建议孟老师把这条宋裙借给1983年来法国留学的女学生,由她人去展示华夏传统服饰。
孟老师一听,好主意,立刻答应了。
拿到宋裙的那个华夏女孩,几天前刚刚抵达巴黎,对什么事情都是一脸懵逼。
听闻“迎新会”上日本和服和木屐每年抢风头,女孩也是十分气愤。
得知孟师姐要将亲手制作的宋裙借给她,女孩高兴得表示,绝不给华夏文化丢人。
孟老师原以为自己的宋裙能够为国争光,但是事与愿违,她再次的天真过了头。
那个女孩穿着孟师姐借给她的宋裙,的确在“迎新会”上成为了留学生们的焦点。因为在她们就读的大学里,她是第一位穿着华夏传统服饰参加联谊活动的华夏学生。
一帮日本学生被这个女孩抢走了风头,心里自然很
不爽,于是来找茬挑刺。
不可否认,鬼子们对华夏文化的了解真特么的是精湛!
几个20来岁的日本学生,开始向女孩提出各种与宋裙有关的问题,包括服饰的风格、等级、品味等等。
女孩抓了瞎!
这条宋裙不是她做的,是孟师姐缝制的,女孩压根不知道这条裙子里蕴含的文化意义。
于是她一个问题也答不上来,窘得她出尽了洋相!
是啊,人家一群日本学生对华夏文化的认识很深,你一个正宗的华夏学生反而对自己祖国的传统服饰缺乏了解,这太丢人了!
更让现场所有华夏学生感到丢人的是,其中一个日本留学生的汉语说得相当溜。
孟老师转述那个日本留学生当年的汉语原话:“你们华夏人在过去两个十年跨度里把自己的传统文化都给毁掉和抛弃了,将来有一天,欢迎你们到我们日本来求学,把你们寄存在我们国家的那些文化再给学回去,我们作为主人,必将盛情款待你们。”
孟老师本人没有参加那场联谊会,这番话是其他华夏留学生告诉她的。
又一年过去,1984年7月,孟老师和一部分留学生完成学业,返回了华夏。没有机会参加1984年9月的“迎新会”,不知道华夏留学生们在后来的这种联谊会上的表现。
孟老师猜测,多半又是日本人唱主角,华夏学生讨不到便宜。
很久以后孟老师才回过味来,在她留学的那两年,两次“迎新会”的组织者都有日本留学生积极分子的身影,她这才明白,留学生层面的传统文化战役,鬼子早就蓄谋已久且有效实施,所以华夏留学生基本上都是吃亏的。
听完孟老师的讲述,饭桌的气氛立刻变得很压抑。
陈文和张婉婷都觉得心里很不舒服。
也许是觉得自己的讲述带坏了氛围,孟老师说了一件趣事。
在她经历的那两年留学的生活,参加“迎新会”却吃委屈的不止华夏留学生,还有美国佬做伴。
美国白人没有传统服饰,那些白人留学生不可能把自己打扮成印第安人。于是他们穿着牛仔裤和花衬衫去参加联谊活动。
孟老师说,美国佬心态好,知道自己没有传统服饰,也就不去纠结这种概念,在联谊活动上倒也谈笑风生,仗着强大的国家做后盾,没有日本学生敢招惹他们。
听完孟老师的讲述,张婉婷立刻说道:“陈文,我们必须带华夏传统服饰去留学,哪怕是只穿一次,也不能落了咱们国家的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