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继后(3)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主神崛起、全职高手、大道有贼、暗影神座、创世棍王、丑橘、传奇大英雄、暗黑破坏神之毁灭、王者游侠
绿色中文网 www.04zw.com,最快更新宠妃最新章节!
几日之后,左丞相被加封为太傅的旨意下来了。
没有引起任何波澜。这是早就定下来的事,先皇后驾崩,皇帝循例加封皇后的母家。
然而此事的余波还在后头。转眼间到了四月份,原本已经放出风声要“乞骸骨”的左丞相,一日一日地竟还站在金銮殿里的朝堂中,还稳稳坐着他的丞相位子。左丞相要不要辞官回乡这事,在前朝掀起的风雨可比后宫中拖延立后要猛烈地多。
左丞相一旦辞官,不仅是萧家失了主心骨,素日里跟随萧丞相的所有的门生、同年、挚友等等的朝臣,这群人统统要跟着倒霉。朝中结党是必然的,连皇帝都阻止不了,这么些年左丞相一手提拔起来多少人,这些人当初有多么地呼风唤雨,将来就会有多落魄。他们的官位和手里的权利全部都会被夺走,那些从前在侧眼热的人、或是政敌们,早等着这一天好顶替他们。
一个丞相的落幕,带来的是半个朝堂的大换血。
早在这风声出来的时候,不少野心家已经闻风而动,明里暗里排挤左丞相一党。
不过现在……
左丞相不走了?
不是听说您老人家因为年事已高,心绞痛沉疴日笃,导致不能继续为国效力了么?这么快就好了?
被坑得一脸血的朝臣们心里都在咆哮。
最后是右丞相看不惯,当众问了一句“国丈的心绞痛好些了么?”
左丞相笑呵呵道:“承您吉言,这病已经不怎么严重啦……看来是上天都要老夫鞠躬尽瘁,为皇上尽忠职守……”
右丞相脸色木然,他没去看左丞相,只是看向上首的皇帝。
拓跋弘打了个呵欠:“左丞相忠心可鉴啊……”
右丞相还有他身后的一大片臣子差点晕过去。
要知道,左丞相辞官的风声可不是平白传出的,是皇上在几月前模棱两可地提了几句。
今日竟又当众支持萧老狐狸继续坐他的丞相。
拓跋弘照例挥手,散朝,留下目瞪口呆的臣子们。
拓跋弘回宫后就去了长乐宫里,和礼佛的太后一块儿用了午膳。
他将今日朝中左丞相之事和太后随意说了几句。太后只是笑:“现在你倒好了,几家外戚都被打压下去,只剩一个左丞相——他还算老实识相,也没有太大的忧患了。”
“母后以为他真的老实?”拓跋弘嗤笑:“月宜留下个帝姬,他自然是死命不愿意辞官。朕答应了他让他继续做丞相,他还得寸进尺,想把自己的*送进宫里来……”
“行啦,他最后不也妥协了么。”太后有些轻松地道:“咱们拓跋家和萧家,相处成现在这个样子,不错了。萧家再也不会出一个皇后了,又没有皇子外孙。将来他们哪里敢冒犯你的皇权?左丞相和你争了一辈子,现在月宜死了……该有的体面你得给萧家。”
“朕知道。”拓跋弘几不可闻地叹息。
“那继后的事情,你真的打算……”太后欲言又止:“其实立静妃也不是不可。”
拓跋弘蹙了眉头:“母后!静妃韦氏,她在朕的心里并不配做皇后。她安安分分地做静妃,永远服侍在朕身边,就已经是她的福气了。”
太后撇一撇嘴道:“是不是做皇帝的人都会太挑三拣四?你为了不立静妃,还和左丞相两个一唱一和,打着幌子说什么匈奴要送帝女和亲……其实哀家也不喜欢静妃,但立她为后,是最简单麻烦最少的一条路。哀家知道,她在你心里的位置连慧昭媛都比不上,然而皇后之位……也不用太较真了吧。”
匈奴和亲确有其事,但是拓跋弘拖延立后的真正目的却不是为了匈奴,只是为了立后之事。
不过这两件事可以互相利用起来,与西北战事也有裨益。
在太后眼里,静妃的父亲早逝,母家全靠欣荣帝姬撑着,是不会有什么外戚祸患的。而且静妃也是个没福留不住孩子的。
一个没有孩子的皇后,与当年的昭睿皇后,如法炮制。
太后现在人老了,越来越怕麻烦。虽然她也知道静妃撑不起凤位。
拓跋弘就不似她那样颓然了。他浅笑一下,道:“母后,这些事儿您就不要操心了。朕还正当壮年,不想立一个差强人意、得过且过的皇后。最重要的是她母家无能对于后宫来说是好事,对整个大秦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而且……母后认为静妃母族力量薄弱,所以合适。但她真的会是一个安分的女人么?”
太后面上略有不解。
“母后,萧家这个大族,其实您已经看透彻了。”拓跋弘道:“萧丞相和月宜所做的事情,虽然过分,但都没有逾越朕的底线。萧家虽然势重,但他们足够聪明识相,关键时刻能够忠于朕,朕就没那么厌恶他们。而如沈庶人那样的……即便不如萧家势重,朕也容忍不了!”
“你是说韦氏会有沈氏那般不安分?”太后又笑了。
“她志在后位。”拓跋弘面露不愉。
“也罢。”太后点头道:“立后之事,我们不论怎样选择,其实利弊都是差不多的。陈秀的话说得好,西北战线,才是最大的事,大过左右丞相的纷争,大过文臣与武将的角力。你立静妃,朝中事情简单,然而静妃的母家在战场上却帮不上忙。迎了那一位回来,就安了将士们的心,不论将来有什么后患,至少要先将夏国与匈奴打下来。细细看下来,咱们怎么做都有麻烦,也都有好处。”
皇太后弄权一辈子,她永远都在打类似的算盘——要紧关头,战火纷飞或者皇位争夺的时候,她就会念起那些手握重权的氏族的好处,嫌恶没本事的。等事情结束了,仗打完了,她就最厌恶当初的功臣们,想方设法地打压。
过河拆桥,不愧是皇室里每一日都在上演的戏码。
“还有蒙古。”拓跋弘的唇角扬起了浅笑:“朕终将拥有天下。”
***
昭睿皇后的崩逝给大秦皇室带来的,不是所谓的哀伤,而是群起争锋的热闹。
就算乾武十一年的选秀因皇后丧仪被耽搁了,不能如期举行,秦国内各家的达官贵族激动而迫切的心情却甚于选秀。皇帝拖延立后,这给了所有人一个契机,不单是后宫静妃之流为了那个位子筹谋已久、伺机待发,官员中凡有女儿未出阁的,都不由地去将眼睛定在皇室里头。
很多人还窃喜地认为,既然皇上拖了这么长的时间,那么自己一介三品的寻常官吏趁机努一把力,或许真能攀上呢?旧例里皇帝若不急着在原配死后就定下继后人选,那就是准备另选贵女入宫,而不是从嫔妃妾室里头挑人。
然而后宫中传言静妃立后的风声越来越响……皇帝对合欢殿的宠爱只增不减,四月份以来的几日里频频招幸静妃,丝毫没有某些人揣测的“静妃失宠”。京城贵胄们日日支着耳朵听宫里的消息,人心浮动,天下不安。
在这越来越惊心的躁动中,林媛这边的日子倒是清净了。
宫中最焦头烂额的莫过静妃,离那个位置本只有一步之遥,现在被推得越来越远,能不急么。林媛却是破罐子破摔类型的,不管皇上怎么考量、什么时候立后,那凤位上的人都不会是自己。
她唯一要努力的目的就是阻止静妃上位。
现在这个目的已经莫名其妙、不费吹灰之力地实现了。宫中静妃的呼声虽然仍是很高,但这种母族没有实权的女子想夺后位,时间拖得越久越不利。一天天地等下去,不知何时能等到皇上松口,静妃的夺位只会越来越艰难。
林媛大感轻松。
相比起赵昭仪心里还存着和静妃争一争的念头,林媛是最有自知之明的,对那位置没有任何野心。
本来也想做点什么的,后来还是决定别乱动了。宫权她现在是不敢伸手的——别说静妃为了夺位把权势抓得越来越紧,这时候她若是跟着争,在皇上太后眼里也能被怀疑成对凤位有非分之想。
想缠着拓跋弘日夜笙歌,对方却忙得一个头两个大,进后宫的那点日子分给静妃后就没剩了。林媛搞不清楚他在忙些啥,也不敢随意打听。
波澜翻卷的后宫里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平静。静妃心焦,却从不敢表露出来,做事说话比从前更加谨慎、温和。嫔妃们猜不透圣心,不敢轻举妄动地去合欢殿拜访,对静妃的恭敬却是不减的。同时,她们对待赵昭仪、林媛二人也十分敬重。
日子沉闷而静谧。(未完待续)
几日之后,左丞相被加封为太傅的旨意下来了。
没有引起任何波澜。这是早就定下来的事,先皇后驾崩,皇帝循例加封皇后的母家。
然而此事的余波还在后头。转眼间到了四月份,原本已经放出风声要“乞骸骨”的左丞相,一日一日地竟还站在金銮殿里的朝堂中,还稳稳坐着他的丞相位子。左丞相要不要辞官回乡这事,在前朝掀起的风雨可比后宫中拖延立后要猛烈地多。
左丞相一旦辞官,不仅是萧家失了主心骨,素日里跟随萧丞相的所有的门生、同年、挚友等等的朝臣,这群人统统要跟着倒霉。朝中结党是必然的,连皇帝都阻止不了,这么些年左丞相一手提拔起来多少人,这些人当初有多么地呼风唤雨,将来就会有多落魄。他们的官位和手里的权利全部都会被夺走,那些从前在侧眼热的人、或是政敌们,早等着这一天好顶替他们。
一个丞相的落幕,带来的是半个朝堂的大换血。
早在这风声出来的时候,不少野心家已经闻风而动,明里暗里排挤左丞相一党。
不过现在……
左丞相不走了?
不是听说您老人家因为年事已高,心绞痛沉疴日笃,导致不能继续为国效力了么?这么快就好了?
被坑得一脸血的朝臣们心里都在咆哮。
最后是右丞相看不惯,当众问了一句“国丈的心绞痛好些了么?”
左丞相笑呵呵道:“承您吉言,这病已经不怎么严重啦……看来是上天都要老夫鞠躬尽瘁,为皇上尽忠职守……”
右丞相脸色木然,他没去看左丞相,只是看向上首的皇帝。
拓跋弘打了个呵欠:“左丞相忠心可鉴啊……”
右丞相还有他身后的一大片臣子差点晕过去。
要知道,左丞相辞官的风声可不是平白传出的,是皇上在几月前模棱两可地提了几句。
今日竟又当众支持萧老狐狸继续坐他的丞相。
拓跋弘照例挥手,散朝,留下目瞪口呆的臣子们。
拓跋弘回宫后就去了长乐宫里,和礼佛的太后一块儿用了午膳。
他将今日朝中左丞相之事和太后随意说了几句。太后只是笑:“现在你倒好了,几家外戚都被打压下去,只剩一个左丞相——他还算老实识相,也没有太大的忧患了。”
“母后以为他真的老实?”拓跋弘嗤笑:“月宜留下个帝姬,他自然是死命不愿意辞官。朕答应了他让他继续做丞相,他还得寸进尺,想把自己的*送进宫里来……”
“行啦,他最后不也妥协了么。”太后有些轻松地道:“咱们拓跋家和萧家,相处成现在这个样子,不错了。萧家再也不会出一个皇后了,又没有皇子外孙。将来他们哪里敢冒犯你的皇权?左丞相和你争了一辈子,现在月宜死了……该有的体面你得给萧家。”
“朕知道。”拓跋弘几不可闻地叹息。
“那继后的事情,你真的打算……”太后欲言又止:“其实立静妃也不是不可。”
拓跋弘蹙了眉头:“母后!静妃韦氏,她在朕的心里并不配做皇后。她安安分分地做静妃,永远服侍在朕身边,就已经是她的福气了。”
太后撇一撇嘴道:“是不是做皇帝的人都会太挑三拣四?你为了不立静妃,还和左丞相两个一唱一和,打着幌子说什么匈奴要送帝女和亲……其实哀家也不喜欢静妃,但立她为后,是最简单麻烦最少的一条路。哀家知道,她在你心里的位置连慧昭媛都比不上,然而皇后之位……也不用太较真了吧。”
匈奴和亲确有其事,但是拓跋弘拖延立后的真正目的却不是为了匈奴,只是为了立后之事。
不过这两件事可以互相利用起来,与西北战事也有裨益。
在太后眼里,静妃的父亲早逝,母家全靠欣荣帝姬撑着,是不会有什么外戚祸患的。而且静妃也是个没福留不住孩子的。
一个没有孩子的皇后,与当年的昭睿皇后,如法炮制。
太后现在人老了,越来越怕麻烦。虽然她也知道静妃撑不起凤位。
拓跋弘就不似她那样颓然了。他浅笑一下,道:“母后,这些事儿您就不要操心了。朕还正当壮年,不想立一个差强人意、得过且过的皇后。最重要的是她母家无能对于后宫来说是好事,对整个大秦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而且……母后认为静妃母族力量薄弱,所以合适。但她真的会是一个安分的女人么?”
太后面上略有不解。
“母后,萧家这个大族,其实您已经看透彻了。”拓跋弘道:“萧丞相和月宜所做的事情,虽然过分,但都没有逾越朕的底线。萧家虽然势重,但他们足够聪明识相,关键时刻能够忠于朕,朕就没那么厌恶他们。而如沈庶人那样的……即便不如萧家势重,朕也容忍不了!”
“你是说韦氏会有沈氏那般不安分?”太后又笑了。
“她志在后位。”拓跋弘面露不愉。
“也罢。”太后点头道:“立后之事,我们不论怎样选择,其实利弊都是差不多的。陈秀的话说得好,西北战线,才是最大的事,大过左右丞相的纷争,大过文臣与武将的角力。你立静妃,朝中事情简单,然而静妃的母家在战场上却帮不上忙。迎了那一位回来,就安了将士们的心,不论将来有什么后患,至少要先将夏国与匈奴打下来。细细看下来,咱们怎么做都有麻烦,也都有好处。”
皇太后弄权一辈子,她永远都在打类似的算盘——要紧关头,战火纷飞或者皇位争夺的时候,她就会念起那些手握重权的氏族的好处,嫌恶没本事的。等事情结束了,仗打完了,她就最厌恶当初的功臣们,想方设法地打压。
过河拆桥,不愧是皇室里每一日都在上演的戏码。
“还有蒙古。”拓跋弘的唇角扬起了浅笑:“朕终将拥有天下。”
***
昭睿皇后的崩逝给大秦皇室带来的,不是所谓的哀伤,而是群起争锋的热闹。
就算乾武十一年的选秀因皇后丧仪被耽搁了,不能如期举行,秦国内各家的达官贵族激动而迫切的心情却甚于选秀。皇帝拖延立后,这给了所有人一个契机,不单是后宫静妃之流为了那个位子筹谋已久、伺机待发,官员中凡有女儿未出阁的,都不由地去将眼睛定在皇室里头。
很多人还窃喜地认为,既然皇上拖了这么长的时间,那么自己一介三品的寻常官吏趁机努一把力,或许真能攀上呢?旧例里皇帝若不急着在原配死后就定下继后人选,那就是准备另选贵女入宫,而不是从嫔妃妾室里头挑人。
然而后宫中传言静妃立后的风声越来越响……皇帝对合欢殿的宠爱只增不减,四月份以来的几日里频频招幸静妃,丝毫没有某些人揣测的“静妃失宠”。京城贵胄们日日支着耳朵听宫里的消息,人心浮动,天下不安。
在这越来越惊心的躁动中,林媛这边的日子倒是清净了。
宫中最焦头烂额的莫过静妃,离那个位置本只有一步之遥,现在被推得越来越远,能不急么。林媛却是破罐子破摔类型的,不管皇上怎么考量、什么时候立后,那凤位上的人都不会是自己。
她唯一要努力的目的就是阻止静妃上位。
现在这个目的已经莫名其妙、不费吹灰之力地实现了。宫中静妃的呼声虽然仍是很高,但这种母族没有实权的女子想夺后位,时间拖得越久越不利。一天天地等下去,不知何时能等到皇上松口,静妃的夺位只会越来越艰难。
林媛大感轻松。
相比起赵昭仪心里还存着和静妃争一争的念头,林媛是最有自知之明的,对那位置没有任何野心。
本来也想做点什么的,后来还是决定别乱动了。宫权她现在是不敢伸手的——别说静妃为了夺位把权势抓得越来越紧,这时候她若是跟着争,在皇上太后眼里也能被怀疑成对凤位有非分之想。
想缠着拓跋弘日夜笙歌,对方却忙得一个头两个大,进后宫的那点日子分给静妃后就没剩了。林媛搞不清楚他在忙些啥,也不敢随意打听。
波澜翻卷的后宫里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平静。静妃心焦,却从不敢表露出来,做事说话比从前更加谨慎、温和。嫔妃们猜不透圣心,不敢轻举妄动地去合欢殿拜访,对静妃的恭敬却是不减的。同时,她们对待赵昭仪、林媛二人也十分敬重。
日子沉闷而静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