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年后查案无的矢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绿色中文网 www.04zw.com,最快更新推棺最新章节!
“疯狗御史”的新官大火还在烧着,叶向高和朱庚鼎力支持,皇帝陛下又有默许,东厂内厂锦衣卫倾巢而出,试问何人敢说半个不字?
李秘今番无异于给大明朝廷刮骨疗毒,也是大快人心,虽说官场上人人自危,但民间却是拍手叫好。
尤其是吕坤等大儒的宣扬之下,文人们联合不少民间之人,纷纷给李秘献上万民伞,李秘的声望也是一时无两。
这种氛围无疑是一种助燃剂,不过李秘也并非毫无节制,无论东厂内厂还是锦衣卫,那都是双刃剑,使用过度的话,问题就会随之而来。
虽然如今的东厂督主和内厂提督,是王安和陈矩,这两位可都是大明历史上比较罕见,拥有着不少好评的宦官,再加上大太监田义坐镇,所有也就不必担心缉事厂会伤及无辜了。
或许有人会认为,大明终其一朝,宦官都从未退出过政治舞台,大明朝的宦官是一个比一个烂,凭什么好的都让李秘给撞着了?
其实这也并非李秘运气好,试想一番,若不是李秘一直压着魏忠贤,无论是田义王安还是陈矩,他们还能如此稳如泰山?怕不是早就让魏忠贤给踢出内宫去了。
再者说了,郑贵妃与福王朱常洵本就居心不良,内宫里头也是明争暗斗,太监们各为其主,像田义等人这般一条心忠于皇帝的,其实并没有太多,在这种斗争环境下,试问谁的双手能干净?
只是说他们相对其他太监而言,无论眼光还是格局,都比较高大一些,没有做出只顾私利而忘乎大义的事情来罢了。
若没有李秘压着,哪来这么多的好太监?
不过无论王安田义还是陈矩,在历史上的风评确实不错,但话说回来,史料不可尽信,到底好不好,也无从得知。
咱们研究历史,不是为了追求对错,甚至很多时候无法还原真相,我们研究历史说到底还是为了以史为鉴,能从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得到启发,推动后世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那才是最重要的。
否则你一根筋在那里研究历史原貌,还原历史真相,研究出来了又有何用?
闲话也休提,只说疯狗御史在这厢扫荡朝堂,刮骨疗毒挖出的大洞,总需要新鲜血肉来填补。
沈鲤在背后坐镇,面上有叶向高和李廷机,倒也发掘出不少人才来。
不过朝堂并非简单透明的地方,每个官职都至关重要,并不是说官职太低,就没有任何作用了。
大明官制绝对是世界历史上最睿智,最充满智慧的封建官场制度,比如六科给事中这样的官职,那是位低权重,若不是心中拥有大信仰,矢志不渝为国为民的人,那都不屑去做这样的官的。
所以无论大小官职,都显得极其重要,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吏部,因为天官是为了选官设置的,吏部是管官的官,无论是李秘还是叶向高,都没有放松吏部的掌控。
另外一个就是礼部,不少人认为礼部并没甚么卵用,户部管钱,兵部管兵,工部制造,各司都有看头,唯独礼部是个清水衙门,根本没人在意。
起初李秘也是这般想法,可真正接触了官场,才知道礼部其实才是最要紧的一个部司衙门。
凡事都将名正言顺,这个名到底是谁来定,才能叫做正?
没错,制定这些的,正是礼部!
甚至于朱常洛能够当上东宫太子,也都是因为礼部一直在支持,沈鲤叶向高等人,只要登上高位,入阁为辅臣的,还没有哪个能绕过礼部!
因为礼部一直支持朱常洛,朱常洵也无法安插人手进来,他在户部倒是有不少亲信,眼下却是将手伸到了兵部!
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问题可就麻烦多了。
虽说兵部并不直接统兵,明朝军事很多时候都是五军都督府在掌控,所谓兵部,很多时候都是在制定大战略和提供后勤,管理军务等等,实际的调兵打仗都需要经过五军都督府。
可但凡涉及到兵部,那就极能说明问题了,更何况朱常洵一直在亲近禁卫军的人物,这可是玩火的危险信号!
当然了,朱常洵也不可能自己出面,这些都是李秘通过内厂和东厂番子了解到的秘密情报,只是先留个心眼,以免出现无法控制的状况罢了。
朝局安稳下来,按说人人都应该感到高兴,若说有人不高兴,那只能是朱常洵。
因为只有朝堂出现突发状况,才能借机废掉太子,他才有出头之日,若朝局稳定,国势上扬,人人安乐,他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李秘起初也有点不太理解,按说郑贵妃受尽宠爱,朱常洵也同样如此,朱翊钧在洛阳为他建造王府,花费的银子如山似海,他不乐意去洛阳过日子,便留在北京,并未让他之藩。
即便不当太子,往后不当皇帝,当个逍遥王爷,也未尝不可,为何就一定要争这个太子?
不过如今李秘算是有些理解了。
朱常洛的特殊出身,确实有些不太好看,而且多年来一直受到冷落,若不是李秘的介入,王恭妃和朱常洛只怕还畏畏缩缩躲在冷宫之中,整日提心吊胆过日子。
既然皇帝全心全意地宠爱郑贵妃和他朱常洵,为何偌大的家业一定要传给朱常洛,就为了守着一个可笑的祖训?
理解归理解,但如今的李秘已经看得很清楚,朱常洵与朱常洛的个人能力且先不说,若朱常洵当皇帝,对这个帝国更加有利,李秘也可以抛开个人恩怨,让朱常洵来当这个皇帝。
可如今的形势之下,朱常洛入主东宫这些年来,没有大差小错,在王弘诲和吕坤等人的辅佐之下,反而做得有声有色,展现出了一代英主的气度来。
郑贵妃这边固然势力庞大,国舅郑承恩等人也都将势力的触角延伸到了南京朝廷那边去,朝中也不乏很多想要铤而走险的官员支持。
但想要打破朱常洛营造出来的格局,只能带来混乱和灾难,李秘是如何都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的!
疯狗御史如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李秘也不好去拜访朱常洛或者朱常洵,因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惹来过度解读,所以李秘平日很少抛头露面,一旦出动,可就有人要遭殃了。
然而今日,李秘到底是要悄悄出门了。
因为他让内厂密探调查的事情,终于还是有了眉目!
经历了辽东以东的风雪暴,北京城年后的小雪,李秘也就没如何放在眼里了。
李秘带上索长生等人,在内厂探子的引领下,很快来到了西郊的一处坡地上。
坡地上已经搭建了遮风挡雪的棚子,内厂番子警戒着,依稀能够看到棚子内翻刨出来的新鲜泥土。
身为太医院的院正,陆济的墓显得实在太过寒碜,虽然是被皇帝下令砍头的,但好歹还有人收尸,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可他连墓碑都没有!
见得此状,李秘也是心头发堵,陆济是个有真本事的医者,虽然束手束脚,无法真正施展自己的医术,但在危难关头,他到底是没有忘记医者仁心,这就足以让人佩服。
李秘起初也并没有想过要调查陆济之死,本想着年后有了闲暇,再过来拜祭一番。
可随着索长生给朱翊钧治病,却发现了一些猫腻,索长生无法从朱翊钧的身上得到更多的线索,便只能从陆济身上寻找了。
朱翊钧之所以会中风,并非自然病变,而是人为诱导,有人给他下了药,才会导致他中风!
索长生虽然在他体内发现了残余的药物,但毕竟只是借助了蛊虫的敏感细微的应激特性,已经无法确定到底是何种药物。
但可以肯定的是,根据药物残留的程度,综合朱翊钧中风的时间来看,当时索长生等人已经被投入诏狱,而照料朱翊钧的,便只有陆济。
过不了多久,陆济便给砍了头,很多人都认为陆济是给索长生等人背了黑锅,但此时看来,只怕是因为陆济知晓内情,才被杀人灭口的!
李秘也没有让番子去陆济家中搜查,因为事关重大,陆济即便知道,也不可能留在家中,给家人招来灾祸,他实在太了解陆济,这个老人一辈子过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又岂会在临死前,给家人惹来灭门之灾?
所以,若果真有内幕秘密,陆济一定会带在身上,或者藏在心里。
若带在身上,那么行刑之前就该被搜出来,即便藏得再隐秘,死后被人收敛之时,也一样会被搜出来。
而若是藏在心里,人已经死了,又如何能够再问出来?
虽然明知如此,但李秘到底还是要过来看一看,或许这个秘密确实藏在陆济的心里,但想知道这个秘密的,绝不仅仅只有李秘一人!
那个给朱翊钧下毒之人,一定会不安心,他一定会来确保陆济不会把秘密泄露出去,所以陆济的墓葬就一定不是原封不动的!
而且收敛之人连墓碑都没有留下,分明就是想隐藏陆济之死,若不是内厂番子神通广大,想要找到这个无名墓地,根本不太可能。
索长生虽然对这种场面并不厌恶,但还是朝李秘问道:“哥,这人都死了这么久,估摸着皮肉都没了,还能查出甚么来?”
李秘心里其实也没太多底气,横竖这是最后的突破口,没其他法子的时候,也没太多的选择了。
“有时候死人比活人可信,且看看情况再说吧。”
如此说着,众人便走进了棚子来,但见得整个棚子将掘开的墓地都遮掩了起来,棺木并未腐坏,所以在棺盖上放了一块葛布,已经白骨化的尸骸,就摆在了葛布之上。
“果真白骨化了……”李秘也有些失望,众人更是叹息不已,心说只剩下一把骨头,还能查出甚么来?
“疯狗御史”的新官大火还在烧着,叶向高和朱庚鼎力支持,皇帝陛下又有默许,东厂内厂锦衣卫倾巢而出,试问何人敢说半个不字?
李秘今番无异于给大明朝廷刮骨疗毒,也是大快人心,虽说官场上人人自危,但民间却是拍手叫好。
尤其是吕坤等大儒的宣扬之下,文人们联合不少民间之人,纷纷给李秘献上万民伞,李秘的声望也是一时无两。
这种氛围无疑是一种助燃剂,不过李秘也并非毫无节制,无论东厂内厂还是锦衣卫,那都是双刃剑,使用过度的话,问题就会随之而来。
虽然如今的东厂督主和内厂提督,是王安和陈矩,这两位可都是大明历史上比较罕见,拥有着不少好评的宦官,再加上大太监田义坐镇,所有也就不必担心缉事厂会伤及无辜了。
或许有人会认为,大明终其一朝,宦官都从未退出过政治舞台,大明朝的宦官是一个比一个烂,凭什么好的都让李秘给撞着了?
其实这也并非李秘运气好,试想一番,若不是李秘一直压着魏忠贤,无论是田义王安还是陈矩,他们还能如此稳如泰山?怕不是早就让魏忠贤给踢出内宫去了。
再者说了,郑贵妃与福王朱常洵本就居心不良,内宫里头也是明争暗斗,太监们各为其主,像田义等人这般一条心忠于皇帝的,其实并没有太多,在这种斗争环境下,试问谁的双手能干净?
只是说他们相对其他太监而言,无论眼光还是格局,都比较高大一些,没有做出只顾私利而忘乎大义的事情来罢了。
若没有李秘压着,哪来这么多的好太监?
不过无论王安田义还是陈矩,在历史上的风评确实不错,但话说回来,史料不可尽信,到底好不好,也无从得知。
咱们研究历史,不是为了追求对错,甚至很多时候无法还原真相,我们研究历史说到底还是为了以史为鉴,能从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得到启发,推动后世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那才是最重要的。
否则你一根筋在那里研究历史原貌,还原历史真相,研究出来了又有何用?
闲话也休提,只说疯狗御史在这厢扫荡朝堂,刮骨疗毒挖出的大洞,总需要新鲜血肉来填补。
沈鲤在背后坐镇,面上有叶向高和李廷机,倒也发掘出不少人才来。
不过朝堂并非简单透明的地方,每个官职都至关重要,并不是说官职太低,就没有任何作用了。
大明官制绝对是世界历史上最睿智,最充满智慧的封建官场制度,比如六科给事中这样的官职,那是位低权重,若不是心中拥有大信仰,矢志不渝为国为民的人,那都不屑去做这样的官的。
所以无论大小官职,都显得极其重要,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吏部,因为天官是为了选官设置的,吏部是管官的官,无论是李秘还是叶向高,都没有放松吏部的掌控。
另外一个就是礼部,不少人认为礼部并没甚么卵用,户部管钱,兵部管兵,工部制造,各司都有看头,唯独礼部是个清水衙门,根本没人在意。
起初李秘也是这般想法,可真正接触了官场,才知道礼部其实才是最要紧的一个部司衙门。
凡事都将名正言顺,这个名到底是谁来定,才能叫做正?
没错,制定这些的,正是礼部!
甚至于朱常洛能够当上东宫太子,也都是因为礼部一直在支持,沈鲤叶向高等人,只要登上高位,入阁为辅臣的,还没有哪个能绕过礼部!
因为礼部一直支持朱常洛,朱常洵也无法安插人手进来,他在户部倒是有不少亲信,眼下却是将手伸到了兵部!
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问题可就麻烦多了。
虽说兵部并不直接统兵,明朝军事很多时候都是五军都督府在掌控,所谓兵部,很多时候都是在制定大战略和提供后勤,管理军务等等,实际的调兵打仗都需要经过五军都督府。
可但凡涉及到兵部,那就极能说明问题了,更何况朱常洵一直在亲近禁卫军的人物,这可是玩火的危险信号!
当然了,朱常洵也不可能自己出面,这些都是李秘通过内厂和东厂番子了解到的秘密情报,只是先留个心眼,以免出现无法控制的状况罢了。
朝局安稳下来,按说人人都应该感到高兴,若说有人不高兴,那只能是朱常洵。
因为只有朝堂出现突发状况,才能借机废掉太子,他才有出头之日,若朝局稳定,国势上扬,人人安乐,他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李秘起初也有点不太理解,按说郑贵妃受尽宠爱,朱常洵也同样如此,朱翊钧在洛阳为他建造王府,花费的银子如山似海,他不乐意去洛阳过日子,便留在北京,并未让他之藩。
即便不当太子,往后不当皇帝,当个逍遥王爷,也未尝不可,为何就一定要争这个太子?
不过如今李秘算是有些理解了。
朱常洛的特殊出身,确实有些不太好看,而且多年来一直受到冷落,若不是李秘的介入,王恭妃和朱常洛只怕还畏畏缩缩躲在冷宫之中,整日提心吊胆过日子。
既然皇帝全心全意地宠爱郑贵妃和他朱常洵,为何偌大的家业一定要传给朱常洛,就为了守着一个可笑的祖训?
理解归理解,但如今的李秘已经看得很清楚,朱常洵与朱常洛的个人能力且先不说,若朱常洵当皇帝,对这个帝国更加有利,李秘也可以抛开个人恩怨,让朱常洵来当这个皇帝。
可如今的形势之下,朱常洛入主东宫这些年来,没有大差小错,在王弘诲和吕坤等人的辅佐之下,反而做得有声有色,展现出了一代英主的气度来。
郑贵妃这边固然势力庞大,国舅郑承恩等人也都将势力的触角延伸到了南京朝廷那边去,朝中也不乏很多想要铤而走险的官员支持。
但想要打破朱常洛营造出来的格局,只能带来混乱和灾难,李秘是如何都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的!
疯狗御史如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李秘也不好去拜访朱常洛或者朱常洵,因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惹来过度解读,所以李秘平日很少抛头露面,一旦出动,可就有人要遭殃了。
然而今日,李秘到底是要悄悄出门了。
因为他让内厂密探调查的事情,终于还是有了眉目!
经历了辽东以东的风雪暴,北京城年后的小雪,李秘也就没如何放在眼里了。
李秘带上索长生等人,在内厂探子的引领下,很快来到了西郊的一处坡地上。
坡地上已经搭建了遮风挡雪的棚子,内厂番子警戒着,依稀能够看到棚子内翻刨出来的新鲜泥土。
身为太医院的院正,陆济的墓显得实在太过寒碜,虽然是被皇帝下令砍头的,但好歹还有人收尸,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可他连墓碑都没有!
见得此状,李秘也是心头发堵,陆济是个有真本事的医者,虽然束手束脚,无法真正施展自己的医术,但在危难关头,他到底是没有忘记医者仁心,这就足以让人佩服。
李秘起初也并没有想过要调查陆济之死,本想着年后有了闲暇,再过来拜祭一番。
可随着索长生给朱翊钧治病,却发现了一些猫腻,索长生无法从朱翊钧的身上得到更多的线索,便只能从陆济身上寻找了。
朱翊钧之所以会中风,并非自然病变,而是人为诱导,有人给他下了药,才会导致他中风!
索长生虽然在他体内发现了残余的药物,但毕竟只是借助了蛊虫的敏感细微的应激特性,已经无法确定到底是何种药物。
但可以肯定的是,根据药物残留的程度,综合朱翊钧中风的时间来看,当时索长生等人已经被投入诏狱,而照料朱翊钧的,便只有陆济。
过不了多久,陆济便给砍了头,很多人都认为陆济是给索长生等人背了黑锅,但此时看来,只怕是因为陆济知晓内情,才被杀人灭口的!
李秘也没有让番子去陆济家中搜查,因为事关重大,陆济即便知道,也不可能留在家中,给家人招来灾祸,他实在太了解陆济,这个老人一辈子过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又岂会在临死前,给家人惹来灭门之灾?
所以,若果真有内幕秘密,陆济一定会带在身上,或者藏在心里。
若带在身上,那么行刑之前就该被搜出来,即便藏得再隐秘,死后被人收敛之时,也一样会被搜出来。
而若是藏在心里,人已经死了,又如何能够再问出来?
虽然明知如此,但李秘到底还是要过来看一看,或许这个秘密确实藏在陆济的心里,但想知道这个秘密的,绝不仅仅只有李秘一人!
那个给朱翊钧下毒之人,一定会不安心,他一定会来确保陆济不会把秘密泄露出去,所以陆济的墓葬就一定不是原封不动的!
而且收敛之人连墓碑都没有留下,分明就是想隐藏陆济之死,若不是内厂番子神通广大,想要找到这个无名墓地,根本不太可能。
索长生虽然对这种场面并不厌恶,但还是朝李秘问道:“哥,这人都死了这么久,估摸着皮肉都没了,还能查出甚么来?”
李秘心里其实也没太多底气,横竖这是最后的突破口,没其他法子的时候,也没太多的选择了。
“有时候死人比活人可信,且看看情况再说吧。”
如此说着,众人便走进了棚子来,但见得整个棚子将掘开的墓地都遮掩了起来,棺木并未腐坏,所以在棺盖上放了一块葛布,已经白骨化的尸骸,就摆在了葛布之上。
“果真白骨化了……”李秘也有些失望,众人更是叹息不已,心说只剩下一把骨头,还能查出甚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