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礼乐归朝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绿色中文网 www.04zw.com,最快更新汉祚高门最新章节!
许多事情其实只要埋下一个种子,便可以非常顺畅的向前发展。
当鼎仓将要打造那样一批工坊的消息流出后,首先受到波及影响的,便是鼎券的买卖价格。
都督府年前刚刚发售面值一亿钱的鼎券,再加上此前几年一些流通还未到兑付期的鼎券,整个市场在存的鼎券大概在两亿四五千万钱之间。
不过由于今年以来江东一系列政令颁行,虽然名义上不是在针对淮南,但实际上肯定会对淮南有不利影响。所以鼎券的流通价格有所降低,尤其是去年新发售的一些长期鼎券,甚至有的价格已经跌到面值七成以下。
可是当鼎仓公布这一计划之后,低迷许久的鼎券市场顿时迎来了一个爆发期,价格更是连连攀升,一些短期鼎券价格甚至直接冲过了面值,且还保持着攀升势头。
尤其一些资本雄厚的券商更是大肆入货,这更刺激了价格进一步的增长。甚至就连许多原本无意于鼎券买卖的商户们,在看到这火爆一幕后,也都忍不住集结财货而争抢入场。
当沈哲子收到鼎仓关于这一方面的汇报时,也真是不知该要如何评价。市场自有其敏锐性,但不理智的一面也的确是让人触目惊心。
市场在流通这些鼎券不到三亿钱,但因此而撬动发生交易的钱,在这一段时间内便超过了其三倍还要多。这自然说明有大量的鼎券这段时间内正在被频繁的买卖,而这增长量则是在以一个非常高的幅度在递增。
眼看着这样一份令人哭笑不得的报表,沈哲子脑海中浮现出许多似曾相识的画面。他不敢耽搁太久,即刻将庾条等鼎仓主管们召来开会进行商讨,该要如何遏止这样一个不理智的炒作现象。
最终,在结合当下交易状况和流通情况,都督府很快便发布行令,凡鼎券定向交易一旦超出面值三日内重复交易,超出部分以重复次数而加收印花税。至于场外交易,超出十万钱面值的则不再提供归属保障。
都督府及时做出反应,虽然引得民众怨声载道,要知道参与到这一次炒卖中的可不仅仅只是那些大资本的券商,一些寻常小民也都乐在其中。
但这也总算将这种不理智的投机给遏止住,而且取消大额归属保障,也意味着打压了鼎券的流通职能,进一步削弱其炒作空间。
虽然这一次风波算是有惊无险的过去了,但沈哲子也不得不感慨,古人的会玩程度较之后世并不逊色多少。真要仗着自己有什么先知先能而有松懈,真的是有可能直接玩脱了。
虽然鼎券在整个淮南产业当中所占比例很小,但是由于其独特的信用属性,一旦被这种狂欢行为高捧低摔,那对淮南产业整体布局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根本就是金钱难以衡量的。
当然,这一次风波也并非尽是坏事,最起码又挖掘出鼎券另一个作用,那就是对淮南整体经济状况如何有一个放大彰显的作用。换言之只要不是发生全面战争那种大的动荡,只要能够将鼎券市场给维持住,淮南就算面对什么打压,基本不会遭遇什么大的混乱。
这一层作用,沈哲子说了没有用,关键是要获得大众认可。一旦大众们达成这种共识,那么淮南的信用便也算是完全的深入人心了。
而相对于整个淮南大盘子,区区几亿钱的鼎券市场,就算是加上那些流通不便的分红鼎券,满打满算不过十几亿,要维持起来无疑更轻松得多。
尤其后续在消弭一些恶劣影响时,沈哲子甚至不乏邪念滋生,除了他此前所构想的那些手段之外,有没有可能将鼎券散发于敌后?若是能做到的话,则无异于多了一种新的把持各方反对势力的手段。
这种事情要做到其实并不困难,只需要继续扩大鼎券的货币属性,增加交易中的结算职能,自然可以以淮南为中心,层层向外扩散。
就算在更远的地方其货币属性得不到体现,也会作为一种重要的外汇储备与淮南进行货资交流。通过本质上一文不值的鼎券,大肆搜刮敌统区的各种物资。
但沈哲子想了想之后,还是放弃了这一个诱人的想法。
因为鼎券可以说是第一种以信用为背书的金融产品,一旦他自以为可以通过操纵鼎券以玩弄世人,得利只是一时,遗害则悠久,会给后世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甚至让这种金融行为成为一个不能涉足的禁区。
总之,鼎券风波算是告一段落。而沈哲子原本还打算将那些北地匠户们所带来的物品进行一次产品展销,经过这一件事之后索性也就直接放弃。反正这一件事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没有必要再多此一举。
接下来,淮南新的产业布局便悄然展开。
这一次新产业的创建,其实与普罗大众关系并不太大,也不是什么劳动密集型产业,格调最重要。
品牌效应,沈哲子已经践行良久,小到他个人,大到如今整个都督府,其实都可以说是一个品牌,所以这一次的产业运营自然也不例外。
沈哲子本身便是此道圣手,加上手下已经培养出一批如江虨等人这样的成熟团队,这件事在都督府会议上稍集众论,一个花团锦簇的方案很快便被酝酿而出。
淮南周边虽然因为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但江东毕竟太远,自然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所以,首先需要在江东制造出一个轰动效应。
都督府的第一道文案名为“礼乐归朝”,那就是命令这些工匠们依据中朝各类典章,采石销铜,打造一批钟磬礼乐用具,大张旗鼓的送回江东,使正声鸣于江表。
如此一来,既能与中枢稍微缓和一下近来过于对冲的气氛,也能向整个江东彰显,中朝久礼因淮南而复得,同时中原最正统的各种工艺,眼下都在淮南。
提出这一方案的乃是谢尚,而这一提议,也得到都督府众人交口称赞。
沈哲子也是在听到谢尚陈述这一方案时,才突然想起来原本历史上这正是谢尚的手笔,北伐中得到传国玉玺,使东晋皇帝结束了白板天子的尴尬处境,同时采石制磬,成为江表钟石雅乐的开始。
应该说,陈郡谢氏之所以能够久立豫州、兄弟为继,并且成长为盛极一时的江东权门,谢尚的这一次政治投机占了很大的比例,给整个谢家都积攒下庞大的声誉遗产。
所以沈哲子也不得不感慨,真正从礼法方面来说,自己较之真正的古人还是差了许多,虽然意识到其重要性,但却并不能将之发挥到极致。所以当他一旦不再过分迁就那些台辅执政的时候,细节上面的一些疏忽很容易就被引申为狂悖无礼。
幸在他麾下如今也是贤能毕集,可以拾遗补漏。如此一个表里光鲜的提议,自然没有不通过的道理。所以这件事也就交给谢尚负责统筹,尽快拿出一个成果。
接下来便是品牌的确立,一些与会人员对于早年沈氏南苑那种高端精品路线仍是记忆犹新,不乏想要再复制一次。但南苑这个品牌,本身就是建康城中一个区域品牌,且早已是过眼云烟,若向更广阔去推广,还是有些阻滞。
最终,还是沈哲子敲定“神都”两个字,天中神都坊,这个名字听起来就高大上档次,这将会是未来淮南主打的一个奢侈品概念。
本身框架和概念已经确立下来,接下来就是正式投产。经过过去这一段时间的观察遴选,那几千名工匠里一些工艺之外尚有别的禀赋才能的,也大体被圈定起来继续观察。至于剩下的那些,正好可以投入到这个神都坊的生产中来。
而讲到生产,又不得不再提一句,那就是过去这段时间针对这些工匠的检验,并不是全无收获。更偏远的地方,沈哲子不清楚,反正在淮南工匠营里,第一台加工车床就此产生出来。
这件事说起来,又是一个机缘凑巧的故事。反正就是工匠们根据都督府给予的命题,大胆放手的去改造而得到的一个意外收获。
对于这一点,沈哲子也并不感到意外,所谓穿越必备神技的印刷术,说穿了无非印章、碑拓、印染等各种早就存在的技术叠加起来。重要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这种组合的思路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应用前景。
车床的产生,让各种精细器件的加工和批量生产前景广阔,虽然第一个产品惨不忍睹,而且手摇脚踏的动力模式与后世那种概念也不可相提并论。但只要思路有了,那就是立足于此继续迭代,优化动能和提高动力转化效率。
享受到了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甘甜喜悦,沈哲子对此不免更加热衷,每天都要抽出一部分时间来巡查一遍,希望能再沙中淘金,在众多改造品中发现值得深作挖掘的产品。
这种热忱态度,甚至就连杜赫等都督府属官们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屡屡劝告沈哲子不可耽于机巧而误于军政事务。沈哲子对此只是嗤之以鼻,这些人眼界短浅,根本不了解自己这种见证奇迹诞生的快乐。
不过,很快沈哲子这种悠闲时光便也告一段落。年前他便派人前往辽地与慕容氏沟通,现在慕容氏终于作出了决定并回应,慕容皝派遣他的儿子慕容恪前来淮南,商谈战场上共同进攻石虎的合作。
许多事情其实只要埋下一个种子,便可以非常顺畅的向前发展。
当鼎仓将要打造那样一批工坊的消息流出后,首先受到波及影响的,便是鼎券的买卖价格。
都督府年前刚刚发售面值一亿钱的鼎券,再加上此前几年一些流通还未到兑付期的鼎券,整个市场在存的鼎券大概在两亿四五千万钱之间。
不过由于今年以来江东一系列政令颁行,虽然名义上不是在针对淮南,但实际上肯定会对淮南有不利影响。所以鼎券的流通价格有所降低,尤其是去年新发售的一些长期鼎券,甚至有的价格已经跌到面值七成以下。
可是当鼎仓公布这一计划之后,低迷许久的鼎券市场顿时迎来了一个爆发期,价格更是连连攀升,一些短期鼎券价格甚至直接冲过了面值,且还保持着攀升势头。
尤其一些资本雄厚的券商更是大肆入货,这更刺激了价格进一步的增长。甚至就连许多原本无意于鼎券买卖的商户们,在看到这火爆一幕后,也都忍不住集结财货而争抢入场。
当沈哲子收到鼎仓关于这一方面的汇报时,也真是不知该要如何评价。市场自有其敏锐性,但不理智的一面也的确是让人触目惊心。
市场在流通这些鼎券不到三亿钱,但因此而撬动发生交易的钱,在这一段时间内便超过了其三倍还要多。这自然说明有大量的鼎券这段时间内正在被频繁的买卖,而这增长量则是在以一个非常高的幅度在递增。
眼看着这样一份令人哭笑不得的报表,沈哲子脑海中浮现出许多似曾相识的画面。他不敢耽搁太久,即刻将庾条等鼎仓主管们召来开会进行商讨,该要如何遏止这样一个不理智的炒作现象。
最终,在结合当下交易状况和流通情况,都督府很快便发布行令,凡鼎券定向交易一旦超出面值三日内重复交易,超出部分以重复次数而加收印花税。至于场外交易,超出十万钱面值的则不再提供归属保障。
都督府及时做出反应,虽然引得民众怨声载道,要知道参与到这一次炒卖中的可不仅仅只是那些大资本的券商,一些寻常小民也都乐在其中。
但这也总算将这种不理智的投机给遏止住,而且取消大额归属保障,也意味着打压了鼎券的流通职能,进一步削弱其炒作空间。
虽然这一次风波算是有惊无险的过去了,但沈哲子也不得不感慨,古人的会玩程度较之后世并不逊色多少。真要仗着自己有什么先知先能而有松懈,真的是有可能直接玩脱了。
虽然鼎券在整个淮南产业当中所占比例很小,但是由于其独特的信用属性,一旦被这种狂欢行为高捧低摔,那对淮南产业整体布局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根本就是金钱难以衡量的。
当然,这一次风波也并非尽是坏事,最起码又挖掘出鼎券另一个作用,那就是对淮南整体经济状况如何有一个放大彰显的作用。换言之只要不是发生全面战争那种大的动荡,只要能够将鼎券市场给维持住,淮南就算面对什么打压,基本不会遭遇什么大的混乱。
这一层作用,沈哲子说了没有用,关键是要获得大众认可。一旦大众们达成这种共识,那么淮南的信用便也算是完全的深入人心了。
而相对于整个淮南大盘子,区区几亿钱的鼎券市场,就算是加上那些流通不便的分红鼎券,满打满算不过十几亿,要维持起来无疑更轻松得多。
尤其后续在消弭一些恶劣影响时,沈哲子甚至不乏邪念滋生,除了他此前所构想的那些手段之外,有没有可能将鼎券散发于敌后?若是能做到的话,则无异于多了一种新的把持各方反对势力的手段。
这种事情要做到其实并不困难,只需要继续扩大鼎券的货币属性,增加交易中的结算职能,自然可以以淮南为中心,层层向外扩散。
就算在更远的地方其货币属性得不到体现,也会作为一种重要的外汇储备与淮南进行货资交流。通过本质上一文不值的鼎券,大肆搜刮敌统区的各种物资。
但沈哲子想了想之后,还是放弃了这一个诱人的想法。
因为鼎券可以说是第一种以信用为背书的金融产品,一旦他自以为可以通过操纵鼎券以玩弄世人,得利只是一时,遗害则悠久,会给后世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甚至让这种金融行为成为一个不能涉足的禁区。
总之,鼎券风波算是告一段落。而沈哲子原本还打算将那些北地匠户们所带来的物品进行一次产品展销,经过这一件事之后索性也就直接放弃。反正这一件事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没有必要再多此一举。
接下来,淮南新的产业布局便悄然展开。
这一次新产业的创建,其实与普罗大众关系并不太大,也不是什么劳动密集型产业,格调最重要。
品牌效应,沈哲子已经践行良久,小到他个人,大到如今整个都督府,其实都可以说是一个品牌,所以这一次的产业运营自然也不例外。
沈哲子本身便是此道圣手,加上手下已经培养出一批如江虨等人这样的成熟团队,这件事在都督府会议上稍集众论,一个花团锦簇的方案很快便被酝酿而出。
淮南周边虽然因为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但江东毕竟太远,自然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所以,首先需要在江东制造出一个轰动效应。
都督府的第一道文案名为“礼乐归朝”,那就是命令这些工匠们依据中朝各类典章,采石销铜,打造一批钟磬礼乐用具,大张旗鼓的送回江东,使正声鸣于江表。
如此一来,既能与中枢稍微缓和一下近来过于对冲的气氛,也能向整个江东彰显,中朝久礼因淮南而复得,同时中原最正统的各种工艺,眼下都在淮南。
提出这一方案的乃是谢尚,而这一提议,也得到都督府众人交口称赞。
沈哲子也是在听到谢尚陈述这一方案时,才突然想起来原本历史上这正是谢尚的手笔,北伐中得到传国玉玺,使东晋皇帝结束了白板天子的尴尬处境,同时采石制磬,成为江表钟石雅乐的开始。
应该说,陈郡谢氏之所以能够久立豫州、兄弟为继,并且成长为盛极一时的江东权门,谢尚的这一次政治投机占了很大的比例,给整个谢家都积攒下庞大的声誉遗产。
所以沈哲子也不得不感慨,真正从礼法方面来说,自己较之真正的古人还是差了许多,虽然意识到其重要性,但却并不能将之发挥到极致。所以当他一旦不再过分迁就那些台辅执政的时候,细节上面的一些疏忽很容易就被引申为狂悖无礼。
幸在他麾下如今也是贤能毕集,可以拾遗补漏。如此一个表里光鲜的提议,自然没有不通过的道理。所以这件事也就交给谢尚负责统筹,尽快拿出一个成果。
接下来便是品牌的确立,一些与会人员对于早年沈氏南苑那种高端精品路线仍是记忆犹新,不乏想要再复制一次。但南苑这个品牌,本身就是建康城中一个区域品牌,且早已是过眼云烟,若向更广阔去推广,还是有些阻滞。
最终,还是沈哲子敲定“神都”两个字,天中神都坊,这个名字听起来就高大上档次,这将会是未来淮南主打的一个奢侈品概念。
本身框架和概念已经确立下来,接下来就是正式投产。经过过去这一段时间的观察遴选,那几千名工匠里一些工艺之外尚有别的禀赋才能的,也大体被圈定起来继续观察。至于剩下的那些,正好可以投入到这个神都坊的生产中来。
而讲到生产,又不得不再提一句,那就是过去这段时间针对这些工匠的检验,并不是全无收获。更偏远的地方,沈哲子不清楚,反正在淮南工匠营里,第一台加工车床就此产生出来。
这件事说起来,又是一个机缘凑巧的故事。反正就是工匠们根据都督府给予的命题,大胆放手的去改造而得到的一个意外收获。
对于这一点,沈哲子也并不感到意外,所谓穿越必备神技的印刷术,说穿了无非印章、碑拓、印染等各种早就存在的技术叠加起来。重要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这种组合的思路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应用前景。
车床的产生,让各种精细器件的加工和批量生产前景广阔,虽然第一个产品惨不忍睹,而且手摇脚踏的动力模式与后世那种概念也不可相提并论。但只要思路有了,那就是立足于此继续迭代,优化动能和提高动力转化效率。
享受到了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甘甜喜悦,沈哲子对此不免更加热衷,每天都要抽出一部分时间来巡查一遍,希望能再沙中淘金,在众多改造品中发现值得深作挖掘的产品。
这种热忱态度,甚至就连杜赫等都督府属官们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屡屡劝告沈哲子不可耽于机巧而误于军政事务。沈哲子对此只是嗤之以鼻,这些人眼界短浅,根本不了解自己这种见证奇迹诞生的快乐。
不过,很快沈哲子这种悠闲时光便也告一段落。年前他便派人前往辽地与慕容氏沟通,现在慕容氏终于作出了决定并回应,慕容皝派遣他的儿子慕容恪前来淮南,商谈战场上共同进攻石虎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