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各有规划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绿色中文网 www.04zw.com,最快更新大唐称王最新章节!
“这到不错,修成水泥路,以后幽州的铁和煤,运输就方便多了,只不过一年时间够吗?”李世民想了一下问道。
“时间肯定不够的,不过也能节省不少时间。”长孙无忌盘算了一下说道。
“东海道出兵三万,加上水师,直扑平壤,有一万骑兵,高句丽人野战想要吃下,并不容易;兵临平壤,高句丽必然方寸大乱,大军再从安市杀入,两面夹击,岂有不胜的道理。”李世民指着书桌上的地图说道。
这副地图已经放在书桌上很多天了,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攻打高句丽,需要多少人马,如何行军,他都考虑了很多遍。
“陛下,大军兵临平壤,虽然会让高句丽上下震动不安,不过所冒的风险也不小,他们很可能集中大量兵力,和大军决一死战,如果五万大军战死,即便攻下安市一线,也不划算。高句丽很多城池,都是易守难攻,那边寒冷天气的时间又长,即便每座城池都顺利拿下,需要花费的时间也不少。而且从东海道运送大军,水师恐怕得跑好几趟,一但发生意外,兵临平壤的计划,都得搁浅。”长孙无忌耐心的分析道。
“你说这些,朕都考虑过,大军到辽东,高句丽必然云集大部分人马到安市一线;水师随后运送人到平壤附近隐藏,即便高句丽人提前发现,也可以直冲平壤,那时候平壤的兵马应该不多,对他们并无太大威胁。”李世民摆摆手说道。
“朕不是杨广,不会犯自大的错误,打下高句丽,朕有十足把握。”李世民自信的说道。
“臣当然相信陛下能打下高句丽,只不过臣觉得现在时机还不到,我们准备也不够充足,攻打的话,伤亡肯定不小;如果能准备充足一些,到时候一举拿下,也能展现陛下的风采。”长孙无忌点点头很肯定的说道。
长孙无忌最后一句,说到了李世民心头,他想御驾亲征,不就是为了展示自己给天下百姓看吗?
一个是损失不小,一个是轻松拿下,他自然知道应该怎么选择。
“除了道路,船只,你觉得还要做什么准备?”李世民微微点了一下头,思索着问道。
“冬衣,臣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冬衣,攻打高句丽,想要速战速决,很不容易,毕竟他们城池众多,一路打过去,花费的时间可不少。即便打下来,也得治理,这就需要足够的冬衣。除了衣物,就是大夫,臣觉得王牧这一点做得很好,他无论到哪里,都安排了不少大夫,甚至在行军途中,那些大夫还要教随行的民夫,让更多人懂得如何救治伤员。除此之外,可以安排工匠,提前去渔阳,制作攻城器械。”长孙无忌回答道。
“嗯,有道理,具体应该如何做呢?”李世民点头问道。
“冬衣需要羊毛,羽毛,这一点可以向姑复要一些,他们那里养殖的家禽非常多,可以支援一些。大夫的问题也好办,御医肯定懂得治疗外伤,教一批人出来,应该很轻松。”长孙无忌建议道。
“这事交给你去办,朕就再等一年,明年之后,朕要御驾亲征高句丽。”李世民坚定的说道。
“臣遵旨。”
“朕在新年之后,给承乾加元服,你觉得太子妃选何家女子为好?”李世民摆摆手问道。
“太子妃一事,事关重大,臣觉得可以多挑选一些,再从中选出最合适的。”长孙无忌建议道。
“这里没有外人,你是承乾的亲舅舅,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李世民眉头微微一皱说道。
他可不相信长孙无忌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知道躲不过,长孙无忌在脑子里迅速过了一遍想法,确定没有问题,这才开口说道:“太子身为国本,太子妃关系着大唐的未来,臣以为,最好不是大世家的女子,又不能太弱,不然将来容易受气;当然,举止端庄,知书达理,聪明贤惠是必须的。”知道长孙无忌不会明确的指出那一家的女子合适,李世民也不强求,微微颌首说道:“朕听闻秘书臣苏亶长女,端庄秀丽,又知书达礼,辅机你觉得如何?”
“苏家是书香世家,苏勖又是陛下旧属,一向忠心耿耿,臣亦听闻苏亶长女族茂冠冕,言容有则,想来应该不错。”长孙无忌想了想说道。
对于太子妃来说,只要不是五姓七望,关陇八大家,他都觉得没有问题。
如果是顶级大世家,以后难免要有争斗,这是他不能容忍的。
“嗯,你也考察一下,还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李世民微微点头说道。
“臣遵旨!”长孙无忌再次躬身施礼。他明白其实李世民已经做了决定,和自己商量,只是暗示他的决定,好在朝中支持他的决定。
太子妃是以后的皇后,将来的后宫之主,想要获得这个位置的人可不少,李世民也不可能一言而决,必须要礼部献上名单,在朝堂商议。
李世民暗示了长孙无忌他的选择,到时候长孙无忌就该带头支持,而有长孙无忌的支持,像房玄龄,杜如晦这种聪明人,自然就明白就李世民的意图。
“陛下不会罢休的。”离开皇宫,杜如晦有些担忧的说道。
“陛下心里其实清楚的,他暂时不会再提。”房玄龄说道。
“可是也拖不了多久。”杜如晦苦笑一下说道。
“这也是迟早的事情,大家心里不都清楚吗?既然是迟早的事情,我们早点做准备不是更好吗?”房玄龄笑着说道。
“那到也是,既然陛下已经下定了决心,我们这些臣子,自然得尽力支持。”杜如晦揉揉额头说道。
“征伐辽东,事关重大,以我对陛下的了解,他恐怕不会让李靖领兵,这才是让我最担心的。”房玄龄说道。
“是啊!这也是我不安的一点,就怕陛下连程知节,尉迟敬德都不带。”杜如晦苦恼的说道。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露出苦笑,他们明白,老朋友担心的东西都一样,生怕李世民为了面子,出征的时候不带有名的将领,这是为了避免其他人的名气,盖过自己。
“唉!能拖久一点就好,可以准备充分一些。”房玄龄叹息一声道。
“时间再久,我们都会觉得准备不够充分,其实征伐辽东,胜率还是很大的,毕竟陛下并非隋帝,而高句丽也不是曾经的高句丽。”杜如晦微微摇头说道。
“话虽如此,不过高句丽为了防备中原,比起以前的准备,可是要充足不少啊!”房玄龄说道。
杨广三征高句丽,把高句丽是打怕了的,可以说高句丽是不予余力的搞城防,尤其是大唐一统天下,高句丽干脆学着中原修长城,想要把中原隔在辽东之外。
“放心吧,以陛下的能力,即便不能大胜,也不会败。”杜如晦宽慰道。
“嗯。”房玄龄点了点头,其实他俩都相信李世民不会失败,更多的担忧,是不想攻打辽东,让大唐目前大好局势变坏。
“如果南洋都护府能在陛下征辽东的时候,抽出人手,赢的几率就要大很多。”沉默片刻,房玄龄说道。
“陛下不可能调王牧去辽东的。”杜如晦摇摇头说道。
“我并不是说让王牧出,南洋都护府和岭南出兵就好。”房玄龄说道。
“以陛下的高傲,他不会调岭南和南洋都护府的兵马。”杜如晦再次摇摇头道。
王牧下南洋,李世民只给了一万多回纥骑兵,以他们对李世民的了解,又怎么会回过头来要王牧的兵马呢?
这和调王牧有啥区别。
“不!不!可以找借口的,岭南和南洋都护府的船只很多,可以用运送粮草的名义过去,只是船员多一些而已,他们去也是受水师节制。”房玄龄讲解道。
“嗯,不错,南洋的人马,如果操作得当,确实能左右战场,为了安全起见,还可以建议陛下,让倭人牵制百济。”杜如晦赞同道。
“这就要和王牧好好沟通一下,最好能再陛下出征之后,停止征战。”房玄龄提醒道。
“我会给他写信。”杜如晦明白老朋友的意思,点了点头。房玄龄笑了笑说道:“幸好王牧弄了这么多事情出来,不然还真没有借口拖延时间。”杜如晦也笑了起来,看着老朋友说道:“某人可经常说王牧搞事情,让自己忙得脚不沾地。”三省六部的官员都是有定额的,不过小吏却没有,李世民体谅房玄龄等人事务繁忙,最近两年可是给他们配了不少小吏。
“难道不是吗?你到好,大病一场,陛下担心你旧疾复发,没给你那么多事,不就落到我们身上了。”房玄龄没好气的说道。
“新城区的房子卖得不错吧?有钱还有啥困难的。”杜如晦笑着说道。
作为中枢来说,最大的麻烦,就是各处都要钱要粮,以往必须抠抠搜搜的过日子,一般只拨款三成。
新城区修建,王牧可没打算从中赚钱,虽然给自己谋一些利益,不过其中的钱财,他都是规划到后期建设之中的,在他的规划之中,新城区还要修好几条道路,不止通向老城区,还有附近的村镇,大道,都得连通起来。
除此之外,新城区的排水,排污,绿化,休息,观赏等公共设施,也会修得很齐备,可以说除了没有高楼大厦,就是一座现代大城,至少街心花园,小公园,动物园这些全都要有。
这也是为何新城区获利很高的情况下,王牧还说钱刚刚够用的原因之一。
另外的原因当然是他不想李世民挪用,影响后期修建。王牧离开,虽然修建工作是阎立本负责,不过财政方面,却又中书省直接监管。
房玄龄接手之后,仔细一算,差点吓出心脏病,要知道两个高档区域,房屋动辄就是一二十万贯一处,最便宜的山庄也需要好几万贯,这么一算下来,足足会有几千万贯的收入。
虽然还有很多支出,不过在房玄龄看来,很多地方完全可以采用民夫的劳役,这可就能节省非常大的开支。
大唐一年的税收,也不过价值三四千万贯,修建新城,就能获得国家半年赋税的收入,虽然很多钱只是账面上,不过还是让房玄龄觉得,手头宽松了许多。
王牧主持修建新城,供货商那里,他是采用房屋来抵扣货款,而房玄龄操作空间更大,他能用地方劳役,税收,甚至土地,货物来抵扣,进一步增加了利润。
“王牧那脑子,也不知道怎么长的,明明就是一个五大三粗的家伙,却能想出那么多办法。新城区的新鲜玩意,经过他这么一弄,普通的房屋,价格增加了好几倍。还有那养殖场,一般人不就是养家禽嘛,他却知道挑选个头大,产量高的来做种;大海存在了无数年,只有海边一些渔民过着苦日子,到了他手里,却成了一个巨大的宝库,带壳的,长刺的,还都能变成美食。有时候我都觉得,我们是不是书读多了,所以才没有他聪明。”房玄龄苦笑一下,摇摇头扳着手指说道。
“你还说少了,做了无数年的药材,到他手里变成了粮食,南洋也成了粮食的产地,如果不是人太少,完全可以超过关中。香料,医术,煤炭,水泥,蔬菜,还有价格贵的玻璃,香水,这些都是因为他才出现的。我觉得并不是我们书读多了,只不过生活条件不同,我们从来没有为自家粮食发愁,他以前是普通百姓,想法就不一样,而他又喜欢思考,喜欢去实验。”杜如晦扳着手指补充道。
“我都想建议陛下,调他回京,让他来做这个左仆射,不过又觉得,他似乎更适合地方,你看姑复,还有岭南,因为他的存在,从一个偏远蛮荒之地,成了富庶之地。”房玄龄感叹道。
“这到不错,修成水泥路,以后幽州的铁和煤,运输就方便多了,只不过一年时间够吗?”李世民想了一下问道。
“时间肯定不够的,不过也能节省不少时间。”长孙无忌盘算了一下说道。
“东海道出兵三万,加上水师,直扑平壤,有一万骑兵,高句丽人野战想要吃下,并不容易;兵临平壤,高句丽必然方寸大乱,大军再从安市杀入,两面夹击,岂有不胜的道理。”李世民指着书桌上的地图说道。
这副地图已经放在书桌上很多天了,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攻打高句丽,需要多少人马,如何行军,他都考虑了很多遍。
“陛下,大军兵临平壤,虽然会让高句丽上下震动不安,不过所冒的风险也不小,他们很可能集中大量兵力,和大军决一死战,如果五万大军战死,即便攻下安市一线,也不划算。高句丽很多城池,都是易守难攻,那边寒冷天气的时间又长,即便每座城池都顺利拿下,需要花费的时间也不少。而且从东海道运送大军,水师恐怕得跑好几趟,一但发生意外,兵临平壤的计划,都得搁浅。”长孙无忌耐心的分析道。
“你说这些,朕都考虑过,大军到辽东,高句丽必然云集大部分人马到安市一线;水师随后运送人到平壤附近隐藏,即便高句丽人提前发现,也可以直冲平壤,那时候平壤的兵马应该不多,对他们并无太大威胁。”李世民摆摆手说道。
“朕不是杨广,不会犯自大的错误,打下高句丽,朕有十足把握。”李世民自信的说道。
“臣当然相信陛下能打下高句丽,只不过臣觉得现在时机还不到,我们准备也不够充足,攻打的话,伤亡肯定不小;如果能准备充足一些,到时候一举拿下,也能展现陛下的风采。”长孙无忌点点头很肯定的说道。
长孙无忌最后一句,说到了李世民心头,他想御驾亲征,不就是为了展示自己给天下百姓看吗?
一个是损失不小,一个是轻松拿下,他自然知道应该怎么选择。
“除了道路,船只,你觉得还要做什么准备?”李世民微微点了一下头,思索着问道。
“冬衣,臣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冬衣,攻打高句丽,想要速战速决,很不容易,毕竟他们城池众多,一路打过去,花费的时间可不少。即便打下来,也得治理,这就需要足够的冬衣。除了衣物,就是大夫,臣觉得王牧这一点做得很好,他无论到哪里,都安排了不少大夫,甚至在行军途中,那些大夫还要教随行的民夫,让更多人懂得如何救治伤员。除此之外,可以安排工匠,提前去渔阳,制作攻城器械。”长孙无忌回答道。
“嗯,有道理,具体应该如何做呢?”李世民点头问道。
“冬衣需要羊毛,羽毛,这一点可以向姑复要一些,他们那里养殖的家禽非常多,可以支援一些。大夫的问题也好办,御医肯定懂得治疗外伤,教一批人出来,应该很轻松。”长孙无忌建议道。
“这事交给你去办,朕就再等一年,明年之后,朕要御驾亲征高句丽。”李世民坚定的说道。
“臣遵旨。”
“朕在新年之后,给承乾加元服,你觉得太子妃选何家女子为好?”李世民摆摆手问道。
“太子妃一事,事关重大,臣觉得可以多挑选一些,再从中选出最合适的。”长孙无忌建议道。
“这里没有外人,你是承乾的亲舅舅,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李世民眉头微微一皱说道。
他可不相信长孙无忌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知道躲不过,长孙无忌在脑子里迅速过了一遍想法,确定没有问题,这才开口说道:“太子身为国本,太子妃关系着大唐的未来,臣以为,最好不是大世家的女子,又不能太弱,不然将来容易受气;当然,举止端庄,知书达理,聪明贤惠是必须的。”知道长孙无忌不会明确的指出那一家的女子合适,李世民也不强求,微微颌首说道:“朕听闻秘书臣苏亶长女,端庄秀丽,又知书达礼,辅机你觉得如何?”
“苏家是书香世家,苏勖又是陛下旧属,一向忠心耿耿,臣亦听闻苏亶长女族茂冠冕,言容有则,想来应该不错。”长孙无忌想了想说道。
对于太子妃来说,只要不是五姓七望,关陇八大家,他都觉得没有问题。
如果是顶级大世家,以后难免要有争斗,这是他不能容忍的。
“嗯,你也考察一下,还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李世民微微点头说道。
“臣遵旨!”长孙无忌再次躬身施礼。他明白其实李世民已经做了决定,和自己商量,只是暗示他的决定,好在朝中支持他的决定。
太子妃是以后的皇后,将来的后宫之主,想要获得这个位置的人可不少,李世民也不可能一言而决,必须要礼部献上名单,在朝堂商议。
李世民暗示了长孙无忌他的选择,到时候长孙无忌就该带头支持,而有长孙无忌的支持,像房玄龄,杜如晦这种聪明人,自然就明白就李世民的意图。
“陛下不会罢休的。”离开皇宫,杜如晦有些担忧的说道。
“陛下心里其实清楚的,他暂时不会再提。”房玄龄说道。
“可是也拖不了多久。”杜如晦苦笑一下说道。
“这也是迟早的事情,大家心里不都清楚吗?既然是迟早的事情,我们早点做准备不是更好吗?”房玄龄笑着说道。
“那到也是,既然陛下已经下定了决心,我们这些臣子,自然得尽力支持。”杜如晦揉揉额头说道。
“征伐辽东,事关重大,以我对陛下的了解,他恐怕不会让李靖领兵,这才是让我最担心的。”房玄龄说道。
“是啊!这也是我不安的一点,就怕陛下连程知节,尉迟敬德都不带。”杜如晦苦恼的说道。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露出苦笑,他们明白,老朋友担心的东西都一样,生怕李世民为了面子,出征的时候不带有名的将领,这是为了避免其他人的名气,盖过自己。
“唉!能拖久一点就好,可以准备充分一些。”房玄龄叹息一声道。
“时间再久,我们都会觉得准备不够充分,其实征伐辽东,胜率还是很大的,毕竟陛下并非隋帝,而高句丽也不是曾经的高句丽。”杜如晦微微摇头说道。
“话虽如此,不过高句丽为了防备中原,比起以前的准备,可是要充足不少啊!”房玄龄说道。
杨广三征高句丽,把高句丽是打怕了的,可以说高句丽是不予余力的搞城防,尤其是大唐一统天下,高句丽干脆学着中原修长城,想要把中原隔在辽东之外。
“放心吧,以陛下的能力,即便不能大胜,也不会败。”杜如晦宽慰道。
“嗯。”房玄龄点了点头,其实他俩都相信李世民不会失败,更多的担忧,是不想攻打辽东,让大唐目前大好局势变坏。
“如果南洋都护府能在陛下征辽东的时候,抽出人手,赢的几率就要大很多。”沉默片刻,房玄龄说道。
“陛下不可能调王牧去辽东的。”杜如晦摇摇头说道。
“我并不是说让王牧出,南洋都护府和岭南出兵就好。”房玄龄说道。
“以陛下的高傲,他不会调岭南和南洋都护府的兵马。”杜如晦再次摇摇头道。
王牧下南洋,李世民只给了一万多回纥骑兵,以他们对李世民的了解,又怎么会回过头来要王牧的兵马呢?
这和调王牧有啥区别。
“不!不!可以找借口的,岭南和南洋都护府的船只很多,可以用运送粮草的名义过去,只是船员多一些而已,他们去也是受水师节制。”房玄龄讲解道。
“嗯,不错,南洋的人马,如果操作得当,确实能左右战场,为了安全起见,还可以建议陛下,让倭人牵制百济。”杜如晦赞同道。
“这就要和王牧好好沟通一下,最好能再陛下出征之后,停止征战。”房玄龄提醒道。
“我会给他写信。”杜如晦明白老朋友的意思,点了点头。房玄龄笑了笑说道:“幸好王牧弄了这么多事情出来,不然还真没有借口拖延时间。”杜如晦也笑了起来,看着老朋友说道:“某人可经常说王牧搞事情,让自己忙得脚不沾地。”三省六部的官员都是有定额的,不过小吏却没有,李世民体谅房玄龄等人事务繁忙,最近两年可是给他们配了不少小吏。
“难道不是吗?你到好,大病一场,陛下担心你旧疾复发,没给你那么多事,不就落到我们身上了。”房玄龄没好气的说道。
“新城区的房子卖得不错吧?有钱还有啥困难的。”杜如晦笑着说道。
作为中枢来说,最大的麻烦,就是各处都要钱要粮,以往必须抠抠搜搜的过日子,一般只拨款三成。
新城区修建,王牧可没打算从中赚钱,虽然给自己谋一些利益,不过其中的钱财,他都是规划到后期建设之中的,在他的规划之中,新城区还要修好几条道路,不止通向老城区,还有附近的村镇,大道,都得连通起来。
除此之外,新城区的排水,排污,绿化,休息,观赏等公共设施,也会修得很齐备,可以说除了没有高楼大厦,就是一座现代大城,至少街心花园,小公园,动物园这些全都要有。
这也是为何新城区获利很高的情况下,王牧还说钱刚刚够用的原因之一。
另外的原因当然是他不想李世民挪用,影响后期修建。王牧离开,虽然修建工作是阎立本负责,不过财政方面,却又中书省直接监管。
房玄龄接手之后,仔细一算,差点吓出心脏病,要知道两个高档区域,房屋动辄就是一二十万贯一处,最便宜的山庄也需要好几万贯,这么一算下来,足足会有几千万贯的收入。
虽然还有很多支出,不过在房玄龄看来,很多地方完全可以采用民夫的劳役,这可就能节省非常大的开支。
大唐一年的税收,也不过价值三四千万贯,修建新城,就能获得国家半年赋税的收入,虽然很多钱只是账面上,不过还是让房玄龄觉得,手头宽松了许多。
王牧主持修建新城,供货商那里,他是采用房屋来抵扣货款,而房玄龄操作空间更大,他能用地方劳役,税收,甚至土地,货物来抵扣,进一步增加了利润。
“王牧那脑子,也不知道怎么长的,明明就是一个五大三粗的家伙,却能想出那么多办法。新城区的新鲜玩意,经过他这么一弄,普通的房屋,价格增加了好几倍。还有那养殖场,一般人不就是养家禽嘛,他却知道挑选个头大,产量高的来做种;大海存在了无数年,只有海边一些渔民过着苦日子,到了他手里,却成了一个巨大的宝库,带壳的,长刺的,还都能变成美食。有时候我都觉得,我们是不是书读多了,所以才没有他聪明。”房玄龄苦笑一下,摇摇头扳着手指说道。
“你还说少了,做了无数年的药材,到他手里变成了粮食,南洋也成了粮食的产地,如果不是人太少,完全可以超过关中。香料,医术,煤炭,水泥,蔬菜,还有价格贵的玻璃,香水,这些都是因为他才出现的。我觉得并不是我们书读多了,只不过生活条件不同,我们从来没有为自家粮食发愁,他以前是普通百姓,想法就不一样,而他又喜欢思考,喜欢去实验。”杜如晦扳着手指补充道。
“我都想建议陛下,调他回京,让他来做这个左仆射,不过又觉得,他似乎更适合地方,你看姑复,还有岭南,因为他的存在,从一个偏远蛮荒之地,成了富庶之地。”房玄龄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