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中文网 > 六韬·鬼谷子谋略全本 > 第21章 龙韬——效军事组织之明 (6)
第21章 龙韬——效军事组织之明 (6)
推荐阅读:
绿色中文网 www.04zw.com,最快更新六韬·鬼谷子谋略全本最新章节!
诸有阴事大虑,当用书,不用符。主以书遗将,将以书问主。书皆一合而再离,三发而一知。再离者,分书为三部;三发而一知者,言三人,人操一分,相参而不相知情也,此谓阴书。敌虽圣智,莫之能识。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主将欲合兵①,行无穷之变,图不测之利。其事繁多,符不能明;相去辽远,言语不通。为之奈何?”
太公曰:“诸有阴事大虑,当用书②,不用符。主以书遗将,将以书问主。书皆一合而再离,三发而一知。再离者,分书为三部;三发而一知者,言三人,人操一分,相参而不相知情也。此谓阴书。敌虽圣智,莫之能识。”
武王曰:“善哉!”
①合兵:集结兵力。
②书:阴书,古代秘密通信的一种方法,比阴符能传递更具体的消息。
武王问太公说:“率领部队深入敌国之内,国君想要集结兵力,根据敌情进行灵活的变通,谋求出其不意的胜利。但事情繁杂,用阴符难以说明问题,彼此相距又十分遥远,言语难通。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太公说:“所有秘密的事情和重大的计策,都应当用阴书来传达而不是用阴符。国君送阴书给将领传达意图,主将送阴书给君主请示问题,这种阴书都是一合而再离、三发而一知。所谓一合而再离,就是把一封书信分为三个部分;所谓三发而一知,就是派三个人送信,每人送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相互参差,即使送信的人也不知道书信的内容,这就叫阴书。这样,无论敌人怎样聪明,也不能识破我的秘密。”
武王说:“您说得太高明了!”
本篇首先阐明了阴书的作用,接着具体介绍了阴书的使用方法,从而达到“敌虽圣智,莫之能识”的效果。
公元219年,刘备手下大将关羽北进到荆、襄地区作战。而当年的七月,孙权大军打算攻打合肥,这样一来就严重威胁到了曹操的统治。于是曹操调集大部分淮南军队防备孙权的军队。镇守在荆州的蜀将关羽抓住这个机会,率领主力攻打荆、襄地区。
当时,魏征南将军曹仁驻守樊城(今湖北襄樊),将军吕常驻守襄阳,右将军于禁及立义将军庞德屯樊城北,平寇将军徐晃屯宛(今河南南阳)。八月的时候,樊城北下了一场大雨,于禁七军皆被水淹,关羽趁机围攻樊城,并以一部分兵力包围襄阳。
樊城的守军仅仅有几千人,城墙因为大雨多处崩塌,守将曹仁考虑放弃樊城。汝南太守满宠极力阻止他这么做,他说:“虽然这场大雨来得迅疾,但并不会持久。关羽不敢攻打襄阳,就是因为樊城要点还没有被攻下,他怕我军攻打他的侧面和后面,断了他的退路。如果我们这个时候走了,黄河以南的地区就被关羽他们占有了。我们该坚守待援才是。”后来,曹仁听取满宠的建议,激励将士奋勇抵抗,说关羽一时也拿不下樊城。
这时,樊城附近的太守们协助关羽,杀了很多曹仁的官兵,关羽的军队声势浩大。曹操感到了危机,有了迁都的打算,但是立刻被司马懿等人制止。他们认为:刘备跟孙权虽然是亲家,但是外亲内疏,如果关羽夺得的地方多了,孙权一定会不乐意。所以建议曹操劝说孙权袭击关羽后方,以江南之地作为交换,这样樊城的危机就解除了。
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派使者去劝说孙权。不久,曹操的使者带回了孙权的密信,说是会派兵袭击关羽,但希望曹操保密,防止关羽采取防备措施。这时,曹操身边的谋士董昭认为应该把秘密外泄。因为如果关羽知道孙权的意图,撤兵回防,樊城的危机自然而然就解除了;如果关羽回头跟孙权作战,就会两败俱伤,曹军可以坐收渔利。如果曹军方面保密,孙权就得势了,对曹军也不利。而且,被围的将士很久不见援兵到来,担心城内粮草短缺,如果大批人产生恐慌,局面就会不好收拾,所以还是泄密要好一些。
于是,曹操派人往围城的军队和樊城的守军里分别射了几支带有密信的箭。樊城守军拾到后,士气倍增,防守更加严密;而关羽知道孙权的打算后,既担心腹背受敌,又不愿意前功尽弃,因此处于徘徊两难的境地。最终,曹操的主力军到达,迫使关羽从樊城退走。
曹操仅仅利用一封密信就挫败了关羽强大的攻势,破坏了孙、刘联盟,掌握了主动权。小小的阴书居然有如此大的作用,因而很多人都非常关注敌方的阴书,希望通过截获对方传递的消息,取得战争的胜利。
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明朝崇祯三年(1630),他在家乡积极响应王嘉胤的反明号召,在米脂起义。后来,他在南阳等地与明军交战失利,为了保存起义军的实力,他假意接受明朝的招降,驻守谷城,实际上暗中搜罗旧部,积蓄力量。崇祯十二年(1639)五月,他重举反明大旗,出兵攻占谷城周围各县,取得了胜利。
再度起义的张献忠使明朝廷开始惊慌,立刻改派大学士、兵部尚书杨嗣昌督师,再次展开对农民军的大规模围剿。杨嗣昌一到,就对起义军展开了残酷的围剿,并且传檄河南、四川、陕西、郧阳诸抚镇将领,命他们分扼冲要。就这样两军在四川、湖广一代对峙近一年。第二年七月,张献忠的部队突破防线,进入四川,杨嗣昌率十万大军随后追击。见有强敌在后,张献忠便进入了湖北兴山、当阳。名将袁继咸得知此消息后,就率兵前去湖北堵截张献忠的军队。张献忠命令将领罗汝才率军抵抗袁继咸,自己则是继续东进。
起义军在东进的过程中阴差阳错地活捉了杨嗣昌的军使。张献忠从其口中得到了襄阳城防空虚的情报,于是打算奔袭襄阳。他杀掉使者,搜出其身上的兵符,然后在将士们中间挑出二十八人,让他们换上明军的服装,拿着兵符先走。张献忠则带着两千多人在后面跟着。张献忠知道襄阳是明朝的重镇,内部储存了大量的财物。一旦攻占襄阳,会给明朝造成很大的打击,所以占领襄阳的意义是巨大的。
这二十八个人到达襄阳的时候正是晚上,他们对襄阳守军说自己是督师派来调运军械的,而且出示了兵符。守城的明军验明了兵符的真假,然后开门放人。城门一开,二十八个人迅速进入城内,砍杀守门的明军,占领城门。其他明军正要冲上来消灭他们,张献忠的后续部队便到了,顺利进入了城内。明军惊慌不已,被迫投降。起义军很快占领了襄阳,杨嗣昌闻讯呕血而死。
军势第九:攻伐之道,作战的一般原则
势因敌家之动,变生于两阵之间,奇正发于无穷之源。
武王问太公曰:“攻伐之道奈何?”
太公曰:“势①因敌家之动,变生于两阵之间,奇正发于无穷之源。故至事不语,用兵不言。且事之至者,其言不足听也;兵之用者,其状不足见也。倏②而往,忽而来,能独专而不制者,兵也。
“夫兵,闻则议,见则图,知则困,辨则危。故善战者,不待张军③;善除患者,理于未生④;善胜敌者,胜于无形。上战无与战。故争胜于白刃之前者,非良将也;设备于已失之后者,非上圣也。智与众同,非国师也;技与众同,非国工⑤也。
“事莫大于必克,用莫大于玄默⑥,动莫神于不意,谋莫善于不识。夫先胜者,先见弱于敌而后战者也,故事半而功倍焉。
“圣人征于天地之动,孰知其纪?循阴阳之道,而从其候;当天地盈缩⑦,因以为常。物有死生,因天地之形。故曰:未见形而战,虽众必败。
“善战者,居之不挠,见胜则起,不胜则止。故曰:无恐惧,无犹豫。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莫过狐疑。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失利后时,反受其殃。故智者,从之而不释;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是以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赴之若惊,用之若狂;当之者破,近之者亡。孰能御之?
“夫将:有所不言而守者,神也;有所不见而视者,明也。故知神明之道者,野无横敌,对无立国。”
武王曰:“善哉。”
①势:底本作“资”,疑误,据《武经七书汇解》校改。
②倏(shū):忽然。
③张军:展开军队。张,伸展、展开。
④理于未生:意思是防患于未然。理,治理,处理。
⑤国工:一国的能工巧匠。
⑥玄默:缄默不言,即保守秘密,不暴露自己的企图。
⑦天地盈缩:指自然界的盛衰变化,如四季的更迭、日月的盈亏等。
武王问太公说:“进攻作战的原则是什么?”
太公说:“要根据敌人的行动决定作战的态势,战术的变化产生在敌我双方的临阵对垒之间,出奇制胜和正规战术的运用源于将帅无穷的智慧和思考。所以最高的机密不能泄露,用兵的方法不可以外传。而且机密极为重要,只能在心中领会但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军队的作战部署,只能隐秘莫测而不能对外界暴露。倏忽而往,忽然而来,能够独断专行而不受制于人,这就是用兵的原则。
“听说我军兴兵,敌人就会商议应对的策略;发现我军行动,敌人就会设计对我军算计图谋;敌人知道了我军的企图,我军就会陷入困境;敌人摸清了我军的规律,我军就会遭遇危险。所以善于用兵的,不等到军队开战就取得了胜利;善于消除祸患的,不等到祸患发生就把它消除了;善于战胜敌人的,在无形中就战胜了。最高明的战术,就是造成无人敢与我为敌的局面。因此,经过冲锋陷阵白刃相交而取胜的,不能称为良将;在失败之后再来制订措施守备的,不能称为智士;智慧与普通人相同的,不能称为国师;技艺与大众相同的,不能称为国工。
“战争最重要的莫过于所攻必克,作战最重要的莫过于保守机密,不露声色,行动最重要的莫过于出其不意,谋略最重要的莫过于神妙难测。凡是未战而先胜的,都是先向敌人示弱,然后才与敌人交战的,因此可以事半而功倍。
“圣人观察天地的变化,探求天地变化的规律,根据日月运行考察四季变化,推断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万物的生死,都是天地变化的一般规律。所以说没有弄清战争的形势就贸然战斗,即便兵力众多,也必定失败。
“善于作战的,静待时机不受干扰,看见可以胜利就打,无法取得胜利就停下来不打。所以说作战的时候不要恐惧,不要犹豫。用兵作战的隐患,最大的就是犹豫。军队的灾难,最大的就是狐疑。善于打仗的人,见到有利的情况绝不放过,遇到可行动的战机绝不犹疑。否则,失掉有利条件错过可行动的战机,自己反而会遭受其带来的祸殃。所以,明智的指挥者抓住战机绝不放过,机智的指挥者毅然决定绝不犹豫。这样,投入战斗才能像迅雷使人来不及掩住双耳,像闪电使人来不及闭上双眼一样,前进就像惊马奔腾,作战就像狂风迅猛。阻挡它的就被击破,靠近它的就被消灭,这样的军队谁还能抵抗呢?
“将领用兵,能不动神色就坚守用兵之道的就叫做神,能不用眼睛看就可以洞察事物发展趋势的就叫做明。因而能够掌握这种不说话就知道、不看见就清楚的神明道理的,作战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天下也没有敢跟他为敌的国家。”
武王说:“您说得好啊!”
本篇讨论的是作战的一般原则,也称为攻伐之道。作战指挥的一般原则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是用兵要根据敌人的行动而决定,灵活用兵,不拘一格;二是要不战而屈人之兵,即“故善战者,不待张军;善除患者,理于未生;善胜敌者,胜于无形。上战无与战”;三是讨论了用兵打仗要注意四个方面,即“事莫大于必克,用莫大于玄默,动莫神于不意,谋莫善于不识”;四是用兵要深信不疑,疑惑是用兵最大的祸害,强调要抓住有利战机;最后就是行军打仗要注意速度,俗话说兵贵神速,要“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这样就会“赴之若惊,用之若狂;当之者破,近之者亡。孰能御之”。
灵活用兵指的是根据敌人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决定。后周与南唐的六合之战中,赵匡胤就是利用这一原则取得了胜利。
诸有阴事大虑,当用书,不用符。主以书遗将,将以书问主。书皆一合而再离,三发而一知。再离者,分书为三部;三发而一知者,言三人,人操一分,相参而不相知情也,此谓阴书。敌虽圣智,莫之能识。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主将欲合兵①,行无穷之变,图不测之利。其事繁多,符不能明;相去辽远,言语不通。为之奈何?”
太公曰:“诸有阴事大虑,当用书②,不用符。主以书遗将,将以书问主。书皆一合而再离,三发而一知。再离者,分书为三部;三发而一知者,言三人,人操一分,相参而不相知情也。此谓阴书。敌虽圣智,莫之能识。”
武王曰:“善哉!”
①合兵:集结兵力。
②书:阴书,古代秘密通信的一种方法,比阴符能传递更具体的消息。
武王问太公说:“率领部队深入敌国之内,国君想要集结兵力,根据敌情进行灵活的变通,谋求出其不意的胜利。但事情繁杂,用阴符难以说明问题,彼此相距又十分遥远,言语难通。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太公说:“所有秘密的事情和重大的计策,都应当用阴书来传达而不是用阴符。国君送阴书给将领传达意图,主将送阴书给君主请示问题,这种阴书都是一合而再离、三发而一知。所谓一合而再离,就是把一封书信分为三个部分;所谓三发而一知,就是派三个人送信,每人送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相互参差,即使送信的人也不知道书信的内容,这就叫阴书。这样,无论敌人怎样聪明,也不能识破我的秘密。”
武王说:“您说得太高明了!”
本篇首先阐明了阴书的作用,接着具体介绍了阴书的使用方法,从而达到“敌虽圣智,莫之能识”的效果。
公元219年,刘备手下大将关羽北进到荆、襄地区作战。而当年的七月,孙权大军打算攻打合肥,这样一来就严重威胁到了曹操的统治。于是曹操调集大部分淮南军队防备孙权的军队。镇守在荆州的蜀将关羽抓住这个机会,率领主力攻打荆、襄地区。
当时,魏征南将军曹仁驻守樊城(今湖北襄樊),将军吕常驻守襄阳,右将军于禁及立义将军庞德屯樊城北,平寇将军徐晃屯宛(今河南南阳)。八月的时候,樊城北下了一场大雨,于禁七军皆被水淹,关羽趁机围攻樊城,并以一部分兵力包围襄阳。
樊城的守军仅仅有几千人,城墙因为大雨多处崩塌,守将曹仁考虑放弃樊城。汝南太守满宠极力阻止他这么做,他说:“虽然这场大雨来得迅疾,但并不会持久。关羽不敢攻打襄阳,就是因为樊城要点还没有被攻下,他怕我军攻打他的侧面和后面,断了他的退路。如果我们这个时候走了,黄河以南的地区就被关羽他们占有了。我们该坚守待援才是。”后来,曹仁听取满宠的建议,激励将士奋勇抵抗,说关羽一时也拿不下樊城。
这时,樊城附近的太守们协助关羽,杀了很多曹仁的官兵,关羽的军队声势浩大。曹操感到了危机,有了迁都的打算,但是立刻被司马懿等人制止。他们认为:刘备跟孙权虽然是亲家,但是外亲内疏,如果关羽夺得的地方多了,孙权一定会不乐意。所以建议曹操劝说孙权袭击关羽后方,以江南之地作为交换,这样樊城的危机就解除了。
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派使者去劝说孙权。不久,曹操的使者带回了孙权的密信,说是会派兵袭击关羽,但希望曹操保密,防止关羽采取防备措施。这时,曹操身边的谋士董昭认为应该把秘密外泄。因为如果关羽知道孙权的意图,撤兵回防,樊城的危机自然而然就解除了;如果关羽回头跟孙权作战,就会两败俱伤,曹军可以坐收渔利。如果曹军方面保密,孙权就得势了,对曹军也不利。而且,被围的将士很久不见援兵到来,担心城内粮草短缺,如果大批人产生恐慌,局面就会不好收拾,所以还是泄密要好一些。
于是,曹操派人往围城的军队和樊城的守军里分别射了几支带有密信的箭。樊城守军拾到后,士气倍增,防守更加严密;而关羽知道孙权的打算后,既担心腹背受敌,又不愿意前功尽弃,因此处于徘徊两难的境地。最终,曹操的主力军到达,迫使关羽从樊城退走。
曹操仅仅利用一封密信就挫败了关羽强大的攻势,破坏了孙、刘联盟,掌握了主动权。小小的阴书居然有如此大的作用,因而很多人都非常关注敌方的阴书,希望通过截获对方传递的消息,取得战争的胜利。
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明朝崇祯三年(1630),他在家乡积极响应王嘉胤的反明号召,在米脂起义。后来,他在南阳等地与明军交战失利,为了保存起义军的实力,他假意接受明朝的招降,驻守谷城,实际上暗中搜罗旧部,积蓄力量。崇祯十二年(1639)五月,他重举反明大旗,出兵攻占谷城周围各县,取得了胜利。
再度起义的张献忠使明朝廷开始惊慌,立刻改派大学士、兵部尚书杨嗣昌督师,再次展开对农民军的大规模围剿。杨嗣昌一到,就对起义军展开了残酷的围剿,并且传檄河南、四川、陕西、郧阳诸抚镇将领,命他们分扼冲要。就这样两军在四川、湖广一代对峙近一年。第二年七月,张献忠的部队突破防线,进入四川,杨嗣昌率十万大军随后追击。见有强敌在后,张献忠便进入了湖北兴山、当阳。名将袁继咸得知此消息后,就率兵前去湖北堵截张献忠的军队。张献忠命令将领罗汝才率军抵抗袁继咸,自己则是继续东进。
起义军在东进的过程中阴差阳错地活捉了杨嗣昌的军使。张献忠从其口中得到了襄阳城防空虚的情报,于是打算奔袭襄阳。他杀掉使者,搜出其身上的兵符,然后在将士们中间挑出二十八人,让他们换上明军的服装,拿着兵符先走。张献忠则带着两千多人在后面跟着。张献忠知道襄阳是明朝的重镇,内部储存了大量的财物。一旦攻占襄阳,会给明朝造成很大的打击,所以占领襄阳的意义是巨大的。
这二十八个人到达襄阳的时候正是晚上,他们对襄阳守军说自己是督师派来调运军械的,而且出示了兵符。守城的明军验明了兵符的真假,然后开门放人。城门一开,二十八个人迅速进入城内,砍杀守门的明军,占领城门。其他明军正要冲上来消灭他们,张献忠的后续部队便到了,顺利进入了城内。明军惊慌不已,被迫投降。起义军很快占领了襄阳,杨嗣昌闻讯呕血而死。
军势第九:攻伐之道,作战的一般原则
势因敌家之动,变生于两阵之间,奇正发于无穷之源。
武王问太公曰:“攻伐之道奈何?”
太公曰:“势①因敌家之动,变生于两阵之间,奇正发于无穷之源。故至事不语,用兵不言。且事之至者,其言不足听也;兵之用者,其状不足见也。倏②而往,忽而来,能独专而不制者,兵也。
“夫兵,闻则议,见则图,知则困,辨则危。故善战者,不待张军③;善除患者,理于未生④;善胜敌者,胜于无形。上战无与战。故争胜于白刃之前者,非良将也;设备于已失之后者,非上圣也。智与众同,非国师也;技与众同,非国工⑤也。
“事莫大于必克,用莫大于玄默⑥,动莫神于不意,谋莫善于不识。夫先胜者,先见弱于敌而后战者也,故事半而功倍焉。
“圣人征于天地之动,孰知其纪?循阴阳之道,而从其候;当天地盈缩⑦,因以为常。物有死生,因天地之形。故曰:未见形而战,虽众必败。
“善战者,居之不挠,见胜则起,不胜则止。故曰:无恐惧,无犹豫。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莫过狐疑。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失利后时,反受其殃。故智者,从之而不释;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是以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赴之若惊,用之若狂;当之者破,近之者亡。孰能御之?
“夫将:有所不言而守者,神也;有所不见而视者,明也。故知神明之道者,野无横敌,对无立国。”
武王曰:“善哉。”
①势:底本作“资”,疑误,据《武经七书汇解》校改。
②倏(shū):忽然。
③张军:展开军队。张,伸展、展开。
④理于未生:意思是防患于未然。理,治理,处理。
⑤国工:一国的能工巧匠。
⑥玄默:缄默不言,即保守秘密,不暴露自己的企图。
⑦天地盈缩:指自然界的盛衰变化,如四季的更迭、日月的盈亏等。
武王问太公说:“进攻作战的原则是什么?”
太公说:“要根据敌人的行动决定作战的态势,战术的变化产生在敌我双方的临阵对垒之间,出奇制胜和正规战术的运用源于将帅无穷的智慧和思考。所以最高的机密不能泄露,用兵的方法不可以外传。而且机密极为重要,只能在心中领会但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军队的作战部署,只能隐秘莫测而不能对外界暴露。倏忽而往,忽然而来,能够独断专行而不受制于人,这就是用兵的原则。
“听说我军兴兵,敌人就会商议应对的策略;发现我军行动,敌人就会设计对我军算计图谋;敌人知道了我军的企图,我军就会陷入困境;敌人摸清了我军的规律,我军就会遭遇危险。所以善于用兵的,不等到军队开战就取得了胜利;善于消除祸患的,不等到祸患发生就把它消除了;善于战胜敌人的,在无形中就战胜了。最高明的战术,就是造成无人敢与我为敌的局面。因此,经过冲锋陷阵白刃相交而取胜的,不能称为良将;在失败之后再来制订措施守备的,不能称为智士;智慧与普通人相同的,不能称为国师;技艺与大众相同的,不能称为国工。
“战争最重要的莫过于所攻必克,作战最重要的莫过于保守机密,不露声色,行动最重要的莫过于出其不意,谋略最重要的莫过于神妙难测。凡是未战而先胜的,都是先向敌人示弱,然后才与敌人交战的,因此可以事半而功倍。
“圣人观察天地的变化,探求天地变化的规律,根据日月运行考察四季变化,推断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万物的生死,都是天地变化的一般规律。所以说没有弄清战争的形势就贸然战斗,即便兵力众多,也必定失败。
“善于作战的,静待时机不受干扰,看见可以胜利就打,无法取得胜利就停下来不打。所以说作战的时候不要恐惧,不要犹豫。用兵作战的隐患,最大的就是犹豫。军队的灾难,最大的就是狐疑。善于打仗的人,见到有利的情况绝不放过,遇到可行动的战机绝不犹疑。否则,失掉有利条件错过可行动的战机,自己反而会遭受其带来的祸殃。所以,明智的指挥者抓住战机绝不放过,机智的指挥者毅然决定绝不犹豫。这样,投入战斗才能像迅雷使人来不及掩住双耳,像闪电使人来不及闭上双眼一样,前进就像惊马奔腾,作战就像狂风迅猛。阻挡它的就被击破,靠近它的就被消灭,这样的军队谁还能抵抗呢?
“将领用兵,能不动神色就坚守用兵之道的就叫做神,能不用眼睛看就可以洞察事物发展趋势的就叫做明。因而能够掌握这种不说话就知道、不看见就清楚的神明道理的,作战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天下也没有敢跟他为敌的国家。”
武王说:“您说得好啊!”
本篇讨论的是作战的一般原则,也称为攻伐之道。作战指挥的一般原则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是用兵要根据敌人的行动而决定,灵活用兵,不拘一格;二是要不战而屈人之兵,即“故善战者,不待张军;善除患者,理于未生;善胜敌者,胜于无形。上战无与战”;三是讨论了用兵打仗要注意四个方面,即“事莫大于必克,用莫大于玄默,动莫神于不意,谋莫善于不识”;四是用兵要深信不疑,疑惑是用兵最大的祸害,强调要抓住有利战机;最后就是行军打仗要注意速度,俗话说兵贵神速,要“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这样就会“赴之若惊,用之若狂;当之者破,近之者亡。孰能御之”。
灵活用兵指的是根据敌人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决定。后周与南唐的六合之战中,赵匡胤就是利用这一原则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