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京城突发事件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绿色中文网 www.04zw.com,最快更新重生明朝当皇帝最新章节!
眼下已到了天启十五年,在彻底荡平建奴政权后,此时的大明已然没有了任何外在威胁,帝国得以继续向着极盛前进,而国民的自信也因为建奴被的彻底消灭而得到了极大提高。
此刻,坐在豪华版动力机车的大明皇帝朱由校就正看着满京城里熙熙攘攘的人群,仅仅不过八年光景,整个京城的人文风貌已经大变了样。
因为市政服务和近代化城市管理理念的引入,京城的道路早已被扩宽了数米,甚至也分出了车道和人行道以及紧急军务奏报和救护车专用道,而在道与道之间也被顺天府派人种植上了绿色植物,斑马线也被引入了进来,天桥与地下过道也开始出现,这也是随着京城工厂作坊数量增加导致的人口激增所必然出现的。
道路两旁是不可能再看见马粪和随意丢弃的垃圾,也不能再看见乱搭建乱扩张的地表建筑,大量附近县郭州府的年纪稍大的百姓成为了大明北0京城的第一批环卫工人,他们随时守候在特意为他们搭建的小木亭里,以随时监控这个城市的清洁程度。
而五城兵马司则已和顺天府的公共安全部队合并,全面负责整座京城的治安与秩序维护,在临近内城的大道上已经看不见杂乱摆放的小摊,这一带已经被顺天府划为居住区,而大量的小摊与酒楼客栈等则被安排在了离居住区不远的区域,工厂和作坊则被迁出城外,且远离密云县一带新开辟的水库区,独立划分为工业区,但因为这些工厂和作坊都是大明乃至世界上目前最先进的科技生产集中地,所以工部和顺天府联合在工业区也扩建了一段固若金汤的城墙。
尽管此时是烈日当空,但从承天门出来的朱由校却感受不到阳光的刺眼,各大官宦人家的宅邸尽皆被掩映在遮蔽如云的参天古木之下,除了蝉鸣啾啾,听不见半点喧哗,只是能偶尔听见内城里公交马车路过时发出的响铃声,滴滴答答的,很是清脆悦耳,与崇国寺的钟声倒是相得益彰。
因这里是内城,乃六部衙门和国子监等中央机构和达官贵人的居住地,也就比较难见识到京城这座超级城市在人口上的高密度,而在这内城的公交马车也只是为国子监和京师大学堂的学员们方便,以及各大衙门的底层官吏上下班方便,有时候一些官员起来晚了,嫌轿子太慢,骑马又太显目,也会选择乘坐公交马车去宫城。
朱由校特旨在宫城午门外设一公交车站,因而现在官员乘坐公交马车可以直达午门外,大大节省时间,不至于为了赶个早朝而来不及吃早餐。
不过内城里的公交车因为几乎都是士大夫阶层乘坐,因而内部装饰和外部构造都要比内城外的公交车高档一点,秩序也会好点,几乎没有谁愿意在公交车里站着。
当然,在内城里更多的则是私家车辆,自从皇帝朱由校有了第一辆蒸汽动力机车后,内阁几个大学士和几个勋贵们也基本上人手一辆,但他们基本不会每日都坐着这东西出来,因为实在是太过招摇,谁也不知道会不会被哪个御史看见,一不高兴弹劾你一本,白惹一身臊。
顺天府的官员们在得到工部拨下的公路建设款后明显没敢在内城的道路改善上做手脚,毕竟这里面随便拉出个人都比他们官大,因而内城里的马路早已是柏油路面,柏油路两边的绿色植物带修剪的很平整,花团锦簇,甚至也会在重大节日拼凑出极漂亮的吉祥话或事物来。
等到朱由校马车行进过柏油马路,出了大明门,才听得见嘈杂的喧闹声,进入到京城平民的生活世界中。
尽管这里明显没有内城安静,但却能看见此时的国民的确与八年前不一样,各坊间早已设置了门牌号,每十个坊就有一个商铺与消费集中地,而这个集中地往往就是最热闹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和刑事纠纷的地方,所以每一个这样的集中地也会有一支公共安全部队驻在此处。
朱由校几乎已经看不见衣衫褴褛形如乞丐的百姓,从晚明以来,世风便是追求繁华,打破等级桎梏,普通平民也爱穿鲜艳华丽衣服,而朱由校也没有严加管制,因而现在随着社会财富的进一步增加,这些平民也就更加追求奢华,出手极为阔绰,即便是年过花甲的老妪也会戴几件首饰,皇家工业公司在这些地方开办的高档店每天都算络绎不绝的人前来选购。
由诚意伯刘孔昭率先创造的大型百货市场如今也从南京扩张到了京城,即便是朱由校现在经过的大时雍坊也能看见刘孔昭的“青田百货”字样。
朱由校对此倒是没有什么介意,只是不由得有些感到惊讶,当初刘孔昭请旨赴京入京师大学堂学习时,朱由校不知道他是要学李明睿、郭允厚等成为大明新时代的财富制造者,还当他是有意要弃武从文,且从京师大学堂的新学。
结果让朱由校没想到的是,这刘孔昭只读了一年预科便直接放弃学业,回南京后弄了个这么个东西,据东厂报告说,这个刘孔昭在离开京城之前就已经同京城各大工厂作坊不仅仅包括皇家工业公司和皇家织造局取得了合作关系,且先在江陵、青浦、无锡等江南等富庶而不大的县镇搞,最后直接扩展到南京城,如今已然扩张至京城,成了大明的第一个零售巨头,其财富早已是富可敌国。
当然,给中央朝廷创造的税收也不少,也解决了不少各地百姓的就业问题,为此,朱由校甚至还得对他采取鼓励态度,鼓励他继续将商业扩展到西蜀、湖广、两广乃至关外去。
朱由校没有继续在这一带逗留,他今日得去皇家工程院设在外城的电厂建造基地,自从伽利略成功捕捉到电流后,朱由校就对此项课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度,因为一旦这意外着大明即将由蒸汽动力时代飞速跨入电气时代。
虽说在较长时期内,大明可能依旧还会处在蒸汽动力的大规模应用时代,蒸汽动力机车仍然开始大规模的普及,蒸汽动力轮船也会开始攻占大明海洋和各大内河,挤压传统木船的生存空间,军械司和皇家工业公司承办的第一辆列车仍旧会以蒸汽动力为主要动力来源,但在局部方面实现电力的应用还是有很大的可能去实现的,毕竟一旦有了大规模电力的应用,更高端的武器也才会有实现制造的可能,电镀化学工艺也会迎来他的黄金时期,大明制造的钢铁产品们也不会显得那么颜值低。
然而,就在朱由校刚出了大明城外时却正好路过皇家第一医院,朱由校倒是不由得想进自己一手操办的公共医院里调查一番。
于是,朱由校便下旨机车停下,然后在司礼监掌印王承恩和东厂大档头吴进的陪同下进了这皇家第一医院,虽说朱由校等人是穿的便服,但这年头用得起大烟囱机车的都是非富即贵的人,所以出入皇家第一医院的人都自觉与朱由校等人保持着一段距离,也没人会来阻拦他们进入皇家第一医院。
皇家第一医院是大明第一座大型的公共综合医院,也是第一座将科研与医疗相结合的医学治疗中心,朱由校几乎将所有的太医和地方名医都集中在了这里,也将他之前在宫禁内培养的一批善于西方外科手术治疗的内宦宫女们给安排到了这里,如今数年过去后,皇家第一医院已经俨然是一家医疗技术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数一数二的大型综合医院。
因朱由校的特旨要求,皇家第一医院尽管大部分都是太医和地方名医坐镇,但在诊断与治病救人方面并不讲究人的高低贵贱,因而导致每天来这皇家第医院瞧病的人从来都未少过,而正因为来皇家第一医院瞧病的人越来越多,导致皇家第一医院的护士与医生是极度紧缺,好在朱由校已经让京师大学堂开办医科,同时又让吴又可亲自主持建立大明医科学堂,也就能为皇家第一医院储备和培训大量的医务人才。
皇家第一医院是某前任尚书的宅子,因而占地面积并不小,而在最前面的一长排建筑则就是诊断部,几乎大量的病人都会止步于此,也就是望闻问切,写个方子抓药就是,朱由校对此并不感兴趣的,他感兴趣的是皇家第一医院的科研体系与疾病防控中心,在这个天花和鼠疫等烈性传染病肆掠的时代,皇家第一医院不仅仅要集中大明最好的医疗技术去给予患者最大的保障,还要承担国家遇见重大传染病时的防疫责任。
卫生部尚书吴又可此时已然知道了朱由校突然造访皇家第一医院的消息,也顾不得脱去白大褂就急急忙忙地来到了朱由校面前:“不知陛下突然驾临,微臣有失远迎,实在有罪。”
“吴先生不必客气,你是敢跟阎王扳手腕的人,朕怎敢怪罪你”,朱由校对吴又可这样的医学名家很敬重,故而也以先生称呼,而事实上,在整个大明朝,现在还被朱由校以先生之称的也就吴又可和孙承宗,不仅仅是如此,能让吴又可一介医士直接官居二品还因为成功改进天花种痘方法后被加封为太子少师,这无疑大大的鼓励了从医者,也让吴又可感到受宠若惊。
吴又可不敢跟朱由校开玩笑,只是讪笑了笑,朱由校见他还穿着白大褂,若不是头上乌纱还戴着,实在不知道他是堂堂尚书官,便问道:“还在忙活什么呢?”
“回禀陛下,微臣刚刚结束一场绞肠痧的手术,也就没来得及换下衣服”,吴又可解释后,朱由校只是点了点头就让他带着自己去皇家第医院的科研基地。
等到朱由校一进入皇家第一医院的科研基地,便闻到一股刺鼻的苯酚味和老鼠与猴子等动物的骚味。
朱由校不由得捏紧了鼻子,然后走了进来,绕过大量实验动物所在区域后才味道稍减,并能看见许多早期经过培训的医学技术人员正很熟练的运用手中的玻璃注射器给夹持在板子上的老鼠注射药物,或者直接有人在解剖盘里解剖着一只兔子或者青蛙,并对其助手说着已夹住迷走神经之类的话。
等等走到里面,甚至能看见有仵作出身却早被培养成大明医学外科专家的老人正在教授从京师大学堂医科或者大明医科学堂里毕业的外科实习生们如何去手术切除绞肠痧。
而到三楼,朱由校甚至能直接看见一些早已经过福尔马林处理了的尸体或者其他标本被陈列在周围的槅子里,除了朱由校以外,王承恩和吴进都不由得恶心的难受,被浓烈的甲醛气味刺激的眼泪横流,而朱由校前世就是医科出身,对此倒也能忍受,甚至亲自对吴又可建议如何更好的进行医学实验,并为他日若突然遭遇到大型瘟疫而做好准备。
吴又可只能是连忙称是。
但谁知,就在朱由校还想再去看看大明皇帝第一医院的疾病防控中心和重症监护室时,一同样穿着白大褂的皇家第一医院的大夫直接跑到了吴又可这里:“吴大人,大事不好,昨日在城外,有名叫张天华的游医偶然发现一人突然晕厥在地,浑身打颤,但额头却是滚烫,便对其就行救治,谁知那人没救好,而这位游医和他随行的奴仆也跟着腹泻不止,如今已经传染到十余人!已有守城兵丁飞速去了顺天府,而东厂驻守在外城的人则将消息带到了我们这里,你看我们是救还是不救?”
“管,必须管,只是这很可能是大疫的前兆,不可掉以轻心,传令下去,瘟病监控室里所有大夫随本官立即赶去外城!”
吴又可说着就脱下白大褂准备先跑回换好防疫服便对朱由校行礼道:“事发突然,微臣只能先行告退,怠慢了陛下,还望陛下海涵!”
“去吧,不必管朕,只是小心点,听此症候,只怕是山西一带的鼠疫开始扩散进京了,务必要极度重视,持朕金牌去,有必要可临时调动京城所有力量助你防范此事扩大,对京城百姓造成极大的伤害!”
朱由校说着就解下了金牌给吴又可,又命东厂大档头吴进亲自赶去一趟山西几个发生鼠疫的县,看看当地地方官究竟是如何处理的,竟然使得疫情控制不住,有往京城蔓延之势,因为朱由校早就下过旨意给这些境内出现鼠疫的地方官让他们务必加强戒备,无论任何人都只能进不能出,但不料还是让京城出现了鼠疫的可能现象发生。
眼下已到了天启十五年,在彻底荡平建奴政权后,此时的大明已然没有了任何外在威胁,帝国得以继续向着极盛前进,而国民的自信也因为建奴被的彻底消灭而得到了极大提高。
此刻,坐在豪华版动力机车的大明皇帝朱由校就正看着满京城里熙熙攘攘的人群,仅仅不过八年光景,整个京城的人文风貌已经大变了样。
因为市政服务和近代化城市管理理念的引入,京城的道路早已被扩宽了数米,甚至也分出了车道和人行道以及紧急军务奏报和救护车专用道,而在道与道之间也被顺天府派人种植上了绿色植物,斑马线也被引入了进来,天桥与地下过道也开始出现,这也是随着京城工厂作坊数量增加导致的人口激增所必然出现的。
道路两旁是不可能再看见马粪和随意丢弃的垃圾,也不能再看见乱搭建乱扩张的地表建筑,大量附近县郭州府的年纪稍大的百姓成为了大明北0京城的第一批环卫工人,他们随时守候在特意为他们搭建的小木亭里,以随时监控这个城市的清洁程度。
而五城兵马司则已和顺天府的公共安全部队合并,全面负责整座京城的治安与秩序维护,在临近内城的大道上已经看不见杂乱摆放的小摊,这一带已经被顺天府划为居住区,而大量的小摊与酒楼客栈等则被安排在了离居住区不远的区域,工厂和作坊则被迁出城外,且远离密云县一带新开辟的水库区,独立划分为工业区,但因为这些工厂和作坊都是大明乃至世界上目前最先进的科技生产集中地,所以工部和顺天府联合在工业区也扩建了一段固若金汤的城墙。
尽管此时是烈日当空,但从承天门出来的朱由校却感受不到阳光的刺眼,各大官宦人家的宅邸尽皆被掩映在遮蔽如云的参天古木之下,除了蝉鸣啾啾,听不见半点喧哗,只是能偶尔听见内城里公交马车路过时发出的响铃声,滴滴答答的,很是清脆悦耳,与崇国寺的钟声倒是相得益彰。
因这里是内城,乃六部衙门和国子监等中央机构和达官贵人的居住地,也就比较难见识到京城这座超级城市在人口上的高密度,而在这内城的公交马车也只是为国子监和京师大学堂的学员们方便,以及各大衙门的底层官吏上下班方便,有时候一些官员起来晚了,嫌轿子太慢,骑马又太显目,也会选择乘坐公交马车去宫城。
朱由校特旨在宫城午门外设一公交车站,因而现在官员乘坐公交马车可以直达午门外,大大节省时间,不至于为了赶个早朝而来不及吃早餐。
不过内城里的公交车因为几乎都是士大夫阶层乘坐,因而内部装饰和外部构造都要比内城外的公交车高档一点,秩序也会好点,几乎没有谁愿意在公交车里站着。
当然,在内城里更多的则是私家车辆,自从皇帝朱由校有了第一辆蒸汽动力机车后,内阁几个大学士和几个勋贵们也基本上人手一辆,但他们基本不会每日都坐着这东西出来,因为实在是太过招摇,谁也不知道会不会被哪个御史看见,一不高兴弹劾你一本,白惹一身臊。
顺天府的官员们在得到工部拨下的公路建设款后明显没敢在内城的道路改善上做手脚,毕竟这里面随便拉出个人都比他们官大,因而内城里的马路早已是柏油路面,柏油路两边的绿色植物带修剪的很平整,花团锦簇,甚至也会在重大节日拼凑出极漂亮的吉祥话或事物来。
等到朱由校马车行进过柏油马路,出了大明门,才听得见嘈杂的喧闹声,进入到京城平民的生活世界中。
尽管这里明显没有内城安静,但却能看见此时的国民的确与八年前不一样,各坊间早已设置了门牌号,每十个坊就有一个商铺与消费集中地,而这个集中地往往就是最热闹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和刑事纠纷的地方,所以每一个这样的集中地也会有一支公共安全部队驻在此处。
朱由校几乎已经看不见衣衫褴褛形如乞丐的百姓,从晚明以来,世风便是追求繁华,打破等级桎梏,普通平民也爱穿鲜艳华丽衣服,而朱由校也没有严加管制,因而现在随着社会财富的进一步增加,这些平民也就更加追求奢华,出手极为阔绰,即便是年过花甲的老妪也会戴几件首饰,皇家工业公司在这些地方开办的高档店每天都算络绎不绝的人前来选购。
由诚意伯刘孔昭率先创造的大型百货市场如今也从南京扩张到了京城,即便是朱由校现在经过的大时雍坊也能看见刘孔昭的“青田百货”字样。
朱由校对此倒是没有什么介意,只是不由得有些感到惊讶,当初刘孔昭请旨赴京入京师大学堂学习时,朱由校不知道他是要学李明睿、郭允厚等成为大明新时代的财富制造者,还当他是有意要弃武从文,且从京师大学堂的新学。
结果让朱由校没想到的是,这刘孔昭只读了一年预科便直接放弃学业,回南京后弄了个这么个东西,据东厂报告说,这个刘孔昭在离开京城之前就已经同京城各大工厂作坊不仅仅包括皇家工业公司和皇家织造局取得了合作关系,且先在江陵、青浦、无锡等江南等富庶而不大的县镇搞,最后直接扩展到南京城,如今已然扩张至京城,成了大明的第一个零售巨头,其财富早已是富可敌国。
当然,给中央朝廷创造的税收也不少,也解决了不少各地百姓的就业问题,为此,朱由校甚至还得对他采取鼓励态度,鼓励他继续将商业扩展到西蜀、湖广、两广乃至关外去。
朱由校没有继续在这一带逗留,他今日得去皇家工程院设在外城的电厂建造基地,自从伽利略成功捕捉到电流后,朱由校就对此项课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度,因为一旦这意外着大明即将由蒸汽动力时代飞速跨入电气时代。
虽说在较长时期内,大明可能依旧还会处在蒸汽动力的大规模应用时代,蒸汽动力机车仍然开始大规模的普及,蒸汽动力轮船也会开始攻占大明海洋和各大内河,挤压传统木船的生存空间,军械司和皇家工业公司承办的第一辆列车仍旧会以蒸汽动力为主要动力来源,但在局部方面实现电力的应用还是有很大的可能去实现的,毕竟一旦有了大规模电力的应用,更高端的武器也才会有实现制造的可能,电镀化学工艺也会迎来他的黄金时期,大明制造的钢铁产品们也不会显得那么颜值低。
然而,就在朱由校刚出了大明城外时却正好路过皇家第一医院,朱由校倒是不由得想进自己一手操办的公共医院里调查一番。
于是,朱由校便下旨机车停下,然后在司礼监掌印王承恩和东厂大档头吴进的陪同下进了这皇家第一医院,虽说朱由校等人是穿的便服,但这年头用得起大烟囱机车的都是非富即贵的人,所以出入皇家第一医院的人都自觉与朱由校等人保持着一段距离,也没人会来阻拦他们进入皇家第一医院。
皇家第一医院是大明第一座大型的公共综合医院,也是第一座将科研与医疗相结合的医学治疗中心,朱由校几乎将所有的太医和地方名医都集中在了这里,也将他之前在宫禁内培养的一批善于西方外科手术治疗的内宦宫女们给安排到了这里,如今数年过去后,皇家第一医院已经俨然是一家医疗技术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数一数二的大型综合医院。
因朱由校的特旨要求,皇家第一医院尽管大部分都是太医和地方名医坐镇,但在诊断与治病救人方面并不讲究人的高低贵贱,因而导致每天来这皇家第医院瞧病的人从来都未少过,而正因为来皇家第一医院瞧病的人越来越多,导致皇家第一医院的护士与医生是极度紧缺,好在朱由校已经让京师大学堂开办医科,同时又让吴又可亲自主持建立大明医科学堂,也就能为皇家第一医院储备和培训大量的医务人才。
皇家第一医院是某前任尚书的宅子,因而占地面积并不小,而在最前面的一长排建筑则就是诊断部,几乎大量的病人都会止步于此,也就是望闻问切,写个方子抓药就是,朱由校对此并不感兴趣的,他感兴趣的是皇家第一医院的科研体系与疾病防控中心,在这个天花和鼠疫等烈性传染病肆掠的时代,皇家第一医院不仅仅要集中大明最好的医疗技术去给予患者最大的保障,还要承担国家遇见重大传染病时的防疫责任。
卫生部尚书吴又可此时已然知道了朱由校突然造访皇家第一医院的消息,也顾不得脱去白大褂就急急忙忙地来到了朱由校面前:“不知陛下突然驾临,微臣有失远迎,实在有罪。”
“吴先生不必客气,你是敢跟阎王扳手腕的人,朕怎敢怪罪你”,朱由校对吴又可这样的医学名家很敬重,故而也以先生称呼,而事实上,在整个大明朝,现在还被朱由校以先生之称的也就吴又可和孙承宗,不仅仅是如此,能让吴又可一介医士直接官居二品还因为成功改进天花种痘方法后被加封为太子少师,这无疑大大的鼓励了从医者,也让吴又可感到受宠若惊。
吴又可不敢跟朱由校开玩笑,只是讪笑了笑,朱由校见他还穿着白大褂,若不是头上乌纱还戴着,实在不知道他是堂堂尚书官,便问道:“还在忙活什么呢?”
“回禀陛下,微臣刚刚结束一场绞肠痧的手术,也就没来得及换下衣服”,吴又可解释后,朱由校只是点了点头就让他带着自己去皇家第医院的科研基地。
等到朱由校一进入皇家第一医院的科研基地,便闻到一股刺鼻的苯酚味和老鼠与猴子等动物的骚味。
朱由校不由得捏紧了鼻子,然后走了进来,绕过大量实验动物所在区域后才味道稍减,并能看见许多早期经过培训的医学技术人员正很熟练的运用手中的玻璃注射器给夹持在板子上的老鼠注射药物,或者直接有人在解剖盘里解剖着一只兔子或者青蛙,并对其助手说着已夹住迷走神经之类的话。
等等走到里面,甚至能看见有仵作出身却早被培养成大明医学外科专家的老人正在教授从京师大学堂医科或者大明医科学堂里毕业的外科实习生们如何去手术切除绞肠痧。
而到三楼,朱由校甚至能直接看见一些早已经过福尔马林处理了的尸体或者其他标本被陈列在周围的槅子里,除了朱由校以外,王承恩和吴进都不由得恶心的难受,被浓烈的甲醛气味刺激的眼泪横流,而朱由校前世就是医科出身,对此倒也能忍受,甚至亲自对吴又可建议如何更好的进行医学实验,并为他日若突然遭遇到大型瘟疫而做好准备。
吴又可只能是连忙称是。
但谁知,就在朱由校还想再去看看大明皇帝第一医院的疾病防控中心和重症监护室时,一同样穿着白大褂的皇家第一医院的大夫直接跑到了吴又可这里:“吴大人,大事不好,昨日在城外,有名叫张天华的游医偶然发现一人突然晕厥在地,浑身打颤,但额头却是滚烫,便对其就行救治,谁知那人没救好,而这位游医和他随行的奴仆也跟着腹泻不止,如今已经传染到十余人!已有守城兵丁飞速去了顺天府,而东厂驻守在外城的人则将消息带到了我们这里,你看我们是救还是不救?”
“管,必须管,只是这很可能是大疫的前兆,不可掉以轻心,传令下去,瘟病监控室里所有大夫随本官立即赶去外城!”
吴又可说着就脱下白大褂准备先跑回换好防疫服便对朱由校行礼道:“事发突然,微臣只能先行告退,怠慢了陛下,还望陛下海涵!”
“去吧,不必管朕,只是小心点,听此症候,只怕是山西一带的鼠疫开始扩散进京了,务必要极度重视,持朕金牌去,有必要可临时调动京城所有力量助你防范此事扩大,对京城百姓造成极大的伤害!”
朱由校说着就解下了金牌给吴又可,又命东厂大档头吴进亲自赶去一趟山西几个发生鼠疫的县,看看当地地方官究竟是如何处理的,竟然使得疫情控制不住,有往京城蔓延之势,因为朱由校早就下过旨意给这些境内出现鼠疫的地方官让他们务必加强戒备,无论任何人都只能进不能出,但不料还是让京城出现了鼠疫的可能现象发生。